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平
【摘要】目的 對兒童家屬就兒童保健進行綜合保健指導在兒童早期發育當中的影響進行探究。方法 選取錫山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間進行保健服務治療的健康兒童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兒童采用常規的指導方式,觀察組兒童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綜合保健指導,對比兩組兒童的早期發育情況。結果 兩組兒童在經過不同的保健指導之后,在早期的發育情況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在綜合保健指導的作用下,營養性疾病的發病率、語言評分以及適應性評分等方面都要優于對照組,兩組兒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兒童進行保健服務的過程中,通過采用綜合保健指導的方式,能夠促進兒童早期發育水平的提升,實現兒童家屬滿意度的提升,在臨床方面有著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保健指導;兒童;早期發育
【中圖分類號】R1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1..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兒童的生長發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通過早期的保健指導,實現兒童早期的完美發育。而在進行兒童保健指導的過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兒童的身心健康發育,降低兒童出現健康問題的幾率,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開展綜合保健指導,能夠有效的實現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在促進家屬滿意度提升的同時,提高兒童各項發育水平,為兒童以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研究通過選取錫山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在進行保健服務治療的健康兒童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綜合保健指導在兒童早期發育當中的影響進行分析,更好的實現兒童的健康成長。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錫山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進行保健服務治療的健康兒童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在1到6歲,平均年齡為(3.3±0.4)歲。兩組兒童年齡、性別以及其他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兒童在進行保健指導的過程中,采用常規的保健指導方針,包括成長環境的維護、衣物清洗的注意事項、兒童疾病的一些處理方法以及睡眠時間等。觀察組兒童在常規保健指導的基礎上,采用綜合保健指導的方案。觀察組兒童均建立相應的健康檔案,對兒童的各項身體成長指標進行分析,對兒童家屬的喂養方式進行指導,保證兒童各種影響攝入量的均衡,根據兒童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各個成長階段當中的注意事項進行指導,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
1.3 觀察標準
在對不同保健指導方式在促進兒童成長的影響進行判定的過程中,以《0-6歲兒童神經心理發育診斷量表》為參照物,對兒童的成長發育情況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數據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兒童在經過不同的保健指導之后,在早期的發育情況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在綜合保健指導的作用下,營養性疾病的發病率、語言評分以及適應性評分等方面都要由于對照組,兩組兒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進行兒童保健指導的過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兒童的身心健康發育,降低兒童出現健康問題的幾率,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開展綜合保健指導,能夠有效的實現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在促進家屬滿意度提升的同時,提高兒童各項發育水平,為兒童以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此次研究當中,兩組兒童在經過不同的保健指導之后,在早期的發育情況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在綜合保健指導的作用下,營養性疾病的發病率、語言評分以及適應性評分等方面都要由于對照組,兩組兒童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兒童進行保健服務的過程中,通過采用綜合保健指導的方式,能夠促進兒童早期發育水平的提升,實現兒童家屬滿意度的提升,在臨床方面有著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 淼.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8):11511-11512.
[2] 馬疆平.淺談兒童保健中開展早期綜合發展指導對小兒發育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2):2238.
[3] 單麗敏.對家屬進行兒童保健綜合指導對兒童早期發育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4).
[4] 劉 燕.對兒童家屬就兒童保健進行綜合保健指導對兒童早期發育的影響分析.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