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華
從三年級起,每學期安排8次課堂習作訓練,到了六年級就有將近64次習作訓練。筆者通過梳理,人教版教材中單獨安排寫人的習作就有7次之多。而對這些單獨訓練寫人的習作內容從進行整理,從習作的具體要求、習作訓練的重點指向以及一些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等進行探究,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我們的習作是有序列可循的,我們的習作能力的重點是從單一指向到綜合運用的。
最好的習作范文是課本中的課文,因為編者的習作能力的訓練意圖往往就隱含在這些教材中,教師要比較好地完成寫人的習作教學,就要讓習作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在研讀教材中抓住符合本學段學生的習作點,初步構建起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所以,我們在操作中應該重點應該指向單項的習作能力訓練,然后從單一走向綜合。
一、指向對話描寫,用對話寫情節
小學階段第一次寫人習作是安排在三上的第二單元,主題是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細心地梳理一下本單元的課文,你會發現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講述像列寧這些名人的平凡小事,讓學生從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這就是編者的意圖。研讀文本以后你會發現,課文段落特別多,因為課文中的對話描寫非常多,四篇課文中的對話占了整個內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節大多是通過對話描寫來展開的。
例如《灰雀》一課重點部分是圍繞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展開的。教學這一片段,學生很容易就聚焦到了對話描寫,再加上文本內容學生還是比較容易明白的。那么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的就是在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把重點指向理解人物對話描寫的幾種表達形式,注意冒號與引號的正確用法。然后,教師創設情境,通過提示在前,提示語在后等方式讓學生進行仿說、仿寫。
通過本單元四篇閱讀課文這樣緊扣重點指向對話的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再加上學生在低年級對人物對話的口語交際以及寫話的鋪墊訓練,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通過描寫人物的對話(語言)把要表達的一件事情寫明白、寫完整的寫人習作方法。如果能把這樣的對話描寫掌握了,到高年級的綜合運用就不成問題了,也就不要總提寫人的時候要重點抓住語言來寫了。
二、指向順序表達,讓習作言有序
第一次寫人的習作,我們把重點指向了人物的語言(對話描寫),那么教材三下的“介紹我自己”,這是小學階段的第二次專門寫人的習作訓練,我們又該把重點指向什么呢?本單元安排的課文主要講了“驚弓之鳥”“畫楊桃”等幾個有趣的故事,通過故事告訴讀者應該怎樣看問題、怎樣解決問題。研讀了單元的課文后發現:其實本單元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具體,如在《驚弓之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更贏怎樣正確判斷大雁會掉下來展開討論;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的講話進行討論,并且背誦下來,學生就容易發現和掌握課文描寫的順序,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時,筆者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表格,表格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中最滿意的地方、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最擅長的功課、性格特點等,設計好之后就讓學生結合自己進行填寫,填好之后我組織小組學習,讓孩子們結合自己填寫的表格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匯報,同時請同學幫忙修改,借助這樣的表格學生就能夠比較清楚地認識自身的特點。本次的習作目標是要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并能寫完整,為達成目標,接下來的環節我選取一個中等生的表格通過實物投影,讓學生結合表格中的內容介紹自己,最后老師點撥可以試著將表格中的文字用自己日常說話的形式表達出來。
三、指向細節描寫,習作融入情感
四上第六單元的一組課文編排意圖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快樂和幸福。于是第三次專門寫人習作訓練就安排在這個單元,習作要求是讓學生看圖習作或寫一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圖片主題為“勝似親人”。
在這個單元的課文中其實有很多的感人片段,如第二課《搭石》倒數第二自然段是描寫人們怎樣搭石的場面描寫,第三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中第二自然段是描寫小錢躺在病床上的細節。筆者從這些文本內容出發,讓學生聯系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感人事跡進行交流,然后試著抓住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把感人的場面表達出來。這樣指向明確的習作訓練,學生對細節描寫(場面描寫)的運用有了針對性,同時在習作表達中也地融入了關心、幫助他人的德育品質的情感教育。
四、指向側面描寫,對象鮮明突出
小學階段的第四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下的第七單元,內容是《我敬佩的一個人》。教材中本組課文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重點抓住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等表現人物的品質。
如果我們再細心研讀一下本單元的幾篇文本,均可以發現從側面描寫主要人物的寫法,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通過斜塔周圍議論的人們突出伽利略的堅定,《全神貫注》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回憶的話語突出羅丹的全神貫注等,教師如果加以點撥并鼓勵學生加以運用,評價作文時把側面描寫作為一個評價重點,那么這樣在細節描寫的基礎上學生的習作能力就有了增量,就能更好地體現了序列化、具有層次感。
五、指向綜合運用,讓細節更出彩
第三學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我們重點指向就是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五上第七單元的課文主要都是展示父母的愛的一個個側面,通過對課文學習,學生能感受到父母的愛的深沉與寬廣。小學階段第五次專門的寫人習作訓練就安排在這個單元,習作內容是與父母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心意。
在這組課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把重點落在繼續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達父母之愛的寫作方法,同時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關注生活細節,抓住細節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達父母的愛。讓學生通過文本品讀知道細節描寫可以關注一個動作,抓住一個眼神,也可以是一句話語。學生通過學習明白了抓住了人物的一個個細節,并放大這樣的細節,在習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達出樸實真摯的情感。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教材中的文本安排是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果我們在各年段的實際教學讓每一次的習作訓練的指向更加明確,這樣我們的習作教學就會更加有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