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摘要】本文通過對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危機以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出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以此促進優質護理服務,和諧醫患關系,便于精神科護理工作的展開。
【關鍵詞】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2
1 護理危機的概念
是指能夠對醫院正常運營或聲譽造成潛在破壞的事件,它常常會帶來較大損失,影響醫院的形象和經營。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以及有些媒體不正確的宣傳等因素導致精神科護理工作越來越被動,精神科臨床護理中的危機也越來越多,直接影響了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聲譽[1]。為了降低危機給醫院以及醫護人員,患者造成的損失,有必要對精神科護理危機進行綜合,科學的管理,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最大程度的保護患者和醫院的權益。現將自己對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的認識進行總結,希望大家指導,共同應對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危機。
2 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是指組織對所有危機發生因素的預測、分析、化解、防范等而采取的行動[2],是為應對各種危機情景進行的正確決策的動態調整,以消除或降低危機所帶來的威脅。護理危機管理是指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在醫院護理危機爆發前預防,預控危機,并于危機爆發后迅速有效的運用科學的方法控制,解決危機。盡量避免和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最終從危機中獲利。
3 精神科臨床護理危機的特點
(1)意外性;(2)破壞性;(3)緊迫性
4 針對精神科護理危機的特點,我們對管理提出了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對危機要有預見性;(2)發生護理危機時,要及時主動,實事求是的上報;(3)要以患者為中心;(4)及時與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降低危機的破壞性。
綜合精神科護理危機發生的特點和其破壞性,作為精神科護理工作者,我們對于危機應該做到防范于未然,對于危機產生的原因,我們應該正確識別,科學分析,加強監督管理,避免其發生。精神科常見的護理危機有以下幾點:
(1)護患關系危機
護患關系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與患者以及家屬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人際關系。近年來隨著醫患關系日趨緊張,護患矛盾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護患關系危機呈現出的是護患信息的不對稱性以及社會公眾對護士和醫院的不信任,致使護患糾紛逐漸增多等。
(2)護理溝通服務危機
現代護理服務模式要求我們要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質量為核心,但是我們的一部分護理人員并沒有將自身的服務定位,心態沒能及時調整過來,尤其是在面對缺乏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時,存在歧視現象,認為他們不需要優質護理服務,在工作過程中,常常忽略病人的內心感受和精神需求,有時甚至歧視病人,不能耐心的為精神病患者服務等,從而激怒患者,使其不能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使護患關系變得緊張,影響護理工作的開展,促使護患信任危機的產生和激化。
(3)護理缺陷危機
隨著患者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的提高,患者和家屬對醫院的治療和服務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法律意識的增強也使得患者對自己的權益看的越來越重。由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增多,護理人員也越來越緊張,導致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護理缺陷,甚至會引發護理危機和護理不良事故。從而嚴重影響護理工作和患者的滿意度。所以,精神科護理人員應當對其提高警惕,避免發生護理缺陷和護理不良事故。
針對以上現存的及潛在的危機,我們對其進行分析,進行監控預防管理,發現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護理工作自身的風險性
由于護理是連續性,動態性,具體性的工作,在工作中與患者接觸機會最多,加之護理工作繁忙,瑣碎,及操作的重復性,精神病患者情況不一,病情變化不定,易出現護理缺陷。
(2)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個別同志責任心不強,技術操作不過關,經驗不足,常常會引起護理缺陷的發生。還有些同志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法律意識淡薄,人際溝通能力欠缺,往往會因為言語不當給患者或家屬帶來不安全感,甚至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
(3)患者法律意識增強
由于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患者比以往更看重護理服務質量,對護理服務水平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在護理工作中,如果不能及時履行告知義務,不能滿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就難免會引起護患信任危機,出現因溝通解釋不良而造成的護理糾紛。
(4)社會公眾對精神科護理工作的不理解
護患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由于精神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缺乏自知力,使得護患雙方在信息溝通方面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再加上媒體不實報道,就會加劇護患危機的產生。
通過對以上精神科護理危機成因的分析,我們應當采取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避免或降低精神科護理危機的發生,最大程度的保護患者和精神科護士自身的權益。
(1)強化精神科護理危機意識
在護理工作中,定期進行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一定要居安思危,強化風險意識,危機意識,加強危機管理,提高應對能力,沉著冷靜,爭取將危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加強護患溝通
有效的溝通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是最密切的,護士在工作中,必須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交流,切實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生理和精神雙關懷,同時要及時將疾病健康教育,出入院指導以及患者應知應懂的制度等進行宣傳教育,指導其積極的融入到日常康復中去,盡職盡責的為患者送去溫暖,提供全面的優質護理服務。
(3)制定合理科學的危機應急預案
危機事件的不可預見性,決定了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也難以避免危機。因此,應根據精神科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精神科護理危機應急預案,從而保證精神科護理人員有的放失地處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危機問題。
(4)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
護士的職業素養和護理危機事故的發生有著直接的聯系,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是維護護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礎。通過對精神科護理人員進行危機的應急知識教育和危機應急措施的培訓,提高護士的觀察能力和急救能力以及應對危機的預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護理危機的發生率。
總之,在精神科護理危機管理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危機,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轉變護理觀念,真心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護理服務,把危機變成工作發展的動力。同時要將多元化的知識貫穿到護士平常的日常培訓學習中,提高護理人員溝通技巧的能力,提高護士對危機的預見性。只有這樣才能對醫院潛在的以及現存的精神科護理危機進行預控,監測和處理。才能使精神科護理工作有序,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 華.護患糾紛發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護理研究,2006, 11(195):897.
[2] 楊 華,顏廷杰.現代醫院危機管理[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 19(4):200,203.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