陳智勇
【摘 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項偉大的創作,文言文也映照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發展歷程。隨著新課標教育的改革,文言文的教學在初中高中的教學中至關重要。教研小組也要求初中高中的語文教師對學生加大文言文教學的力度。對此,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來說,高中的文言文教學在語文課堂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翻開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的篇幅占整個語文課本的近四分之一。在語文的考試中,150分的語文考試試卷,文言文所占分數高達39分(文言文,古詩文鑒賞,古詩詞默寫)。根據文言文內容在考試中所占比重之大,所以身為教師更應該引起重視,今天我就根據自身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來談一下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明確教師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明確教學目的,做好課前準備
在教師開始上課之前,身為教師和學生應該充分了解文言文學習的真正目的。讓學生學習文言文,不僅僅是讓學生多一分把握去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做一個領路人,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興趣。在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身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準備教案,且將教案做得盡量充分。上課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對課堂內容產生疑惑,提出問題,身為一名站在講臺上多年的教師,要在準備教案時想到學生可能會提出問題的重點難點,要盡量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做出良好的,有事實依據地解答。作為學生也應該做好相應的課堂準備。課前預習是學生進行語文的學習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課前預習中,學生應該將課文捋順一遍,盡量解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音,學生也可以借助輔導書、詞典等工具書將課文的大致意思了解一下。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采取自主學習、團隊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弄不懂的地方可以進行標注,然后統一匯報給老師,讓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統一的講解。俗話說“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學生在課下做好課前準備,才能提高課堂上的效率,這對語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變換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據我了解,大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都選擇了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些老師在課堂上將學生置于一種被動的地位:老師講什么他們就學什么,不會自己動腦思考,不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學生在學習中失去了主動性,慢慢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在國外的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在中國的課堂中,老師是課堂的主體。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逐漸趨向國外的教育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成為主講人,老師做學生的輔助,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們不只是可以常規的方法進行教學,還可以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生的教學。例如,在古詩文的背誦中,學生們可以一種古詩文接龍的方式進行古詩文背誦的檢驗。或是分組進行團隊PK,高中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已經懂得了團隊協作,可以在競爭中更好地學習。
(一)了解文章背景
文章的寫作背景對學生了解文章內容,感受作者情感十分重要。在學生課前準備的過程中,可以先對作者的資料簡介做一個簡單的搜集整理。作者的生平經歷也會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程度產生影響。舉一個例子,屈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有膽有謀,任用賢才。屈原早年深得懷王的信任,卻在后期遭到貴族保守派的反對,最終遭遇失敗,懷王也疏遠了他,并將他放逐漢北。當楚國滅亡之時,他帶著苦悶惆悵的心情抱石投江。在屈原寫出《離騷》時,楚國的貴族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排擠他,使他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實現,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就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
(二)學會積累運用成語和名句
在古詩文的學習中,有好多值得我們積累的,耳熟能詳的句子。例如《出師表》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這句話流傳千古,在軍隊戰敗之時接受任務,在危難之間臨危受命。屈原《離騷》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等。這樣的句子在高中語文文言文中有很多,學生可以把它積累下來,然后反復地看,把這些句子成語等都記住,可以運用到平時的生活或寫作訓練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也能讓學生作文的語言變得更加華麗。
(三)學會利用現代教學設備
新課改后,越來越多的媒體教學設備走進課堂學習。現代化教學的概念也開始在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普及。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講課,甚至有的教師將多媒體教學設備作為講課的主要工具。在之前的課堂中,教師只能借助板書來給學生做出重點講解,而在現在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音頻、視頻、PPT等來幫助學生學習。即使在師生互換的課堂中,學生也能借助這些設備的輔助進行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講求人人平等的原則,不要以為身為一個教師就會高學生一等。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盡量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爭取解決掉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課堂效率才會有所提高。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自然會有興趣,學習成績也會有很大的提高,語文素養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總之,語文學習的過程需要一種綜合的能力,這個學習的過程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這需要師生長期共同的努力。只有當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激發了他們的探索欲望,語文的教學才會有所成效。希望語文的學習過程能夠使師生感到無窮的快樂,在學習中展現自我,實現夢想。
【參考文獻】
【1】幸仁盛.新課標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探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3)
【2】徐文秀.人當有骨氣沒傲氣【J】.秘書工作,2016(4)
【3】郝建梅.淺析初中文言文教學【J】.學周刊B版,2014(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