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廣娟
【摘要】目的 研究個性化健康宣教對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孕產期檢查的孕婦260例,隨機分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孕婦130例。研究組孕婦施予個性化健康教育宣教,參照組孕婦施予常規健康宣教。對比兩組孕婦的檢查結果以及兩種不同宣教方式在降低孕產期并發癥中的作用。結果 研究組孕婦的孕期并發癥發生率為14.62%較參照組孕婦的35.38%低;研究組孕婦產期并發癥發生率為19.23%較參照組的38.46%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個性化健康宣教對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的意義十分重要,能在早期發現孕產期并發癥并施予有效的措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個性化健康宣教;孕產期并發癥;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0..02
孕產期是女性在懷孕時期的一個關鍵時期,孕婦受激素分泌失調、心理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會對懷孕期間的注意事項產生盲區,情況嚴重的孕婦可能會導致不良妊娠,甚至可能會影響整個妊娠過程[1]。近幾年來,受環境污染、生活壓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孕產期并發癥的發生率日益升高,因此,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的發生率,對孕婦實施孕產期個性化健康宣教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個性化健康宣教對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的作用,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孕產期檢查的孕婦260例,隨機分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孕婦130例。研究組中,孕婦年齡20~30歲,平均年齡為(25.0±4.1)歲;參照組中,孕婦年齡20~28歲,平均年齡為(24.0±3.7)歲。兩組孕婦沒有患有神經、腦、肝腎等重大疾病,兩組孕婦的年齡、生理狀況等一般沒有明顯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參照組孕婦施予常規健康宣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產檢的重要性以及產檢時間。(2)孕婦在懷孕期間的飲食、注意事項。(3)孕產期常見的并發癥、臨產癥狀。(4)孕期的胎教、用藥以及產后自身護理、新生兒護理等。個性化健康宣教則是在常規健康宣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孕婦開設專欄、咨詢熱線,安排醫護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2]。
1.3 觀察指標
兩組孕婦在妊娠12周后均建立相對應的卡片,根據孕婦實際的產檢項目進行定期檢查,仔細觀察、記錄兩組孕婦在孕產期內的并發癥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孕婦孕期并發癥發生率
參照組孕婦施予常規健康宣教,研究組孕婦施予個性化健康宣教。研究組中,前置胎盤例數為3例占2.31%,先兆流產例數有4例占3.08%,妊娠貧血例數有5例占3.84%,妊娠糖尿病例數為7例占5.38%,孕產期并發癥總例數為19例占14.62%;參照組中,前置胎盤例數為9例占6.92%,先兆流產例數有10例占7.69%,妊娠貧血例數有13例占10.00%,妊娠糖尿病例數為14例占10.77%,孕產期并發癥總例數為46例占35.38%。研究組孕婦的孕期并發癥發生率為14.62%較參照組孕婦的35.38%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4.95,P=0.0001)。
2.2 比較兩組孕婦產期并發癥發生率
對研究組和參照組孕婦分別施予個性化健康宣教、常規健康宣教。研究組中,胎盤殘留例數為7例占5.38%,產后出血例數為13例占10.00%,胎膜早破例數為5例占3.85%,孕婦產期并發癥總例數為25例發生率為19.23%;參照組中,胎盤殘留例數為10例占7.69%,產后出血例數為19例占14.62%,胎膜早破例數為21例占16.15%,孕婦產期并發癥總例數為50例發生率為38.46%。研究組孕婦產期并發癥發生率為19.23%較參照組的38.46%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1.71,P=0.0006)。
3 討 論
一般的健康宣教的主要方式有:發放宣講資料、觀看健康教育片、開展知識講座等,但是這些措施沒有針對性,不能切實的解決孕產期孕婦的基本問題。個性化健康宣教,能結合孕產期孕婦的的實際情況,可以有效的提高孕婦的對孕產期并發癥的防治,提高孕產期教育滿意度[3]。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孕婦施予個性化健康教育宣教,參照組孕婦施予常規健康宣教,結果發現:研究組孕婦的孕期并發癥發生率為14.62%較參照組孕婦的35.38%低;研究組孕婦產期并發癥發生率為19.23%較參照組的38.46%低。
綜上所述,個性化健康宣教對降低孕產期并發癥的意義十分重要,開展個性化健康宣教,能在早期發現孕產期并發癥并施予有效的措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金佳,劉曉紅.孕產期相關因素對嬰兒行為發育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01):26-28.
[2] 謝美華.孕產期保健對降低產科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4,87(05):64-65.
[3] 馬床芬.孕產期保健對降低產科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10(2):280-281.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