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華
【摘要】目的 探究急診危重休克患者急救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我院急診科收治的危重休克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給予綜合搶救措施。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平均動脈壓、腎功能及搶救成功的情況。結果 患者治療后MAP、SCr、BUN、CysC水平及APACHE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0例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76%。結論 對急診危重患者實施綜合搶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容量和患者急性生理狀況,避免了疾病對患者腎功能的損害,是患者搶救成功的前提,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危重休克;就診;搶救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1..02
休克是急診科常見的一種危重疾病,也是過敏、感染及嚴重疾病等常見的一種并發癥[1]。筆者選取50例危重休克患者進行本次研究是為了探究急診危重休克患者急救的措施及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我院急診科收治的危重休克患者50例,均符合《急診醫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并排除合并惡性腫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及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內分泌系統疾病的患者。
5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為35∶15;年齡最小23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52.86±7.25)歲;休克類型:低容量休克14例、過敏性休克11例、心源性休克12例、感染性休克8例、其他5例。
1.2 綜合搶救措施
給予患者綜合搶救措施:⑴抬高患者的頭部,使其與雙腳呈20°以促進靜脈血液的回流,囑咐護理人員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及異物,確保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并給予患者吸氧、氣管插管或上呼吸機等搶救措施。⑵同時建立兩條及以上靜脈通道,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及主要疾病給予相應的藥物,并及時調整藥物的劑量、用藥順序及藥物輸注的速度,擴張血容量。⑶因多巴胺等經典搶救藥物雖然可維持患者的血壓,但會引起內臟血管的收縮、影響患者的腎功能,可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予患者參附注射液等中藥制劑,在提高維持患者血壓平穩的同時,還可以緩解對腎功能的損傷。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平均動脈壓(MAP)、腎功能[血肌酐濃度(SCr)、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胱抑素C(CysC)]、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APACHE)評分及搶救成功的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患者治療后MAP、SCr、BUN、CysC水平及APACHE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的搶救成功的情況
50例患者經搶救后,搶救成功38例,搶救成功率為76%。
3 討 論
危重休克患者多會出現血壓下降、腎功能障礙等癥狀,是患者機體有效循環量不足,嚴重限制了細胞和組織的血液灌注,導致全身組織和臟器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3],臨床以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及時為患者的機體補充液體、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為搶救的關鍵[4]。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給予綜合搶救措施后 MAP、SCr、BUN、CysC水平及APACHE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效補充了患者的血容量,改善了患者急性生理狀況,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
而危重患者的比例及患者搶救成功率是評價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5],本次研究中,50例的搶救成功率為76%。
綜上所述,對急診危重患者實施綜合搶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容量和患者急性生理狀況,避免了疾病對患者腎功能的損害,是患者搶救成功的前提,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為群,曹培洪,邱祖紅,等.經皮與血二氧化碳分壓梯度監測在膿毒癥休克患者的初步臨床意義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5,24(12):1384-1389.
[2] 劉 旭,呂 雋,李文強.急診膿毒癥病死率評分在急診膿毒癥休克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2):216-220.
[3] 陳 昊,周 超,喬麗旻,等.參附在不同類型休克急救中對血壓影響的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4,23(2):238-240.
[4] 何建卓,王 磊,尹 鑫,等.膿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特征與中醫證型的關系[J].中華危重病急救雜志,2016,28(2):140-146.
[5] 顧 義.急診危重休克患者及時接診對提高搶救成功率的意義[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8):207-208.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