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莫亞嵐
【摘要】目的 對藥物洗脫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起到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并實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的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48例患者不使用支架,設置為對照組,48例患者使用藥物洗脫支架,設置為研究組。對比不同組別患者臨床相關指標、隨訪期間不良事件出現情況、即刻成功率。結果 隨訪30天,兩組患者不良事件出現情況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隨訪240天,研究組患者心臟不良反應出現率與不良事件出現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LVEF、術后兩小時CK-MB峰值差異并不明顯(P>0.05)。結論 藥物洗脫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運用能夠取得較高的即刻成功率,并減少遠期心臟不良反應,具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藥物洗脫支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造成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通常使用經皮腔中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該疾病在老年群體中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并且成為威脅老年群體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由于該群體身體機能衰退,合并有多項慢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療難度,雖然使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能夠取得確切的療效,但是與支架應用情況關系密切。資料表明,藥物洗脫支架能延遲血管內皮愈合,減少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發生再狹窄的情況,但是可能會提升血栓發生概率,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血栓負荷重的情況下,藥物洗脫支架安全性與療效并不明確[2]。本次研究將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藥物洗脫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起到的效果進行探究。現作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并實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的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是否使用支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8例。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有28例、20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為(71.2±2.3)歲,病變位置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狀動脈、左主干的分別有29例、5例、10例、4例;研究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27例、21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為(71.6±2.2)歲,病變位置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狀動脈、左主干的分別有29例、5例、10例、4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經股動脈穿刺,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對照組不使用支架,研究組置入Firebird、Excel等支架。兩組在病變復雜程度和病變長度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的患者術后均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類等藥物規范治療。
1.3 研究指標
(1)隨訪期間不良事件出現情況:隨訪時間為30天、240天。
(2)臨床相關指標:住院時間、LVEF、術后兩小時CK-MB峰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的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隨訪期間不良事件出現情況
隨訪30天,兩組患者不良事件出現情況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隨訪240天,研究組患者心臟不良反應出現率與不良事件出現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2。
2.2 臨床相關指標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LVEF、術后兩小時CK-MB峰值差異并不明顯(P>0.05)。見表3。
3 討 論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致死率高,發病迅速、臨床癥狀嚴重,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多支多處病變,風險較高,總體預后效果差。使用溶栓治療該疾病需要承擔較大風險,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能夠開通閉塞血管、緩解心肌缺血、減少心肌梗死面積、恢復左室功能、減少死亡。藥物洗脫支架攜帶的藥物可以對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抑制作用,減緩內膜增生速度,降低再狹窄發生率,在抑制內膜增生、減少晚期管腔丟失指標上具有優勢。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不使用支架,研究組使用藥物洗脫支架。對比不同組別患者臨床相關指標、隨訪期間不良事件出現情況、即刻成功率。結果顯示,隨訪30天,兩組患者不良事件出現情況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隨訪240天,研究組患者心臟不良反應出現率與不良事件出現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LVEF、術后兩小時CK-MB峰值差異并不明顯(P>0.05)。表明藥物洗脫支架雖然不能顯著改善臨床指標,但是能夠減少心臟不良反應的發生,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有資料提出,使用藥物洗脫支架發生支架內血栓的幾率為0~3.4%[3]。在應用藥物洗脫支架時出現的并發癥支架內血栓發生原因與患者臨床、疾病特征,以及支架本身情況、內皮化延遲、動脈瘤形成都有著一定關系,使死亡率上升,從病理生理角度進行考慮,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變基礎為斑塊破裂,官腔狹窄情況不嚴重,多數情況下不高于50%,病變的血栓含量豐富,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血栓存在消失的可能性,斑塊的嚴重程度是預測再狹窄的重要因素之一[3]。針對該不良事件,需要拓寬研究樣本容量,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綜合以上內容,藥物洗脫支架應用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即刻成功率高,心臟不良反應少,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參考文獻
[1] 許晶晶,唐曉芳,宋 瑩,等.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CYP2C19基因多態性對抗血小板藥物作用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7,45(2):116-120.
[2] 余曉凡,王賀陽,李 毅,等.多廿烷醇治療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藥物洗脫支架置入術后血小板高反應性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SPIRIT研究預設亞組分析[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6,24(12):661-666.
[3] 王 軍,華 琦,王 麗,等.紅細胞分布寬度對置入藥物洗脫支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晚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志,2015,23(3):156-162.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