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坤
摘要:資金是企業的重要命脈,良性的資金循環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由企業資金分級授權體系建設的必要性著手研究,闡明了企業資金分級授權體系建設的關鍵要點,并提出企業分級授權體系建設的建議,以期助力企業建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授權框架體系,實現資金分級授權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支撐保障,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 資金 分級授權 體系
一、企業資金分級授權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資金風險防控關系到企業長遠發展。通過建立資金分級授權管控體系,不斷加強對資金支出的管控力度,在經營和內部控制方面取得效率提升和嚴格管控的平衡,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建立資金分級授權體系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置審批權限,劃分審批等級,促使分工明確
實行資金分級授權體系,設置劃分審批權限和分級審批等級,根據審批等級明確每個相關人員在自己的管理權限之內各自的管理內容和范圍,以及承擔相應的責任。利用這種自下而上的分級式審批,業務部門管理人員從業務的真實性進行把關,主管會計的管理人員則從政策和規劃把關,而主要的院管理責任則需要進行全面的把關。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權限,并且承擔應有的責任,提高各個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加強對資金科學合理的規劃。
(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通過建立資金分級授權審批體系,根據數額和事項的不同劃分等級,對審批進行多人分管制度,不同職務的工作人員負責不同級別的審批,避免審批人員之間出現不必要的摩擦和責任推卸,并且能夠有效杜絕越權行為發生,避免了以權謀私的情況出現,填補了審批權限標準統一的空白,這樣可以健全企業財務控制體系,避免經營和財務風險的發生。而財務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機制,因而有利于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
(三)落實風險評估和管控責任,推動企業全面風險管理
企業面臨的風險具有經常性、廣泛性、持續性、不確定性等特點,各層級風險之間、各業務風險之間會相互關聯和影響,注重明晰企業各層級資金風險管理目標,建立風險分類分級框架,明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風險分別由哪些管理層級管控,落實風險管理責任。同時,自下而上聯動評估風險,逐級匯總分析結果,明確企業層級重大風險,從機制上增強風險評估的科學性,推進企業建立分級管理、立體防控的風險管理格局,推動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更上新臺階。
(四)完善管理部門管理手段,提升管理部門管理效率
資金分級授權體系明確了與資金支付相關事項的風險管控等級,針對不同等級設置不同的審批權限和審批層級,全面落實管理責任,加強過程監控與考核評價,促進資源有效配置,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實現,把企業各層組織架構的所有關鍵問題融合于一個體系之中,為管理部門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支點和可量化的管理依據。
二、企業資金分級授權體系建設的關鍵要點
(一)全面梳理授權事項池,明確授權事項范圍
梳理授權事項池與科目匹配表是整個資金分級授權體系建設工作的基礎。依據“業務全覆蓋、層級全貫通”的原則,結合企業實際管理需求,全面梳理授權事項池。在梳理過程中重點關注以下內容:一是考慮未來可能發生的授權事項,對于過去存在但現已不再發生的授權事項不予考慮,如已停征的稅費、基金及政策變化導致不再發生的業務等;二是結合業務特點及管理偏好,對標準授權事項池進行刪減、補充及細化,形成滿足企業管理需要的授權事項池;三是資金分級授權體系注重與前端業務融合,授權事項梳理過程中,以具體業務事項維度為梳理依據,而不是以會計科目為依據。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依據企業現有的基本授權現狀,同時導出近三年的科目余額表(明細科目導到最末級),結合企業自身的業務性質,識別所有與資金支付授權事項相關的科目,形成“資金相關事項與科目匹配表”。
(二)精確統計歷史授權數據,測算授權標準
歷史授權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授權標準的計算結果與推廣應用成效。通過分別統計各授權事項對應的三年科目明細賬,計算過去三年審批數據,確保計算結果真實反映歷史授權管理情況。在統計過程中重點關注以下內容:一是根據體量與歷史授權管理情況確定企業內部單位是否存在分組必要;二是在統計歷史授權數據過程中,剔除轉資、折舊計提、損益結轉等非付現憑證數據,確保歷史授權數據的準確性;三是對于部分特殊業務,可能存在同一組內部分單位從未發生過該業務的情況,因此無歷史審批工作量,在計算歷史授權數據過程中該部分單位予以剔除。
若內部單位進行了分組,可以針對每個授權事項,對每家單位用現行資金分級授權標準和過去3年事項實際數據計算過去3年各崗位實際審批工作量百分比,再以每個小組內各單位的體量占比為權重,計算該事項全組范圍內各崗位審批工作量百分比,即綜合管理投入度。再分別用總經理與財務總監的審批百分比與各單位歷史發生次數乘積,得出標準審批數量,從整理好的授權事項歷史數據中得出總經理與財務總監的審批標準,同時選取小組內各授權主體的平均值測算得出全組的崗位授權標準。
(三)量化分析事項風險等級,確定管控等級數
各授權事項的風險等級量化分析結果決定了各事項對應的管控等級,直接影響授權標準計算結果,尤其是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的審批工作量。按照風險導向原則,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相結合的方式,對各授權事項進行風險量化分析。
首先,根據下面兩個公式確定風險管控等級:
風險影響程度值=金額系數×風險事件影響系數
風險發生概率值=頻率系數×風險事件概率系數
其中,公式中出現的系數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計算得出的。
(1)金額系數的確定是依據每個授權事項所匹配的所有科目年度發生額加總求和。各年度的總額按照時間加權,計算所有事項的時間加權發生額,所有授權事項時間加權發生額形成一個集合。endprint
(2)風險事件影響系數的確定是通過公式:
風險事件影響系數=1+∑關注點×風險影響權重系數
根據影響程度與范圍設定不同關注點的風險影響因素權重系數,形成資金支付風險數據庫。將授權事項與各關注點建立匹配關系,并對每個授權事項影響進行判斷,形成授權事項風險影響系數。關注點主要集中設置在法律法規、異常重大事項、管理層關注度等幾個方面。
(3)頻率系數的確定是依據每個資金授權事項所匹配的所有科目年度發生頻次加總求和。各年度的總額按照時間加權,計算所有事項的時間加權發生數,所有授權事項頻次時間加權數形成一個集合。通過確定分布區間檔位(4檔)來確定系數。某授權事項過去三年內發生的次數越多,系數值越高。
(4)風險事件概率系數的確定是通過公式:
風險事件概率系數=1+∑關注點×風險影響權重系數
確定方法同風險事件影響系數相同,關注點主要包括了內控自評匹配、在線稽核檢查、依法治企、固有風險等。
最后,根據體量權重,加權計算出每個小組的風險影響程度系數、風險發生可能性系數,并將加權風險影響程度系數、風險發生可能性系數分別取最大最小平均值,劃定基準,確定最終的管控等級。
(四)合理評估授權標準,制定崗位授權標準
依據授權標準測算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的審批工作量并評估是否合理,協同相關部門研討標準的適用性與合理性,確保授權標準可以順利落地應用。在測算過程中重點關注根據實際情況針對部分事項給財務部門負責人設定授權審批標準,同時按企業內部控制授權管理規范要求明確其他相應崗位的職責與權限。
綜合考慮風險影響程度值、風險發生概率值、加權歷史交易金額、加權歷史交易次數、歷史工作量,運用Minitab軟件對同一管控等級授權事項進行聚類分析,對同一管控等級的事項進行再分組,并根據崗位授權標準確定未來的崗位授權標準。
三、企業分級授權體系建設實施的保障
(一)多措并舉確保資金分級授權體系落地
為深化授權體系落地執行,財務部門應從系統、流程、風險等角度入手,明確授權標準落地應用方式,促進資金分級授權體系與內部控制體系融合。為實現授權體系順暢運行,財資部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梳理各授權事項涉及的財務流程與信息系統,確定授權標準是否可通過信息系統在線審批方式固化在標準流程中,如不具備在線審批條件,應通過線下審批的形式實現固化,實現授權體系與內控標準流程對接;二是對授權標準在落地執行過程中的高風險環節予以重點關注,實現授權體系與風險管理對接;三是確認評價方式,明確授權體系監督評價的方式方法,使授權體系形成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閉環管理。
(二)資金分級授權體系與業務流審批授權相結合
在現有的資金管理模式下,可以將資金分級授權體系推廣至各業務單位中的業務流審批中。通過考慮各所實際資金支付情況、資產收入占比和擁有審批權限負責人的領導風格,按照同樣的資金分級授權模型構建適應于各業務單位的資金分級授權體系。通過建立起業務流與資金流審批的銜接,促進財務與業務協同發展,推動業務前端的規范化水平,與業務單位共同健全完善資金分級授權規則,推進價值鏈和業務鏈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財務與業務的協同發展。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資金分級授權的應用效果
在分級授權體系建成后,應將資金分級授權體系植入到信息管控系統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資金管控效果,有效提升資金管理效率。
(作者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