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柏榮



摘要:針對目前校園網IP存在的問題,文章提出了校園網IP虛擬化設計方案,設計研究了IRF技術方案,最后對其包含MAC地址容量、端口突發緩存容量及轉發能力、N:1虛擬化等系統性能進行了測試分析。結果表明IRF能夠滿足各項要求,同時保持較好的系統性能,能夠很好地實現校園網IP虛擬化。這為之后的校園網IP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關鍵詞:校園網IP;虛擬化技術;IRF技術
隨著“數字化校園”網絡的建立和應用,計算機、移動接入端的不斷增加,涉及教學、科研、服務各個方面,校園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信息化的依賴也逐步增加,網絡結構依附校園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也逐漸復雜化。學校數據中心的規模也隨著數據大集中持續發展而逐步擴大,對二層網絡的區域范圍要求逐步擴大。校園網IP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的迅速發展逐步暴露出流量倍增、IPv4地址枯竭及缺乏安全等問題,另外還擁有系統性能差及缺乏足夠端口等缺點+2],因此亟待運用新方法處理其各種難題。虛擬交換機技術擁有相當可觀的轉發能力及端口容量,同時還擁有相對較高的可靠性,將其運用到IP校園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處理其面臨的各種難題[3_4]。因此本文研究了IP城域網虛擬化設計方案及其系統性能。
1 理論依據
智能彈性架構(IntelligentResilientFramework,IRF)是H3C公司融合高端交換機的技術,在中低端交換機上推出的創新性建設網絡核心的新技術。IRF是一種網絡架構虛擬化技術,可以將多臺物理設備(一般指交換機)互連形成一個聯合矩陣。無論在管理還是在應用層面上,將被視為一個整體。它不但可以解決兩臺或多臺設備上端口管理、編號的問題,簡化業務和管理工作,還可以解決物理設備上的文件同步、傳統二層冗余技術與路由技術協同的問題。其具備高可靠性、高擴展性、易用性、可管理性,實用性等特點。
2 虛擬化設計方案
在數據量的持續升高的狀況下,引入功能強大的IRF虛擬技術[5],能夠直接應用在某特定場景,其拓撲架構如圖1所示。
IRF堆疊把若干盒式設備經過堆疊口完成連接構成一臺虛擬設備,這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管理工作量及維護成本,同時還擁有相對很好的擴展及安全性,其線纜連接順序如圖2所7K。
IRF的連接形式如表1所示。
分別設置設備DEVICEA及B,如表2所示。
通常情況下系統中擁有很多設備,致使IRF會出現系統分裂而導致多臺配置一致的設備持續運轉,若不解決將導致網絡沖突現象出現。虛擬交換機對外運用橋MAC,以至于如果出現分裂將致使其他非Master儀器維持原始橋MAC從新擇取舉Master以完成MAC學習。IRF運用橋MAC處理形式致使其組網更加簡便,其形式包含:(1)MAC依Master去掉后立即改變;(2)保留6mm后改變;(3)始終不變。
IRF堆疊分裂后為防止配置一致的儀器出現網絡沖突,其完成多活性檢測(Multi-ActiveDectection,MAD)、鏈路匯聚控制協議(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rocol,LACP)及雙向轉發檢測(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ctection,BFD)[6]等協議以完成監測及沖突處理,其配置如表3所示。
在LACP協議中,IRF經過添加MasterD完成擴展,IRF分裂后,LACP及BFD都能夠經過MasterD完成對儀器的處理。如果檢測到若干具有配置一致的儀器時,相對小的MasterD將持續運轉,而大的MasterD其狀態會由Active改變至Recovery即關掉全部非保留物理端口。運用日志完成提示修復發生故障的鏈路,恢復IRF以確保每個端口重新正常運轉。
3 性能測試分析
3.1 基本性能測試
測試MAC地址表最大容量及GE端口突發緩存容量,其單端口MAC地址要不能低于64K及各端口緩存能力大于100ms,其測試結果如圖3—4所示。端口轉發能力測試完成PairtoPair吞吐量、時延及其抖動,報文長度覆蓋及時長分別是64/128/256/512/1024/1518字節及120s,其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
根據圖3能夠獲知,源MAC及目的MAC地址計數均是128000,表明IRF單端口MAC地址容量是128K。
根據圖4能夠獲知,IRF對相異大小的流量緩存容量分別是:64字節:T64=1765549/1488095=1.186s;256字節:T256=1763607/452899=3.894s〇
根據圖5能夠獲知,IRF各種包長度的報文都可完成線速轉發,且其時延結果正常。
綜上所述,IRF的基本性能參數均能夠達到要求。
3.2 虛擬化性能測試
測試N:1虛擬化技術,其拓撲結構如圖6所示
DUT-1及DUT-2經過兩條鏈路構建堆疊,將其虛擬為一臺儀器,完成兩臺DUT的端口配置,于測試儀接口及B之間組建100000條流量,同時進行雙向線速流量完成其接口接收報文統計。通過插拔虛擬化設備主控板以完成丟包統計及其流量丟包數運算,其測試結果如圖7所示。
根據圖7能夠獲知,其能夠確保流量無丟失,同時很好地完成流量負載分擔。
4 結語
本文設計了IRF技術實現校園網IP虛擬交換機系統方案,對其包含MAC地址容量、端口突發緩存容量及轉發能力、N:1虛擬化等系統性能進行了測試分析,其結果表明IRF能夠滿足各項要求,同時保持較好的系統性能,能夠很好地實現P虛擬化。通過智能彈性框架IRF技術,是對傳統校園網絡架構的一場變革,它比原有堆疊技術能更好地兼容己經非常成熟的網絡特性,能夠更穩定、快速、高效地解決現今校園網出現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宇.網絡虛擬化資源管理及虛擬網絡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3.
[2]陳明安.寬帶IP城域網網管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長沙:中南大學,2002.
[3]謝高崗.IP網絡性能測量技術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2.
[4]孫江明.寬帶IP城域網測試與網絡混合流的特性分析[D].北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2.
[5]黃石平,謝健,闞宏宇.IRF虛擬化技術在網絡中的應用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1):124-126.
[6]張龍江,翟曉新,王蓓敏丄ACP與BFD技術助力寬帶鏈路檢測與保護[J].山東通信技術,2015(1):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