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亮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發展面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必然性和不確定性,各種財務風險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管理者除要了解財務風險的內涵、特征以及成因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從多方面防范控制財務風險,才能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
一、風險管理概述
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業務活動的目標主要在于財務方面企業價值的實現,企業的風險也相應地分為業務風險和財務風險。
(一)業務風險
業務風險指對企業目標實現存在不利影響的某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產業的特點不同,經營風險也不同,即使在同一產業的不同企業,其經營風險也有差異。
企業業務風險可能來自外部。例如,市場需求變化、產品價格變化、投入成本變化、宏觀政策變化。來自外部的業務風險主要是產業特性所決定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企業的業務風險可能來自內部,例如,產品設計錯誤、未按規定流程操作,實物資產盤虧或毀損風險,設備淘汰、設施故障、安全環保生產事故。
(二)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不利于企業價值目標實現的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狹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中,因為企業內外環境及各種難以預計或無法控制的因素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實際財務結果與預期財務結果發生偏離,從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的表現形式為資金鏈條斷裂而崩潰。
財務風險可能源自外部。由于宏觀經濟、行業發展等導致企業經營環境變化,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投融資活動等,造成預期戰略目標難以達到的風險。宏觀財務風險的成因是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2008年后企業的宏觀財務風險主要來源為全球性、區域性的產業風險和金融風險,跨國經營的集團性公司更是如此。外部財務風險一般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采用動態系統的方法予以規避和轉移。宏觀財務風險往往是企業不可控風險,企業必須預先實施預測,做好預案。財務風險也可能來源于內部,是指企業發生資金周轉困難而難以實現持續運營,進而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主要成因為債務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投融資風險、財務內控失效風險、財務合規風險、財務報告風險等,這些可以通過強化財務基礎工作、加強日常監管、利用技術性方法和完善內控制度的方法來化解與防范。
(三)業務風險與財務風險相結合
企業應將財務風險管理與日常經營管理有機融合,特別要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服務于重大事項決策的能力。應注重營造良好風險管理文化氛圍,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政策的宣貫力度,建立風險管理工作宣傳和培訓常態化機制,倡導將財務風險意識和管理思想融入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尤其是戰略決策、投資并購、“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項決策過程中。應注重發揮制度和流程的規范性作用,通過固化流程將財務風險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嵌入日常經營管理和重大事項決策過程中,特別是要建立經營事項的專項風險評估制度,構建財務風險管理服務于日常經營管理和重大事項決策的長效機制。
二、財務風險成因
總體來說,中國企業現有的風險管理處于低水平,企業普遍缺乏風險意識;企業沒有將風險管理納入企業總體戰略框架中;企業內控系統不健全,或即使內控系統健全但得不到有效執行;在企業績效考核、產品或資產定價方面沒有引入風險因素;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
財務風險產生于各種具有財務性質的交易之中,同時,企業內外部各種因素和環境的變化皆有可能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以財務管理為主的風險,包括資金安全性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市場利率風險和外匯風險。受多方面影響的風險主要包括商品價格風險、股票價格風險、企業信用風險、預算和計劃風險、投資決策風險、財務報告信息真實性風險等方面。
從上述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分析,企業的主要財務風險產生根源有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在利率、匯率和商品價格等市場價格變化方面具有損失的可能性而導致財務風險;二是供應商、客戶及衍生工具交易對方等其他企業的行為和交易導致的財務風險;三是企業內部行為或失誤特別是人員、流程、系統方面的失誤導致的財務風險。
三、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企業應以財務流程建設和運行為主線,強化財務風險過程管控,將重大決策、重要業務和流程的風險管理作為重點,把財務風險管理理念引入經營管理全領域、全過程,減少企業管理成本,不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是提升財務科學管理水平的抓手和載體。一是建立風險管理基礎保障機制,以財務制度建設、執行力建設和培訓宣貫為重點,全面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基礎工作;二是建立財務流程管理責任機制,積極推動流程梳理、優化和簡化,實現崗位職責、風險控制與財務流程的有機結合;三是建立風險評估及報告機制,以財務報告為切入點,不斷完善財務風險事件庫和風險數據庫,持續開展財務重大風險評估工作;四是建立財務稽查長效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和整改力度,拓展監督檢查業務領域,做到事前防范與過程管控相結合,促進監督檢查效果不斷轉化;五是建立重大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通過財務指標的計算和分析進行風險預警,將財務風險合理量化,為戰略決策提供價值參考;六是建立自我測試和評價機制,加強自我測試執行過程的跟進檢查和考核評價,提升各項業務合規性和風險管控能力。
四、財務風險防控
財務風險管理活動貫穿于整個財務活動過程中,財務風險防控就是識別主要的財務風險,并區分優先順序;確定合適的風險容忍度水平;實施與風險管理政策相一致的風險管理戰略;對風險進行度量、報告、監控,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財務風險管理的重點是對財務基礎、制度執行、會計監督和內控建設等方面加強管理,使預算、核算、資金管理等財務管理方面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endprint
(一)資金管理方面
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資金掌控能力,建立和保持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及風險價值取向相適應的最佳流動性水平和負債結構,有效控制資金成本,規避資金占用和回收風險。倡導資金集中管理,降低資金成本,增強資金保障能力。強化資金計劃管理,增加現金流入,控制現金流出,保障資金安全。重視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管理,加大陳欠清理力度,完善客戶信用體系,強化合同訂單管理,提高預收賬款比例,減少預付款金額。加強貨款回收管理,落實催收責任,提高應收款周轉速度。強化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風險預警預報,采取必要的保險或再保險辦法,降低壞賬比例。
(二)會計信息質量方面
統一優化會計核算體系,優化并完善業務預算、核算等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成熟的財務管理模式,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建立和保持與公司戰略發展目標及風險價值取向相適應的最佳流動性水平和負債結構,有效控制成本,規避財務風險。結合實際業務變化需求,規范設置核算體系,確保財務數據口徑趨于一致、相關信息可比。規范會計核算,統一會計政策、會計科目和會計核算體系,推動財務與業務在信息、職能和手段上的相互滲透,加快財務與業務融合,推動財務與業務在信息、職能和手段上的相互滲透,促進財務管理的優化與完善,不斷提高對財務信息的駕馭能力。
(三)全面預算方面
全面預算不僅追求利潤,而且追求以現金流為支撐的利潤。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抓手,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優化預算管理流程,健全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機制,兼顧效率與公平,正確處理各業務領域之間的利益關系。加強財務風險的分析和預測,準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變化,主動調整企業各項財務指標和目標任務,對企業未來財務活動和財務成果做出科學預判,當好企業戰略決策的參謀助手,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努力提升經營效益和運行質量。
(四)成本管控方面
市場需求萎縮,企業面臨營業收入下滑、成本費用剛性支出、盈利能力下降等多重困難。嚴格控制企業成本,是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優化業務和管理流程,強化各項預算定額和費用標準的約束力。突出效益主題,深入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努力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水平。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加強費用標準建設,細化費用控制標準。從嚴控制各項費用支出,規范和加強職務消費管理,壓縮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等支出,落實公務用車、因公出國、公務接待等管理要求,杜絕鋪張浪費。
(五)存貨管控方面
經濟減速和外需乏力是企業庫存壓力不斷加大、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重要因素。企業應確定整體庫存合理控制目標,對比當前庫存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出降庫措施,在生產經營中按照庫存控制目標加強庫存管理。加強生產組織優化,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以科技創新引領結構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合理控制產品、半成品合理庫存水平,減少資金占用。從采購管理的規范化、專業化入手,推進集中采購的精細化管理,提高集中采購效率效益,實施物資集中采購管控模式,降低集中采購組織費用。加快物資處置,減少儲備占用,制定儲備定額,加強績效考核,促進倉儲成本有效降低。
(六)會計監查方面
積極拓展監督檢查工作范圍與領域,將監督檢查與生產經營緊密融合。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建立稽查長效機制,更多地依靠制度建設和組織保障來控制風險。全面掌握企業經營發展第一手資料及面臨的風險與困難,做好分析和預警工作,增強監查的靈敏性和有效性,做到事前防范與過程管控相結合。堅持把查處問題與完善制度相結合,挖掘問題根源,堵塞管理漏洞,通過有效監查減少風險的發生。
(七)內控體系建設方面
推進財務內控建設,突出抓好業務流程管理工作,以強化執行為重點,確保體系持續有效運行,提高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加強財務業務流程梳理和規范工作,注重業務流程的優化、細化和簡化,強化流程規范的執行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管理制度,加強各關鍵環節的控制與審核,明晰各部門管理責任和職責,將內控要求融入到財務日常工作中。在加強風險識別與評估方面,嚴格控制風險投資業務規模,建立健全委托理財、股票投資、金融及衍生工具等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出現大額浮虧的高風險業務應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穩步推進財務內控體系運行長效機制。
五、結束語
總之,財務風險管理是日常生產管理工作中極其重要的問題,財務風險的產生是多方面的,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全面分析和總結各種不同風險的產生原因和影響因素,及時對財務風險做出準確的預判,通過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應對方案,積極推進落實重大風險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努力控制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不斷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的通知(國資發改革[2006]108號)[S].2006-6-6.
[2]財政部,審計署,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關于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通知(財會[2008]7號)[S].2009-7-1.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