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其國/文
大家都知道,我們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刑事執行檢察,也就是監所檢察,最鮮明的體現了這個特點。首先它監督的對象就是公安機關、審判機關還有司法行政機關,也就是執行機關。就刑事訴訟來講,它的監督貫穿了刑事訴訟的全過程,從偵查、起訴、審判一直到最后的執行。這樣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偵查監督也好,審判監督也好,都沒有這樣兩個特點。如果說我們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最能體現這一特征的,我認為就是刑事執行檢察。
根據刑事執行檢察的這個特點,我想談的第一個問題是刑事執行檢察的六種基本方式。刑事執行檢察有六種檢察工作方式,即派駐檢察、巡回檢察、巡視檢察、同級檢察、專項檢察和常規檢察。派駐檢察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在全國90%多的監管場所有派駐,巡回依然也有,現在正在搞試點。巡視檢察是我在監所工作期間創立的,我覺得我們缺少一個上對下的檢察,我們就搞了一個巡視檢察,這樣是為了解決同級檢察的缺點而做出的。還有我們的專項檢察,我在監所廳工作,八年來我們搞了十幾項專項檢察,主要是突出重點,針對在刑事執行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搞專項,這個大家都是過來人,都應該有印象。還有我們的常規檢察,這個比較全面。六項檢察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派駐檢察最大的問題是容易被同化,巡回檢察最大的問題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專項檢察問題是不全面,而巡回檢察全面但沒有重點,同級檢察威力不夠,巡視檢察有威力。這六項檢察應該說是我們刑事執行檢察六十多年來,花時間摸索出來的,我認為有中國特色,也有我們自己的檢察特色,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第二個問題,六種工作方式如何繼續深化和加強?前面已經簡要分析了六種檢察方式的利弊,任何一種方式單一適用,都不能發揮監督質效。經過多年探索創新,刑事執行檢察已經逐步形成了巡回檢察與派駐檢察相結合、專項檢察與常規檢察相結合、巡視檢察與同級檢察相結合的三組對合的檢察方式。根據監督對象、環節的不同,采取巡回檢察與派駐檢察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兩種檢察方式的優勢;考慮到刑事執行檢察點多線長面廣事多,常規任務很重,因此把專項檢察和常規檢察有機結合,注重突出問題,適時調整工作重心;而采取巡視檢察與同級檢察相結合方式開展監督工作,其原因主要是根據我國檢察機關機構設置特點,刑事執行檢察主要是同級對應檢察,巡視檢察是上級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對特定監管場所刑事執行活動以及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進行隨機檢察的方式,有助于突破同級和派駐檢察局限,以更權威、靈活方式提升監督質效。這其中,有三個方面需要加強和深化:
第一個方面,利用好巡視利劍,加強巡視檢察力度。首先要拓展巡視檢察的范圍,將巡視檢察的范圍擴大到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所有領域,特別是將非監禁刑執行納入巡視檢察內容;其次要擴大巡視檢察的人員結構,選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擔任巡視員,形成以檢察機關為主導,其他社會公眾力量參與的巡視檢察制度;最后是建立巡視檢察報告制度,檢察機關在巡視檢察后對監管執法、人權保障情況出具報告,提出完善建議并交由責任單位整改,并將報告和整改情況向上級檢察機關和人大報告,從而實現對刑事執行權的強力約束。
第二個方面,推進同步預防性監督。一是在提請和裁定(決定)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前,應當征求檢察機關的意見,檢察機關提出的不同意見相關機關沒有采納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二是刑罰執行機關在向人民法院提請減刑、假釋時,應當附有檢察機關的審查意見,否則人民法院則不予受理;三是明確檢察機關對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庭審參與權,庭審無檢察機關的參與視為程序違法。
第三個方面,要堅持和完善專項檢察。鑒于我國刑事執行領域存在的一些突出性和典型性問題,加之立法不足、體制制約和日常監督有限,開展刑事執行專項檢察不可或缺。通過定期對執行機關開展專項檢查,發現和糾正刑事執行中的違法違規情形,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應當予以堅持并不斷完善。
我要說的最后一個問題是,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推進刑事執行檢察權科學運行。當前,刑事執行檢察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業務范圍廣、工作任務重、質效要求高、資源保障弱。對此,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在開展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時,既要統籌安排,又要把握主要矛盾,注重抓重點。不久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就推動新時代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實現新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思路,刑事執行檢察將以”規范監督,加強辦案”這八個字為總要求,以司法辦案為中心,開展工作。根據法律規定和當前強化監督的實際需要,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了刑事執行檢察的四項核心業務,包括羈押必要性審查、刑罰變更執行監督、核查糾正監外執行罪犯脫管漏管和刑事執行職務行為監管。
綜上,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部署來看,今后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應該圍繞兩條工作主線展開:一是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這是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憲法規定在刑事訴訟和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二是促進實現刑事執行法律功能,通過刑事執行檢察活動,保障實現刑事執行的目標任務。其中,維護被執行人合法權益針對的是人,促進實現刑事執行法律功能針對的是事,兩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互相交織、難以切割。在這一過程當中,要努力實現兩條工作主線有機結合。
我們現在正在面臨著檢察改革的深化,有的地方在搞試點,而且今年改革力度很大。我作為一個旁觀者,看的比較清楚。對于未來改革如何選擇的問題,我想在這里提兩點建議。第一,當我們面臨此項制度和另一項制度沖突的時候,比如說有的制度側重的是公平,有的制度側重的是效率,這個時候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我們應該側重的是公平而不是效率。因為我們是法律監督機關,不是一個單純的辦案機關,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看法。第二,從被監督者的角度,我們如何選擇各有利弊的制度?我的看法是凡是被監督者反感的甚至是反對的方式我們愈發要堅持。我們干了這么多年工作,被監督方喜歡什么反感什么我們都清楚,我們監督的越勤越深入,他們就越反對,我們監督的力度越大,他們越反感。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說哪項制度好或者哪項制度就不好,它們真的是一個互相補充,相得益彰的關系。任何一項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覺得這句話你可以拿任何一項制度來比較,不管國家制度層面也好,司法制度層面也好,經濟制度層面也好,任何一項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其他的制度來補充和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在選擇運行制度、選擇改革的方向的時候,一定不能厚此薄彼,要通盤考慮、做到統籌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