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蕾+楊慧軍+劉景武+習志強+蘇瑞紅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復方清熱顆粒配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治療重癥監護室(ICU)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ICU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進行研究,將所選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分別分到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進行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復方清熱顆粒進行治療。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降鈣素原(PCT)、白細胞計數(WBC)、C 反應蛋白(CRP)等指標的水平,同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細菌清除率、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有效率(75.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39.58%)(P<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細菌清除有效率(60.42%)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35.42%)(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炎癥因子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6.67%)高于對照組患者(10.42%),但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復方清熱顆粒配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治療ICU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不僅可以延緩、逆轉細菌耐藥性,提高其臨床療效,而且可以調節免疫,提高機體抗感染能力,明顯降低炎癥細胞水平,同時聯合用藥不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安全性較高,對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復方清熱顆粒;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重癥監護室;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臨床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鮑氏不動桿菌(AB)屬于不動桿菌屬,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現已成為院內感染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尤其是重癥監護室(ICU)的住院患者,有著較高的感染幾率,可導致難治性肺炎、菌血癥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3]。隨著臨床廣譜抗菌藥物的應用,因AB具有快速獲得和傳播耐藥性的能力,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不斷出現,患者住院時間、醫療費用增加,病死率升高,已經成為現代醫療體系的重大挑戰[4-5]。碳青酶烯類抗生素以往都是治療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首選藥物之一,但隨著臨床的廣泛使用,碳青酶烯類耐藥鮑曼不動桿菌也逐漸增多,使治療藥物的選擇非常局限[6-7]。有研究表示,中藥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雖不能完全取代抗生素的位置,但其在改善細菌耐藥性、增加抗生素對耐藥細菌敏感性等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8]。本研究采用復方清熱顆粒治療ICU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患者,旨在探討中藥復方制劑對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的臨床應用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均符合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的診斷標準[9],并經臨床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證實診斷;②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內容和治療風險充分了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進行治療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重癥肺炎、慢性肺炎、遷延性肝炎等;②合并嚴重的慢性心腦血管、肝膽、腎臟疾病、惡性腫瘤或免疫缺陷疾病;③神志、精神障礙;④近期有接受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放化療或服用免疫抑制劑;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⑥患者由于一些原因,中途退出和改變治療方案者;⑦對本次研究藥物存在過敏或藥物禁忌證。
1.2 分組方法 按上述納入排除標準最后共納入96例患者,將所選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分別分到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4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齡最小為47歲,年齡最大為72歲,平均年齡為(58.21±8.71)歲,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APACHEⅡ)評分為(28.8±5.1)分;對照組4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齡最小為48歲,年齡最大為74歲,平均年齡為(58.33±8.63)歲,APACHEⅡ評分為(28.6±4.9)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APACHEⅡ等臨床基本資料方面,經統計分析,均無顯著性差異,分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患者經臨床診斷及各項生理生化指標檢查確診后入院治療,根據病情給予控制飲食、配合運動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所選患者均按照衛生部 2011 年制定的《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10]要求原則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注射用頭胞哌酮舒巴坦(生產企業: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3055)2g-4g加入100ml 0.9NaCL溶液中,分等量每8h靜脈滴注1次,療程為14d。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上復方清熱顆粒(生產企業: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B20020603)進行治療,開水泡服,每次1袋,一日3次,療程為14d。
1.3.2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的評估標準:按照衛生部頒發的《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1]進行臨床療效的判斷。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X線復查肺部提示病灶吸收;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X線復查肺部提示病灶大部分好轉;進步: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實驗室指標未恢復正常,X線復查肺部提示病灶未完全吸收;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實驗室指標未恢復正常。其中痊愈和顯效合計為有效,據此計算有效率。②細菌學療效判斷標準:根據病原學檢查可分為清除、未清除、替換、再感染4個級別。其中清除和替換合計為有效,據此計算有效率。③實驗室檢查:所選患者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分別在禁食禁水12h后次日凌晨于本院檢驗科抽取靜脈血4ml,將抽取的靜脈血置于抗凝管中,于30min內以3000r/min的速度,離心15min,分離血漿后保存于-80℃冰箱中待測。降鈣素原(PCT)、白細胞計數(WBC)采用全自動生化儀(型號:BS-320,生產企業: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檢測,所有檢測過程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C反應蛋白( CRP)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試劑盒由上海雙贏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endprint
1.5 統計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選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進行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和構成比進行表示,組間對比采用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以P<0.05表示為有顯著性差異及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的比較情況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有效率為75.00%,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有效率為39.58%,研究組患者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細菌清除有效率的比較情況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細菌清除有效率為60.42%,對照組患者的細菌清除有效率為35.42%,研究組患者的細菌清除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的比較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PCT、WBC及CRP等炎性因子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炎癥因子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的比較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均發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研究組肝腎功能異常有3例,凝血功能異常有1例,惡心嘔吐有3例,皮疹有1例,總發生率為16.67%;對照組肝腎功能異常有2例,凝血功能異常有1例,惡心嘔吐有2例,總發生率為10.42%。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對照組患者,但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癥狀程度均較輕,經對癥治療或用藥時間的延長,大部分癥狀得到緩解。見表4。
3 討論
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已成世界性流行,是醫院內感染的主要細菌之一[12]。有研究統計發現,ICU以年齡較大、病情重、病程長患者居多,且伴有嚴重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較重的基礎疾病,住院時間長,抵抗力差,再加上多種侵入性操作和長期大量抗菌藥物的使用,使得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13-14]。鮑曼不動桿菌可引起醫院獲得性肺炎、血流感染、中樞祌經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肺部是其醫院感染最常見的部位,主要引起醫院獲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機相關肺炎、敗血癥等疾病,其中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病死率為30%-75%[15-17]。細菌耐藥性與耐藥菌感染是當前醫學界亟待解決問題,僅憑抗生素、合成抗菌藥物難以解決目前ICU危重患者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高發難題[18]。
參考文獻:
周洋, 黃河, 張家洪. 替加環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療效觀察[J]. 實用醫學雜志, 2015,28(5):816-818.
田瑛, 任東偉, 張淑文,等. 復方清熱顆粒對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淋巴細胞亞群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35(06):695-698.
丁軍穎, 桂紅, 洪燕英,等. 基于耐藥基因分析急診重癥監護病房優勢病原菌耐藥特性[J].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5, 27(10):72-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