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晴
【摘 要】生活的改變需要科技的力量,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了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借助大數據優勢,不斷加以創新,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效果。論文通過分析大數據影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關改革的新途徑。此次研究以探究大數據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途徑為目的,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進步。
【Abstract】The change of life needs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part of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e need to innovate constantly with the help of big data,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arge dat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w ways of the reform.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based on large dat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us promoting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education in China.
【關鍵詞】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
【Keywords】 big dat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2-0119-02
1 引言
信息時代的來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涌現,民眾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也會涵蓋一些不良污染信息。對于成人來說,尚可予以屏蔽,但大學生人群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在鑒別與控制力方面存在不足,一旦受到不良影響,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利用新興的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將其有效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無疑是目前各大院校應該關注和重視的問題,為促進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價值。
2 大數據影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分析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范圍得以擴展。受到大數據信息的影響,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及范圍均得以擴展,是從前無法比擬的,非常豐富和全面。比如:從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往往借助一定的研究方式達到目的,不過受限于研究方法及條件,針對學生思想、行為情況的調查,多運用抽樣調查法,同時輔助問卷調查的形式,此種抽樣方式顯然較為片面,不具代表性和說服力。反觀大數據的應用,則以不驚動學生為前提,在無形無聲中得到有關學生的信息,掌握相應動態,顯然此結果更具客觀性,真實度更高。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混雜信息資源篩選的挑戰。顯然,大數據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掌握影響是巨大的。大量數據的沖擊,如何從中篩選出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有利的信息非常關鍵。對信息采集庫中龐大的信息加以精選,將雜亂信息排除,在此過程中可以準確掌握哪些信息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從而在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予以重點參考[1]。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時候,對個性化教學方式的運用是必要的,非常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 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嚴重滯后性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大數據信息資源得到廣泛的應用。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實施教育改革十分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容置疑。然而在教育理念上,高校呈現出嚴重滯后的情況,依然沿用傳統的思想教育理念,無法適應當前發展需求。特別是在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各類信息的影響下,其主體地位認知更加強烈,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顯然忽視了這一點,教育觀念依然停留在注重整體性上,和目前推崇個性化、多樣化教學方式嚴重違背,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度不夠,無法最終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與實效性[2]。在此種教育理念落后的影響下,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甚至導致反感心理的形成,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后續課程的規劃與進行。
3.2 教學方式固定老舊且與實踐嚴重脫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偏向于一定的理論性,長期以來靈活教學方式的缺失,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下降,老舊的教學方法,針對教學相關資源收集落后,大數據技術運用不足,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單一的課堂化教學模式,凸顯出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久而久之,厭煩之感在學生內心產生,學習成績自然受到影響。同時以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方法,完全忽視了教學實踐應用。集中化的課堂教學,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常見的學習形式,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無法被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沒有緊密結合大數據信息資源,依然運用傳統的問卷抽樣調查形式,再加上機械化的教學模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不足,忽視了大數據信息資源表現出來的動態、客觀性。大學生作為年輕群體,思想意識前衛、活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一旦對其思想意識動態把控偏差,必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偏離正確的軌道,所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掌握大學生思想特征,進一步完善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endprint
4 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途徑
4.1 依靠先進教育理念提升教師信息化處理水平
網絡信息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做到與時俱進,尤其云計算、大數據的出現,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發展必然。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過時,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尤為必要。利用大數據工具及資源,以合理的教育方式,有效掌握大學生的最新思想動態。制定合理、規范化的教育制度,注重對學生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3]。在利用大數據信息資源的時候,教師應該學會準確分辨、篩選及歸類相關的信息,逐漸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處理水平,從而在實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顯示出一定的效果。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能力,可以采用定期培訓的方式,幫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盡快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拓展技能,熟練、高效地利用大數據技術方法與相關的信息資源,讓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4.2 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并與實踐緊密結合
對于眾多高校來說,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單一、機械化的課堂教學方式顯然已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所以有關教育者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便達到既定教學目標。大數據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預測性,因此制定針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預警制度非常必要。借助大數據中的數學計算法,對大量信息數據加以搜集和分析,科學預測大學生可能出現的行為舉動,運用預警制度,從大學生平常的社交網絡之中得到有用的數據信息,適時了解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態與行為習慣,在后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證一定的針對性,也盡可能規避了沖突事件的產生。同時,構建高效、便捷的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對大量相關數據進行搜集、判別與處理,并形成和社會第三方機構共同合作的模式,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從而更好地展開思想政治教學工作[4]。此外,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緊密關聯實踐,根據學生的行為思想特點,運用大數據信息平臺工具與資源,把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通過和實踐生活緊密關聯,構建各類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增強其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以便達到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成績的目的。
5 結語
從此次的論文闡述與分析中可知,處于大數據環境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改革的挑戰,改變教學方式,緊密與實踐結合變得十分重要,有助于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進程。論文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嚴重滯后性、教學方式固定老舊且與實踐嚴重脫節,并提出了幾點改革途徑:依靠先進教育理念提升教師信息化處理水平、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并與實踐緊密結合。望此次研究內容與結果,得到有關高校教師的關注,并從中得到有效的啟發,推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欣榮.大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變革[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16(03):94-101.
【2】張敏.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J].理論觀察,2016,10(03):130-131.
【3】陳瑞三,王洪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1):76-80.
【4】沈斌,李書芹.大數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高教學刊,2017,19(04):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