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遠/文
關于檢察權運行的保障,對我來說,是個需要向實務部門的同志學習的問題。通過本次研討會的學習我有很多心得。我認為,應當在對檢察權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有正確、全面認識的基礎上,對檢察權運行特點準確把握的前提下,進一步探討檢察權運行保障問題。關于這個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研究。
第一,進一步提高對檢察權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的準確把握。以往,學界和實務界對檢察權的定位問題已經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我們需要在充分肯定其中諸多積極成果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進一步探索相關問題。關于這一點,我特別認同張軍檢察長對檢察機關職權的論述。例如,檢察機關作為辦案機關,一切都應圍繞著辦案,不論是各項檢察職權以及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包括檢察機關的監督權等等,都應圍繞著辦案展開。我想,還可以對檢察機關的職權定位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探討。例如,在新的“一府一委兩院”的權力架構中,檢察權的革新問題,等等。只有對新時代中檢察權的定位問題有準確、全面的認識,才能為探討檢察權運行保障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明確檢察權的發展方向。關于這一點,應該與司法改革的方向一致,應圍繞著辦案責任主體地位的加強,檢察官辦案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檢察官辦案質量的提高。對此,我們在研討會上聽到了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錢小軍副檢察長和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丁西超主任的發言,對他們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應當充分肯定。其中,錢小軍副檢察長提到的檢察官自主辦案事項從19%提升到72%,給我的震撼特別大。司法改革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責任制,而司法責任制的重要內容是辦案責任制。因此,提升檢察官的辦案責任,這是一個大方向,是完全符合改革方向的。
第三,進一步探討檢察權的特點。檢察權的特點問題,既是一個與其他相關職權比較而言的問題,也是一個涉及檢察機關特殊的組織架構的問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檢察機關也是司法機關,檢察權也具有司法的性質。但相對于審判權,檢察權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其主動性、積極性。司法的被動性,從審判角度可以這么說,但是檢察權卻有主動性積極性。認識到這個特點是十分重要的,由此,關于檢察權運行的保障問題,就涉及到檢察官辦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保障的問題。而從組織機關的架構來看,檢察機關實行檢察長負責制,檢察長的地位和作用是很突出的,這和法院的院長有很大的區別。在檢察長負責制的體制下,我們不僅需要關注檢察官的獨立辦案主體作用,要強化檢察官辦案責任主體地位,提高能力水平和辦案質量,另外,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檢察長的領導,也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第四,新時代檢察權的運行,我們不僅要強調保障,而且,應當強調促進。當然,這個促進是在保障的含義之中,或者是在保障這個詞之外,可以探討。新時代對檢察權有很多新的要求,這就需要通過檢察權運行的保障機制予以相應的促進。比如,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之下,在庭審實質化的要求中,對于檢察權的運行有什么新的要求,以及對此怎樣積極適應,就對檢察權有許多促進作用。又如,檢察機關有一項新的職能——提起公益訴訟,就需要通過檢察權運行的保障來促進這項職能的履行。再如,在新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檢察官的作用如何進一步的發揮,以使訴訟的過程和結果符合公正的要求且能提高訴訟的效率。我們知道,正在推行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美國的辯訴交易有本質的區別。在這樣的體制下,檢察官的作用應該說是得到了極大的強化。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從辦案質量的把握、辦案本身的推進來看,檢察官確實承擔著與以往并不完全相同的特別的職權。在這類案件中,因為庭審、舉證、質證等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已經不再成為程序的主要內容了,因此,案件質量主要需要靠我們檢察官來保障。以上這些例子,是想說明在新時代下,檢察權的運行保障,可能有很多需要我們積極努力予以促進的內容。
第五,檢察權的運行保障問題,不僅需要突出強調檢察官的能動作用,還要考慮到現代科技的運用。諸如案件管理的加強,在促進檢察權的運行中有其獨特的價值和作用,然而,只是靠人努力,總是會有管理的死角和疏漏,如果運用相應的現代科技,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上海的審判系統也好、檢察系統也好,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的運用,都有很好的經驗。可以通過高級檢察官論壇等平臺,把這方面的經驗向全國進行推廣,工作效率有望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最后,應當重視并解決好檢察機關和檢察官的考核問題。今天討論的主題是檢察權的運行保障,也涉及考核的問題。我認為,考核是一把雙刃劍,適當的考核、合理地運用考核,可以促進檢察工作,而違反訴訟規律和檢察工作規律的考核,則會對檢察工作產生副作用。當然,這是一個十分復雜和難解的問題,在這次司法改革過程中,這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說明其不易解決。然而,如果不改變考核的方式、考核的思路,在不當的考核制度之下,我們檢察官的主體地位能不能得到肯定,檢察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就是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