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展云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引起的關節炎等。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好發于中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損害為主,并累及整個關節組織的最常見的關節疾病,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肥大和活動受限。
除年齡因素外,肥胖、外傷等也易引發該病。骨關節炎好發于手、膝、足、腰椎等部位。
骨關節炎患者要避免跑、跳、登山、爬樓梯等負重性活動,深蹲也不建議;可以增加游泳、騎單車等關節伸屈為主的活動。減重、適度運動可以減少骨關節炎的發生。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于中年女性,35~50歲是該病的好發年齡段。類風濕關節炎是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若不早期、正規治療,可發展為關節軟骨和骨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是造成人類喪失勞動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高達500萬~1000萬名。現在60%以上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通過規范治療病情可得到緩解;但很多人一出現關節痛,首先想到的是買廣告藥、郵購藥,或自己買止痛藥吃,最終耽誤了病情,導致關節變形甚至殘疾。
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好發于男性,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多在夜間突然發病,受累關節劇痛,不能觸碰,伴紅、腫、熱;首發關節常累及第一跖趾關節,其次為踝、膝等。一般持續3~11天。
飲酒、暴食、過勞、著涼等可成為發作誘因。反復發作可轉為慢性關節炎,關節出現僵硬畸形、運動受限。30%病人可見痛風石和發生痛風腎病、輸尿管結石等。
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關鍵是治療痛風。管住嘴、莫貪杯,做好飲食控制,科學服用降尿酸藥,可以使痛風得到很好地控制。
強直性關節炎
強直性關節炎好發于青年男性,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癥為主要癥狀,早期可出現腰痛、晨僵,活動或服止痛劑緩解。
強直性關節炎患者絕大多數首先侵犯骶髂關節,以后上行發展至腰椎、胸椎、頸椎,嚴重者可出現駝背畸形。膝、踝、髖、等外周關節也可累及。青年男性腰臀部痛,要警惕強直性脊柱炎。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兒童時期不明原因的關節腫脹持續6周以上,稱為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以膝關節最常受累,手指關節、腕、肘、肩、踝關節也常受到侵犯。關節常表現為對稱性腫脹、壓痛和晨僵,反復發作數年后,可出現畸形。除關節表現外,部分患兒可伴隨發熱、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等全身表現。
總之,引起關節炎的病因多種多樣,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的病因不同。一旦出現關節腫痛,應立即就醫,規范診治,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