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穎
【摘 要】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慢性心衰(CFH)老年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分析。方法:回顧2014年2月起期間我院108例CFH患者進行分析,按照不同護理模式分組,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舒適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干預后患者護理滿意度、舒適度及抑郁(SDS)、焦慮(SAS)、睡眠質量指數(PSQI)的變化。結果: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及PSQI指數與對照組各項評估分值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及環境舒適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96.15%與對照組總滿意度86.00%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CFH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模式,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和不良情緒,提高滿意度,臨床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慢性心衰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2
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FH)是指患者持續心臟病變或長期符合過重形成的血液排除異常的心臟疾病,好發于老年群體。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及體液儲留等,可誘發急性發作,影響患者健康與生活。故臨床CFH治療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為主。我院從2014年2月開始對CFH治療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取得確切效果,現整理資料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7月108例CFH就診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全數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2]標準;②心衰分級(NYHA)Ⅱ~Ⅳ者;③左心衰射血分數>45%者。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或伴有不穩定性心絞痛;②急性心梗或合并腦血管疾病者;③惡性腫瘤或意識障礙者。據以上標準排除后,102例CFH患者參與本次探討,50例常規護理模式為對照組,52例實施舒適護理干預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53~82歲,平均年齡(67.02±5.94)歲,其中NYHA分級:Ⅱ級10例,Ⅲ級24例,Ⅲ16例;觀察組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54~83歲,平均年齡(67.13±5.92)歲,其中NYHA分級:Ⅱ級10例,Ⅲ級25例,Ⅲ17例。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病情分級、年齡及性別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分組比較。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給予常規強心、利尿、擴張血管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相關知識講解,進行基礎生活、治療護理干預。觀察組舒適護理干預模式內容包含:①心理輔導及健康教育:護士人員以親切和藹的態度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解答疑問并給予情緒安撫,消除緊張、焦慮等情緒,提高患者安全感,樹立治療信心;向患者講解相關注意事項、防御措施及用藥方法,提高患者依從性及治療配合性。③環境護理:選擇安靜、舒適的病室,保持空氣流通,減少不良刺激,并鼓勵家屬多與患者交流,輪流陪伴,消除患者孤獨感,促進生理、心理舒適度。④體位護理:盡量選擇舒適臥位或半坐臥位,有限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臟負荷,并保持床單清潔、柔軟和干燥,囑咐家屬協助更換體位,臀部、關節骨隆突出部位放置軟墊。⑤飲食、治療及康復:告知飲食注意事項,可少量多餐富含維生素食物;輸液治療期間預防輸注過快或過緩引起不良現象,吸氧患者應保存氧流量每分鐘2~4L,隨時觀察患者情況并叮囑不可隨意進行氧流量調節;指導患者平時保持樂觀良好狀態,進行適當體育鍛煉,講解用藥注意事項,定期門診復查。
1.3 判斷標準 持續干預四周后通過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患者睡眠情況,通過焦慮(SAS)、抑郁(SDS)自評量表觀察患者心理情緒,評估分數越大表示病情加重。通過自制調查表評估患者生理、心理、環境與社會舒適度,觀察患者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分析所有探討數據,(±s)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驗證,使用檢測計數資料(%),P<0.05為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比較護理舒適度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對比SAS、SDS及PSQI指數 觀察組經護理干預后睡眠質量指數及焦慮、抑郁情緒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96.15%顯著高于對照組86.00%,組間比較結果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3 結論
CFH是心功能不全綜合征,屬于各種心臟疾病的最終進程,隨我國老年人群的不斷增加,其發病率也隨之增高。CFH由于病情復雜,需反復治療,對患者本身帶來較大的痛苦,且給家庭、社會帶來精神壓力及經濟負擔[3]。
舒適護理屬于個性化、行之有效的護理模式,以提高患者舒適度為主。楊麗[4]等學者指出,CFH患者通過舒適護理模式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可提高治療過程中患者舒適度,并獲取患者依從性,從而促進治療。本次探討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病室環境、社會、心理及生理舒適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15%與對照組86.00%相比具有顯著差異。本次探討結果得出,觀察組經干預后SDS、SAS及PSQI指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可見,舒適護理模式在CFH患者臨床護理中,可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情緒,提高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老年CFH患者通過舒適護理進行干預,可提高患者舒適度,改善睡眠質量,降低焦慮、抑郁等情緒,其效果臨床可進一步運用。
參考文獻
鄭春喜.舒適護理干預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5):136-138.
鄭瓊莉,祝煒.慢性心力衰竭[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楊潔,劉兵.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1):96-99.
楊麗,商克勇,張艷芹,等.舒適護理干預應用于慢性心衰的療效評價[J].河北醫藥,2015,37(12):1904-1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