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昌芬
【摘 要】目的:分析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基層醫院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82例作為本文的觀察對象,將其以入院時間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1例。實施常規護理給予對照組患者,而綜合護理干預則給予觀察組患者,比較其護理后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的總滿意率、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效果更具優勢,P小于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基層醫院高血壓患者選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質量,并且還可以提高患者滿意程度,臨床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綜合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前言
高血壓的引發與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習性、及飲食習慣具有重要關聯,致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明顯提高。高血壓作為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且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并未有徹底解決的方案,只能通過藥物、飲食控制血壓水平[1]。但是,由于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這樣,不僅會使其心理出現負面情緒,并且還會導致其生活質量變差,最終造成致死率、致殘率提高。針對該情況,若不及時給予相關護理措施,則會導致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威脅,甚者還有可能損傷生命安全[2]。因此,要想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致死率、致殘率,改善生活質量情況,我院選取收治的82例高血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觀察對象。選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82例作為觀察對象,時間處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將其根據入院時間的不同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41例。對照組:男性和女性的占比為21:20,年齡范圍處于48至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38±2.17歲,病程范圍處于1至12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34±1.17年。觀察組:男性和女性的占比為22:19,年齡范圍處于49至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31±2.26歲,病程范圍處于2至1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97±1.46年。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P大于0.05,差異不具任何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其中包含有:病房查詢、衛生清潔、例行巡房等,而觀察組患者則使用綜合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2.1 健康宣教。所有患者在入院時,醫務人員均應給予友好的態度接待,及時開展健康教育宣教,通過集體講座、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讓患者對高血壓這個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告知患者若突然出現心悸、劇烈頭痛、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要立即告知醫護人員。要注意控制體重,限制每日總熱量的攝入,鈉的攝入<6g/d,戒除煙酒,避免大量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另外,還由于患者對醫院的環境陌生,致使其內心緊張、不安等情緒出現,針對此,護理人員應對醫院環境詳細介紹,告知患者及家屬治療過程、護理過程、以及注意事項。避免情緒激動,避免突然改變體位,避免長時間站立,避免劇烈運動和用力咳嗽。冬天注意保暖。保持排便通暢。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文化程度、職業、認知水平全面掌握,這樣有的放矢方能選擇恰當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宣講。
1.2.2 心理護理。由于高血壓具有較高的致殘率,比如腦溢血造成偏癱,這樣則導致患者對工作、生活易產生負面情緒,例如沮喪、焦躁、憂郁、擔心等。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工作時,應全面評估、盡最大能力了解患者的實際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與患者、家屬主動攀談,以聊天拉家常的方式將患者的激動情緒穩定,這樣,不僅可以加強護患之間的關系,并且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護理依從性,樹立其戰勝疾病的自信心。
1.2.3 運動護理。高血壓的產生還會伴隨著運動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的發生,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待病情平穩后,告知其需要盡早開展關節運動。選取按摩等方式來刺激運動器官,這樣,不僅能夠使患者的運動功能快速恢復,并且還可以有效預防患肢的肌肉萎縮、韌帶攣縮、靜脈血栓形成等。在進行活動時,為了讓軟組織避免損傷,肩水平外展要<90°,堅持以不引起關節痛為被動運動的原則,這樣,可以將各肌群的協調控制能力有效改善,以及使本體感覺運動誘發,確保肌力不至于喪失。對于病情恢復良好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鼓勵其盡早活動,例如:上下肢訓練、平衡訓練、坐位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等。正確指導患者遵循先簡單、后復雜,先意識、后運動的原則。此外,對于完全喪失日常行為能力的患者,護理人員必須要給予幫助,開展日常行為能力訓練。而且,在進行康復訓練、運動期間,護理人員、家屬應陪伴在患者左右,不斷地給予患者鼓勵、加油,以及預防意外發生。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必須進行運動,比如對于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的病人就應避免活動,安定情緒,若發生心衰還應給予吸氧。
1.2.4 用藥護理。因本病需要長期服藥,所以要提高病人用藥依從性,不得擅自增減和撤換、甚至停用藥物。用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也可聯合數種藥物以增強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但降壓不能過快,特別是老年人,否則會因血壓過低而影響腦部供血,以至于出現意外。
1.3 觀察指標
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的滿意程度評分以醫院自制評分量表進行,入院時下發,出院前收回,量表總分為100分,將評分分為三個級別:滿意≧90分,較滿意為89至71分,不滿意為≦7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滿意程度越好[3]。總滿意率=較滿意率+滿意率。
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選用生活質量測評表進行[4],總分為100分,其中所包含有: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得分越高則說明病情恢復情況越好。endprint
1.4 統計學處理
對本次數據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值檢驗,若該組數據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總滿意率對比
比較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經護理后的總滿意率情況,結果前者為97.56%、后者為80.49%,將其相互比較,效果顯著的是觀察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對比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相較于對照組的效果明顯,P小于0.05,差異更具統計學意義,見表。
3 討論
高血壓主要是由于血壓持續過高而導致引發的疾病,并且還會伴隨著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中風等并發癥,而導致該疾病的發病因素可分為幾個方面:遺傳、環境、飲食、心理等,不僅致使患者的血壓極易升高,并且還會造成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容量,甚者使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提高致死率、致殘率[5]~[6]。就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并未有明確措施,只能采用藥物、護理干預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因此,臨床上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意義。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56%,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49%,兩組比較,觀察組的效果明顯更優(P<0.05),而且,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相對于觀察組而言較差(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開展綜合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講、心理護理、運動功能護理等,不僅能夠使其病情的治療效果提高,加快康復速度,同時還能將生活質量改善。進行健康教育宣講,為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醫院環境,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過程、護理過程、以及康復期間所需注意的事項,加強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從而讓其有意識的自覺的控制血壓水平[7]。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以將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提升,促進其正確看待高血壓疾病,并且,還可以將其不良情緒有效緩解、提升治療、護理依從性。根據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開展運動功能護理,可以促進其肢體功能恢復,加快康復速度,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基層醫院高血壓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具有顯著效果,在提高治療效果、患者滿意程度的同時還能改善生活質量,臨床上值得加大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林燕.綜合護理干預對首發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6,17(11):1247-1249.
于嬌.綜合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04):163-164.
梁美明,周慧,林曉娟.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03):32-33.
楊建.淺論城鄉基層醫院高血壓患者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山西農經,2017,(06):124.
周筱平,吳小紅,黃雯.綜合護理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3):176-178.
王東紅,吳九妹.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21(15):171-172.
令狐靜波.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5,21(s1):179-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