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子
“一二一,上街里,買書包,買鉛筆……”老童謠縈繞耳邊,讓我們再次回望一下中山路——這條跨越了三個世紀,曾經繁華一時的老路。
從“山東路”到“中山路”
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后,在翌年開始修建的這條路,最南端起于青島市曾經的地標——棧橋的北側橋頭與太平路的交匯處,最北端止于已被辟為“德國風情街”的大窯溝,街道全長不過1500米。從南到北,中山路與太平路、廣西路、湖南路、湖北路、曲阜路、德縣路、四方路、海泊路、天津路、即墨路等十余條道路融匯貫通。
這條不長的街道從修建之初是被人為地分為兩段的。修建于1898—1899年的南段從棧橋到德縣路,因為是德國及歐美僑民的居住地,很趾高氣昂地被稱為“歐人區”,街道的名字自然要符合它的氣質,叫做弗里德里希大街。這個名字得自于1757 年統一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的名字。由此可見,德國人也是對這條街飽含期待的。中山路的北段修建于1901年,自德縣路至大窯溝(曾經的大鮑島),是當地人的居住區,街道的命名很接地氣,叫做山東街,更有一個俗稱“大馬路 ”,但不難想見的是,因為接近的地勢,被濃烈的歐風濡染著,這大馬路也還是頗有歐風德韻。1914年,一戰開始,德國無暇東顧,日本由覬覦到得勢,不過幾個月時間,便占領了膠澳租借地。中山路南段從此被改作“靜岡町”,路北段稱為“山東町”。
待到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這座美麗而多舛的城市開辟為商埠。青島恢復自由身后,使受到壓抑的民族精神得以伸張。民族經濟振興起來,紡織、煙草、火柴、面粉等工業發展勢頭極快,繁榮程度堪比上海、天津,青島港航貿易在北方占據重要地位,金融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這飛速發展的時期,兩條道路被統一起來,稱為“山東路”。1929 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將山東路改為中山路。
1930年代,中山路先后建立了數家國資銀行,中山路和曲阜路口的中國銀行,向北行走至中山路60號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青島分行,再向北至中山路肥城路口是大陸銀行,再加上屬于這個商圈內的、位于肥城路和河南路交叉口的金城銀行,再沿河南路南行,便是中國實業銀行。當年的中山路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融街。

正如王棟所寫,“中山路或許是許多青島人最為熟悉的一條街道。曾幾何時,這條路已經成為青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它與這座城市的關系,就好像北京與王府井、上海與南京路、紐約與曼哈頓、巴黎與香榭麗舍大街那樣緊密相連。”在這條美麗的有著歐陸風情的街道上,不僅有著梯形山墻和高聳塔樓的德國海軍士兵俱樂部,不僅有豎立于中山路與肥城路路口裝飾著尖頂塔樓,由馬丁·克羅格1901—1902年建造的福利洋行,以及街對面于1901—1902年的海恩大樓,也有本土的百年老店“盛錫福”鞋帽店、“亨德利”鐘表店、“順興樓”飯店、“春和樓”飯店、“福生德”茶莊、“宏仁堂”大藥房。不獨如此,這里還匯集了許多娛樂場所,如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山東大戲院(后來的中國電影院)、中和戲院、紅星電影院等。
升騰的煙火氣
“身穿謙祥益,頭頂盛錫福,手戴亨得利,看戲上中和,吃飯春和樓,看病宏仁堂”是老輩青島人的回憶,在文青的中山路記憶里,出現頻次較高的有新華書店、外文書店、工藝美術商店以及最能展現市井生活的劈柴院。新華書店、外文書店、工藝美術商店早已成為褪色的記憶,只劈柴院還在。
劈柴院是一處由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合圍起來的錯綜院落。由劉少文的《青島百吟》中的一段注釋:“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鬧之區。院內皆劈柴架屋,故名。貴人不屑一顧,然房租輕而價廉,窮措大得往來其中焉。” 可知,這地名得來卻是師出有名。這些劈柴架屋的房租非常價廉,倒也引來一眾商家經營,想來還因為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吧,劈柴院的生意倒也紅火。1902年,該是水到渠成吧,這里修建了江寧路,自此,江寧路成就了一個頗為成熟的,匯集了眾多行業的熱鬧商圈。在1940年代,江寧路整條街和周邊的二十多個院落匯集了商業、餐飲、娛樂行業,它是當時的青島人能想到的不多的去處中非常有吸引力的一處,吃吃飯、喝喝茶、看看戲、聽聽相聲、看看雜耍,生活的愜意就都在這里品味了,感受了。早在1932年,年僅18歲的馬三立就來到來青島闖江湖,在這里與劉寶瑞搭檔,演出了“對對字”、“大上壽”等段子,很受歡迎。劈柴院的熱鬧可謂聲名遠播,許多南來北往的商販來到青島,也習慣于住在這里,為的就是感受一下此地特有的煙火氣。
如今的劈柴院基本是一條小吃街,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這個只能跟隨母親享受探親假回青島的少年饞蟲,對專門用豬肋條肉做的肉爛湯濃,色澤深紅,肥而不膩的菜品可以說是格外青睞。壇子肉算得是魯菜中的名菜,據傳最早創制此菜的是濟南的鳳集樓飯店。清代袁枚曾在著作《隨園食單》中寫道,“瓷壇裝肉,(礱糠中慢煨,方法與前同,總須封口。”鳳集樓的壇子肉是無緣品嘗的,但劈柴院的張家壇子肉很是滿足了我的口腹之欲。后來,回了青島定居,反倒沒有時間光顧了。
將近晚秋,一棟有著尖角塔樓的紅色建筑上有濃綠泛紅的爬墻虎在日光中閃著瑩亮的光,在車子駛過一個小路口時,有黃色的銀杏葉依附著老舊的電線從視線中倏忽而過,這便是老街中山路最真實的剪影了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