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主革命時期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生成*

2018-02-07 02:08:14
中共黨史研究 2018年1期

何 益 忠

作為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早在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黨內就存在批評、自我批評實踐。土地革命戰爭初期,受共產國際影響,批評、自我批評在成為一種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糾正黨的缺點錯誤的自覺行為的同時,也助推了黨內教條主義傾向的盛行。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全面抗戰時期,隨著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任務的明確提出,獨立自主原則指導下的批評、自我批評的開展,原本語義含混的批評、自我批評逐漸成為內涵清晰卻又彼此統一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并在延安整風實踐中被提升為錘煉黨性修養、糾正缺點錯誤、改進工作作風、克服驕傲自滿情緒的重要武器,進而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新的工作作風”。

批評;自我批評;批評和自我批評;生成

“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黨的文獻中,“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和自我批評”兩種提法長期并存,如中共七大黨章便既有“批評與自我批評”又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用法。中共八大以后,黨章棄“批評與自我批評”而用“批評和自我批評”。2001年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黨風建設的決定》重提“批評與自我批評”。近年來,有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文獻則普遍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參見熊自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由來與發展》,《學習時報》2014年9月22日。筆者認為,“批評與自我批評”與“批評和自我批評”并無實質不同,因此在本文中,除引用文獻外,其他地方都無區別使用。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史學界長期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但現有關于“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形成過程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需要進一步厘清的問題*關于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形成過程研究,現有成果的不足主要有二:一是較為粗疏,學界尚無對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的形成過程進行詳細梳理的研究成果;二是在一些重大史實問題上沒有進行翔實考證,導致一些結論明顯與史實不符。,如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黨內是否存在批評、自我批評,“批評和自我批評”概念何時出現,為什么毛澤東在中共七大報告中將自我批評而不是“批評和自我批評”稱為黨的“新的工作作風”,共產國際與“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的形成有何關系,等等。鑒于此,本文擬以相關文本為依據,圍繞民主革命時期“批評和自我批評”如何“生成”為黨的優良作風問題作一些初步探討,以明晰其形成的基本脈絡,并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史實問題。

*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執政黨黨內法規與國家憲法、法律協調問題研究”(13BZZ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為黨內政治生活中的創造性思維活動,自中共創建始,黨內就存在黨員之間、黨員和黨組織之間以及黨的上下級組織之間的相互批評實踐。但在黨的創建及大革命時期,黨內批評總體上還處于自發階段。大革命失敗后,在反思陳獨秀的家長制作風和中央“機會主義”錯誤的過程中,批評才進入黨內民主建設視野,并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黨內行為。

毛澤東曾提及,早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黨就開始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處理“黨群關系、軍民關系、官兵關系以及其他人民內部的關系”*《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1頁。。有研究者就此指出:“在黨的‘五大’會議上,代表們對當時黨的主要領導人陳獨秀的右傾錯誤進行了批評,首創了黨內批評,但因批評不深刻,陳獨秀也沒有認識到自我批評的重要性,導致錯誤繼續發展。”*葉長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依據與歷史經驗》,《理論探索》2011年第5期。事實上,在黨的創建時期,陳獨秀就曾撰文批評一些先進知識分子的無政府主義傾向,毛澤東與新民學會會員彭璜之間也進行過坦率而深刻的相互批評。在中共三大上,“批評”一詞不僅首次出現在黨的文獻中,黨的領導人陳獨秀還代表中央局對黨的宣傳工作、教育工作以及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個人進行了批評*《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171—172頁。。隨后,中共四大又首創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央執行委員會工作的批評。大會通過的《對于中央執行委員會報告之議決案》指出:“過去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在組織上有多少錯誤……大會不能不認為是一種缺憾;所以第四次大會應囑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注意組織的指導,并且要求各區各地方委員會對此點亦應特別遵守。”*《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第328頁。中共四大以后,中共中央召開擴大執行委員會會議和特別會議,也分別批評了中央局和地方委員會工作中的不足。在中共五大上,瞿秋白還專門撰寫《中國革命之爭論問題》一文,不點名地批評陳獨秀的“錯誤”*《瞿秋白選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6—367頁。。

在黨的創建及大革命時期,黨內不僅存在批評實踐,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人還曾要求各級黨組織應當重視批評。中共四大通過的《對職工運動之議決案》指出,“工廠小組”是“訓練工人的單位,也就是培養工人階級戰斗力量的養成所”,在召開小組會議時,“各組員應有報告,而加以批評或討論”,“每次小組會應做含有批評的時事報告”*《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第352—353頁。。1925年2月,中央又要求“地方駐在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必須定期向中央報告“所在地的政治概況及其對于所在地黨的工作之觀察和批評”*《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8卷(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第57頁。。次年5月發布的《支部的組織及其進行的計劃》則規定,支部書記應該經常開會“審查和批評各支部的工作并討論具體的方法”*《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617頁。。共青團的早期領導人惲代英指出,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應該在全國代表大會上“把他們在任期中的全團的工作,詳細報告給到會的各地的代表,接受他們的赤裸裸的批評,以為下屆中央委員會執行工作的標準”*《中國青年運動歷史資料》第2冊,1957年,第25頁。。瞿秋白則強調,黨的鐵的紀律并不排斥“意見的爭執、批評和討論”,“鐵的紀律,正要預先有詳細謹慎的討論和批評,然后大家共同服從多數的決議,這才是自覺的自愿的服從,而不是盲目的機械式的服從”*《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頁。。

在黨中央的重視和帶動下,一些黨、團地方乃至基層組織在內部建設中也曾注意到批評問題。如團開封地委就要求在“小組或支部會議中注重互相批評”;團鄭州地委還決定“每月在支部會議開批評會一次”*《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1984年,第42、49頁。;團福州支部認為“少批評”是支部建設中的一大缺點,團廈門特別支部則將“怎樣批評同學”“批評同學的標準”等列為內部教育的內容*《福建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1987年,第62、123頁。。

但從總體上看,黨內批評是在大革命失敗后,全黨反思陳獨秀的家長制作風、糾正中央“機會主義”錯誤的過程中,才進入黨內民主建設視野并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黨內行為的。八七會議通過的《告全黨黨員書》認為,大革命后期“黨的指導做了極大的機會主義的錯誤”,原因是“黨里面完全是宗法社會制度”,“黨內民權完全是形式上的:沒有黨內的生活,沒有黨內的輿論,沒有對于指導者的監督,沒有黨員群眾對于指導者的督促”,為此必須“實際上實現黨的民權主義,使黨的政策在黨員群眾之中討論,在下級黨部討論”,故而強調“只有公開的批評這些錯誤,而且要使全黨黨員都參加這種批評”*《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251、287、290、252頁。。1927年12月,中央在關于組織工作的第20號通告中提出,必須“擴大黨的民主化至最高限度”*《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第560頁。,要落實黨內選舉、實行集體領導、舉行定期會議,盡可能地開展黨內討論和批評。中央指出,全黨要在對“機會主義的錯誤”進行“澈底的討論”的基礎上,“改造各級黨部的機關”*《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第305頁。

八七會議有關黨內民主、黨內批評的指示內容被迅速傳達到黨的地方和基層組織。八七會議后,中共湖北省委發出通告,要求全省黨組織討論八七會議通過的《告全黨黨員書》,“在逐條討論之前,須作總的說明,說明中央告同志書的根本精神,在于嚴格的具體的批評中央本身的機會主義”*《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3,1983年,第80頁。。河南省委在關于組織工作的通告中指出,“從縣市委到支部、小組以至每個同志”都要認真討論“八七會議議決案及告黨員書”,“據此批評以往的工作以改組各級組織,以淘汰一切猶豫或動搖的分子”*《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2,1984年,第279頁。。四川臨時省委認為:“緊急會議的精神是要厲行黨內民權主義,使每個同志皆得起來發表意見,批評過去各級黨部的一切工作是否陷入機會主義的傾向,今后新的政治任務與策略,將用何法執行。”因此,每個同志都必須對“中國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土地革命與農運策略”“工農武裝暴動”等問題“盡量發表意見,或質疑,或反對,皆請暢言無隱。須知有意見不發表,或怕錯誤不肯說,皆屬小資產階級的劣根性”。*《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2,1985年,第236、237頁。中共廣東省委指出,各級組織“要極力擴大黨的民主化”,將“政治上黨的總的政策”付諸“下層同志盡量的討論和批評”,“讓同志盡量的批評指摘”指導機關和負責同志的錯誤,要在黨內選舉時實行“嚴厲的批評”*《海陸豐革命根據地》,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第198頁。。

在各級黨組織的極力倡導和推動下,黨內批評很快成為一種自覺行為。首先,批評被列入一些黨內會議特別是基層黨組織會議的重要議程。在1928年8月中共山東省委編寫的《入校須知》中,支部會議的程序包括“推主席”“主席報告程序”“書記報告”“各同志報告工作”“出席人報告政治情形及其他”“討論”“批評”“介紹同志”“提議及建議”“其他”“散會”*《山東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3,1995年,第243頁。。湘鄂贛邊境特委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全部九天的會議中,實際就有“特委工作報告和批評”“各項工作報告和批評”“CY特委工作報告和批評”“選舉新執委”“批評”等與黨內批評直接相關的內容*《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文獻資料》第1輯,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8—359頁。。在中共海豐縣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上,“東委報告后,全體代表都很嚴重批評,后經東委彭湃同志反駁各代表后,鼓掌不敢批評東委,一時空氣異常沉寂”*《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第213頁。,這說明批評也被列入代表大會的議程。其次,批評成為黨的“支部生活”的一項基本內容。1927年10月,河南省委要求基層組織在“每一斗爭后,須有批評會議,討論策略之是否正確,應付是否適宜”,而“支部的內部訓練……尤須注重于日常政治之分析,實際工作之討論,計劃與批評”*《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2,第172、247頁。。1929年12月,中共鄂東大陽區五縣聯席會議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指出,“要特別加緊使每個黨員都有支部生活”,即“支部要按期開會,討論黨的一切問題,討論工作的策略。參加群眾斗爭,并指導斗爭,研究主義,分配工作,互相批評,互相分配宣傳品”*《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8,1985年,第224頁。。再次,黨內批評特別是下級組織對上級組織的批評以及黨的代表大會對黨的委員會工作的批評更加頻繁。1927年10月,中共漢口第二區區委在給湖北省委的信中,就公開批評省委沒有將八七會議相關文件及時“提交下級黨部在各種會上正式討論”,導致“時間已過兩月,緊急會議的決議已有變更(對國民黨左派與蘇維埃),而近在咫尺的武漢干部同志,竟有許多不曾看見、不曾聽到(外縣同志當然是更不消說得!)”*《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3,第105頁。。1929年1月,針對龍巖縣委的批評意見,福建省委還專門給予答復,認為龍巖縣委的批評“一方面給省委以自己檢閱的機會,一方面也使你們許多誤解的地方得以糾正……同時你們的批評全要有事實的證據,在此同時你們可多搜集一些材料,連同你們的批評一齊寄交省委”*《福建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5,1984年,第14頁。。1929年8月,中共漳州縣黨代表大會對縣委“過去工作”作了十個方面的批評,包括“教育與訓練工作做得不多”“各級黨委精神不緊張”“縣委人數不足,無本地同志參加縣委工作”“缺乏集體指導精[神],且無好的計劃進行工作”*《福建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8,1985年,第138頁。等。最后,中共領導的一些黨外組織也開始出現相互批評的現象。在這方面,紅軍士兵委員會進行的批評最為典型。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為掃除軍隊中的一些不良制度和習氣,決定在軍隊內組織士兵委員會,實行軍隊民主制度。據親歷者回憶:“那時,士兵委員會有很多的權力,軍官要受士兵委員會的監督,做錯了事,要受士兵委員會的批評,甚至制裁”,“哪個犯了紀律,輕的批評,嚴重的就要打手板……批評起來卻很不客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1987年,第119、157頁。。1929年9月,陳毅在《關于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也提到,四軍的政治訓練的方法就有“在士兵委[員]會內將士兵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會上有各種報告,及工作批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1987年,第366頁。。

批評是指出對方的缺點和錯誤,而自我批評則要求批評者對自己本身的缺點錯誤進行反省和批判。1923年6月,陳獨秀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就對自己進行了批評:“陳獨秀由于對時局的看法不清楚,再加上他很容易激動,犯了很多錯誤。”*《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第172頁。大革命失敗后,黨內依然存在著這樣的自我批評。但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于中共黨內的自我批評總體上是在共產國際的直接授意下,以執行共產國際既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為目的,通過組織發動黨員、下級組織,討論批評黨組織、上級指導機關的“機會主義”錯誤等方式進行的,從而使得這一時期的自我批評實際上兼具批評、自我批評的雙重含義。

八七會議通過的《告全黨黨員書》指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最近決議,指出我們黨的指導做了極大的機會主義的錯誤。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要全黨積極的自己批評這些錯誤而糾正他們。”*《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第251—252頁。于是,在大革命失敗后一段時間內,黨內重點關注的是黨員討論、批評黨組織、黨的指導機關特別是黨的中央指導機關的“機會主義”錯誤(對他者的批評),而非黨員、黨的領導干部和領導機關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進行自我批評(對自己的批評)。如四川臨時省委發布的關于“認真討論八七會議文件”的第30號通告,除要求各級黨組織、黨員討論、批評黨的錯誤外,并無要求黨員、黨組織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檢討的內容*《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2,第236—238頁。。檢索1927年12月14日《中共湖北省委擴大會議記錄——報告中央擴大會議決議精神,對省委指導工作的檢查、批評,選舉新省委》一文,筆者也發現,與會者主要在批評大革命時期省委的錯誤,而缺少對自己工作的自我批評*《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4,1984年,第115—162頁。。1928年2月,中共河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指出:“黨員要討論黨的政策,要批評黨的工作,要自選各級干部負責人,掃除一切積弊。”*《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3,1984年,第111頁。這也并沒有涉及自我批評。

1928年10月發布的《中央通告第七號——關于黨的組織——創造無產階級的黨和其主要路線》一文,首次出現了“自我批評”一詞。該通告指出,若“真有決心創造黨的無產階級基礎”,就需要“支部生活不僅做到按期到會納費,還要做到自動的討論政治討論工作分配工作,自我批評,每個同志成為群眾的組織員宣傳員,上級黨部只是指導者和幫助者,不是命令者”*《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648頁。。1929年8月,陳獨秀在《關于中國革命問題致中共中央信》中提出,如果“中央的政策或工作路線”有不正確的地方,也應該進行“自我批評”*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第3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3頁。。同月,中央政治局通過的《中央關于鄂西黨目前的政治任務及其工作決議案》要求“紅軍的生活有機化,紀律教育化”,紅軍應該廢除肉刑,“代之以士兵自我的批評或罰崗等”*《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第428頁。。上述文獻中的“自我批評”顯然是指黨員、黨的領導干部、領導機關對自己缺點、錯誤的批評,而非前文中的“自己批評”。與此同時,這種意義的“自我批評”也確實存在于大革命失敗后的黨內政治生活中,如1929年5月,中共漢川縣委認為,縣委成立后前三個月工作“勞而無功”的原因是“繼續機會主義的錯誤”“走上了和平主義的道路”“沒有及時轉變中心工作”“機關沒有集中的分工”“沒有積極的精神”“經濟找不著出路”等*《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0,1985年,第65—66頁。;1931年3月,河南省委巡視員在給中央的巡視報告中也對自己進行了批評:“自己的意志消沉,沒有盡量說服同志,并有些脫離群眾。”*《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5,1985年,第16頁。

中共六屆二中全會前后,出于對革命形勢的錯誤估計,共產國際認為右傾路線已成為中共黨內的主要危險。1929年2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認為,右傾路線已在中共黨內占據主導地位,“若不采取嚴厲的自我批評的態度來干涉它的發展,則它將成為最大的危險”。同年6月,共產國際又來信批評中共在農村政策上的右傾傾向,要求中共堅決反對富農,而不是中立富農。1929年10月,共產國際斷言“中國進到了深刻的全國危機的時期”,中國黨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工農獨裁,反對右傾。*參見翟作君:《試析李立三的“反國際路線”》,《黨史資料與研究》1987年第1期。在共產國際的直接干預下,中共中央開始強調開展自我批評、克服右傾保守傾向,以執行共產國際的正確路線。1930年1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接受國際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指示信的決議》指出:“為要切實與一切動搖,猶豫,機會主義,取消主義(這是右傾的最高度的表現)做無情的斗爭,各級黨部以及全體同志必須執行公開的自我批評,必須認識自己對于一切錯誤傾向的存在,然后才能使國際正確的路線,得以堅決的有保證的執行。”*《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13頁。1930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又指出,為了執行“準備一省與幾省的首先勝利建立全國革命政權”的戰略總方針,“黨必須堅決的與各方面的,一切動搖的右傾觀念,特別是尾巴主義的傾向斗爭”*《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第122、133頁。。

當共產國際發現立三路線偏離其預設的軌道而著手糾正時,仍然要求中共執行自我批評。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黨要“在國際和黨的正確路線之下,用自我批評的精神,來檢查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公開的暴露過去錯誤的來源,而堅決的予以糾正”,“必須根據共產國際執委政治秘書處七月議決案,和本次全體會議的決議案,切實檢查黨的工作,實行布爾塞維克的自我批評”。1930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緊急通告》又指出:“為了保障國際路線與反立三路線之絕不調和的徹底的執行”,“必須發展布爾塞維克的自下的自我批評,而反對抑制與恐懼自我批評”。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周恩來、李立三等人都踐行了自我批評。周恩來指出:“中央在檢查了自己工作后的批評是很深刻的,中央在這一時期中,政治局是集體領導的,負責問題是整個的,當然我們也批評到立三同志負責是要多一些,這不是說政治局別的同志不負責,尤其是如國際指示的執行和傳達遲緩是大家都要負責的。即如南京鎮江的兵士暴動的問題,我自己也犯了錯誤。”李立三則提出:“要分析自己的錯誤,才能夠得到教訓,使黨以后在策略上能夠穩定。”*《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6冊,第270、297、549、382、400頁。在隨后召開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向忠發也指出:“立三路線的錯誤,在中央政治局,尤其是我個人,更應當負責的,當時,雖是立三同志的建議,但大半是得到我的同意,而且有許多是我作結論。”*《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16頁。

中共六屆四中全會認為,“立三路線的領導對于擁護國際路線的同志實行壓迫制度,抑制他們對立三同志對中央的自我批評”,必須“在無情的自我批評精神之下”,指斥三中全會用外交手腕掩護立三路線的企圖。因此,四中全會以后,發展自我批評、開展兩條戰線的斗爭、反對右傾傾向以執行國際正確路線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1931年3月,《中央給湘鄂西特委信》指出,黨內充斥著命令主義和家長制,“沒有最低限度的民主化生活,沒有自下而上的自我批評”,因此,必須“領導自下[而上]的自我批評,堅決肅清命令主義委派制度”*《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第182、183頁。,以調動下級組織及黨員群眾的積極性。1931年8月,《中央關于干部問題的決議》進一步強調,要“最高限度的發展自我批評,對于那些浪漫腐化敷衍怠工,雇傭勞動化的表現,必須加以嚴格的審查與肅清,對于干部中的不正確傾向,必須作不調和的斗爭,使現有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團結一致”*《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第343頁。。而中央關于開展自我批評的要求幾乎為黨的其他各級組織所照搬,他們在本級組織通過的各類文件和下發的各種通知公告中無一例外地都在強調開展自我批評、執行國際的正確路線。如1931年8月,鄂東南特委擴大會議通過的《工作計劃決議案》指出:“必須發展熱烈的自我批評,以自我批評的精神,和立三路線與‘左’右傾的兩條戰線作殘酷的斗爭,特別是反富農路線的斗爭,使黨走向健全化的道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文獻資料》第1輯,第559頁。1932年3月,湘贛省委擴大會議提出:“要發動兩條戰線的斗爭,從思想上來肅清這些基礎,同時要發展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黨內自我批評的精神,防止出派別觀念與成見和制造派別的傾向,要使自我批評成為國際和四中全會正確路線斗爭的工具。”*《湘贛革命根據地》上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1年,第220頁。1934年1月,川陜第三次全省代表大會也認為,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必須反對一切工作中的命令主義官僚主義,發展黨內的自我批評,加緊兩條戰線的斗爭”*《川陜革命根據地歷史文獻選編》上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9頁。。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黨內文獻中的“自我批評”,并不完全是指黨員、黨組織對自己本身錯誤和缺點的反思和批判,有時也指對他者的批評。如張國燾在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擴大會議的《總結報告》中提到的自我批評,實際上就具有自我批評、批評的雙重涵義。張國燾說:“在三十八個同志發言中都富有自我批評精神,不尚空談,能與實際工作相聯系,這是很好的現象;可是還有一些缺點,就是對自我批評有些沒有正確的了解,還不能首先批評自己的工作,然后批評其他工作,上級批評下級,下級批評上級。”*《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1986年,第130頁。1932年7月,湘贛省委在給中央的報告中認為“黨內缺乏自我批評與兩條戰線的斗爭”,“多數黨員誤解自我批評只是批評自己的錯誤,避免人家對他的批評,有些工人黨員不接受同志間的批評,以為我是無產階級,犯了錯誤也不要緊,多數黨員對于同志的錯誤都是取旁觀的態度”*《湘贛革命根據地》上冊,第357頁。。很顯然,在湘贛省委看來,自我批評的正解是“批評自己的錯誤”并接受別人的批評。

而有些文獻中的“自我批評”,則完全等同于批評。1931年7月,《小元巡視河南給中央的綜合報告》指出,孝義兵工廠支部存在的弱點是“對黨內斗爭沒有正確觀念,只要和和平平,同志間自我批評極少,一批評就變成個人斗意氣”*《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5,第465頁。。一般來說,批評而非自我批評容易引起意氣之爭,因此文中提到的“自我批評”實際上指的就是批評。1931年11月,中央蘇區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的建設問題決議案》要求“各級黨委員會及支部大會須經常舉行工作的自我批評。務要使每一個對黨的路線與工作有意見的同志能夠有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反對一切抑制自我批評,尤其要反對抑制工農同志批評黨的企圖,以免除一切背著黨表示不滿而引起消極怠工的惡現象”*《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43頁。。決議案要求各級組織經常舉行工作的自我批評,實際上卻在強調發動黨員對黨的路線、工作進行批評。另外,1932年1月,中央在給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信中則指出:“應當發展自下而上的自我批評,來揭發過去中央分局的某些個人錯誤與缺點,并在他的領導之下親密的互相幫助的進行工作。”同年9月,中央指出:“同反革命分子或組織做斗爭,必須同時發展下層工農群眾的自我批評,來同黨與蘇維埃一切缺點和錯誤做到斗爭。”*《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8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77、488頁。在這些文本中,自我批評顯然不是指出、揭發批評者自己的“錯誤與缺點”,而是指出“中央分局的某些個人”的錯誤和缺點以及“黨和蘇維埃”工作中的不足,實際上就是批評。

大革命失敗后,共產國際主導下的批評、自我批評不僅未能完成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急迫任務,反而助長了黨內的教條主義傾向,給中國革命和中共自身建設都帶來了災難性的損失。遵義會議后特別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隨著中共日漸成熟以及黨內民主的健康開展,批評、自我批評終于成為一對各自內涵清晰卻又彼此統一的概念——“批評和自我批評”。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不僅批評了李德粗暴的工作方式,而且政治局還對自己本身的工作進行了“自我批評”*《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469—470頁。。紅軍到達陜北后,為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壯大黨的力量、積極發展黨內民主,開展批評、自我批評成為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1937年4月,中共中央在告全黨同志書中指出,各地應根據不同環境,采用具體方法使黨內生活活躍起來,而“活躍黨內生活的主要條件”是“黨內民主性的擴大,自我批評的發展,集中領導的建立”。1937年3月,劉少奇在《關于白區工作給中央的一封信》中也指出:“為要轉變十年的傳統,對于過去的錯誤不能不在黨內公開批評,不能不有一個檢討。”1938年3月,中共中央關于《三月政治局會議的總結》又號召全黨“積極進行關于七大議程各問題的廣泛熱烈的討論”,要使這種討論“成為用嚴格自我批評方法檢討我們過去和現在工作的各種錯誤和缺點,以及找出改正和補救這些錯誤和缺點的有力工具”。*《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203、817、464—465頁。193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不僅明確提出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而且毛澤東、張聞天都在報告中強調了批評、自我批評問題。毛澤東指出:“處在偉大斗爭面前的中國共產黨,要求整個黨的領導機關,全黨的黨員與干部,高度地發揮起積極性,才能引導斗爭向勝利。所謂發揮積極性,不能只是一句空話,必須具體表現在領導機關、干部與黨員的創造能力,負責精神,工作的活躍,敢于與善于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批評缺點,以及對于領導機關與領導干部從愛護觀點出發的監督作用等等上面。”張聞天強調要“發展黨內的自我批評,下級可越級控告”,必須“反對黨內壓制民主,壓制自我批評的傾向”。*《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第652、720—721頁。延安整風運動時期,中央進一步號召全黨“要用自我批評的武器和加強學習的方法,來改造自己使適合于黨與革命的需要”*《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147頁。,各級黨組織要鼓勵參加整風的所有同志“大膽說話,互相批評,提倡各學習單位出墻報寫文章,批評領導,批評工作”*《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30頁。。

中央關于開展批評、自我批評的號召得到了各地、各級黨組織的積極響應。四川宜賓中心縣委在“支部中普遍的講過‘黨的建設’,討論過‘怎樣建立正確的批評制度’……等題目”。綦江縣立中學支部“每周出壁報,每星期六讀書會一次,內容有時事報告、自由談話、自我批判等,特別是自我批判,收到很大效果,它使同志更加團結,說服了非同志”。*《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1,1987年,第324、353—354頁。太岳抗日根據地“縣委以上能適當運用自我批評的武器,經常注意克服工作上及每個同志的缺點與錯誤”*《太岳抗日根據地(河南部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第105—106頁。。湖南湘西“各地黨內自我批評的精神也還不壞,大都能夠公開誠懇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和改正自己的錯誤,聽上級黨的勸告”*《抗日戰爭時期湖南地下黨歷史文獻選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8頁。。在有的地方,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黨員也接受了批評、自我批評話語,開始把“責備某人”叫做“批評某人”*《陜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5,1993年,第66頁。。隨著獨立自主的批評、自我批評實踐的展開,自我批評逐漸失去了按照共產國際路線批評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即批評黨內他者的涵義,轉而成為黨員、黨的領導機關對自己缺點、錯誤的批評。自我批評內涵的逐次清晰,使“批評和自我批評”概念的出現成為可能。

關于黨內文獻中何時出現“批評與自我批評”或“批評和自我批評”概念,有學者以為,1937年8月毛澤東撰寫的《矛盾論》“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完整的概念”*林炳良:《毛澤東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理論與實踐》,《現代哲學》1993年第4期;武星、王躍:《“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形成于延安時期”的三維觀察》,《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年第4期。查《毛澤東選集》第1卷《矛盾論》一文,毛澤東確實曾寫道:“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例如……共產黨內的矛盾,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去解決。”但相關文字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后修訂毛澤東著作時增補進去的。《毛澤東選集》第二版《矛盾論》一文的題解注明是:“在收入本書第一版的時候,作者作了部分的補充、刪節和修改。”關于《矛盾論》的具體補充、刪節、修改情況,參見許全興:《為毛澤東辯護》,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第195頁。。還有學者指出:“1939年,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首次將批評、自我批評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納入解決黨內斗爭的方法。”*王曉榮:《中國共產黨“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探源》,《理論學刊》2014年第1期。其實不然。就筆者目前所閱讀到的文獻來看,早在1934年4月13日《中央給四川省委的信》中就有了“批評與自我批評”概念。指示信在批評四川省委時指出:“首先我們必須指出的就在不管我們在去年五月的信中以最嚴厲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揭發與檢查了四川黨當時工作中間的許多深刻的錯誤,但是這封信并沒有引起四川省委的領導的同志們的應有的鄭重的注意。”*《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冊,第223—224頁。

在土地革命后期及抗日戰爭時期,首次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概念的黨內文獻應該是1939年6月陳云的《支部》一文。陳云指出:“支部是教育黨員訓練黨員最基本的學校”,“要監督黨員遵守黨的紀律,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黨員中間各種脫離黨的理論、政策、黨規、黨法等錯誤傾向”*《陳云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第60—61頁。。同年7月,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中也指出,黨內“真正負責地、正式地、誠懇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去揭發黨內各種缺點、錯誤和一切壞的現象,從而加以改正和清除,常常是做得不夠,特別是由下而上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得不夠,在這一方面我們還必須大大加以發揚”,如果不發展黨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就不能正確地教育黨,教育階級,教育群眾”*《劉少奇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158、159頁。。此后,“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始頻繁出現在各種黨內文獻中。如1939年12月,陳云在《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提出:“黨內斗爭主要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共產黨員只有掌握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才可以不斷前進”*《陳云論黨的建設》,第100頁。。1942年2月,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的演講中認為,對于偶然犯錯誤的同志,要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而不能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5頁。。1943年1月,任弼時在《關于黨的一元化領導問題》的報告中則強調,必須用“嚴正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態度來揭發、批判和糾正黨內不正確的思想和傾向,否則黨的一元化領導將無法建立,黨的政策無法得到貫徹和執行*《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3頁。。1944年1月,中央書記處在給晉察冀中央分局的指示中進一步指出:“必須敢于放手發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但要防止過火斗爭……正確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僅不會破壞領導,破壞團結,反而可以鞏固領導,鞏固團結。”*《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第155頁。七大黨章又號召全黨要“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經常檢討自己工作中的錯誤與缺點,來教育自己的黨員和干部,并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5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117頁。。

在批評、自我批評成為一對邊界清晰的概念后,黨內才出現關于批評和自我批評相互關系的論述。1939年5月,陳云在《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一文中指出:“自我批評是共產黨員學習的寶貴的武器,虛心地接受黨的批評是一個黨員進步的必要條件。”*《陳云論黨的建設》,第50頁。1940年8月,李維漢強調:“我們黨內需要自己批評自己的精神,也需要相互批評的空氣,不能接受別人批評的人,也決不會有真正自我批評的精神。”*李維漢:《舉起自我批評的武器》,《共產黨人》1940年第9期。1942年4月,毛澤東首次將批評、自我批評視為一個整體:“批評是批評別人,自我批評是批評自己。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8頁。1943年11月,鄧小平強調:“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要反對那種庸俗的小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態度。”*《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2頁。1944年4月,譚政在西北局高干會上的報告中也指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都是有作用的,不可偏廢。”*《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第202頁。

土地革命后期及抗日戰爭時期,針對此前黨內開展批評、自我批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中共還在實踐中對如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進行了理論探索。理論和實踐的良性互動,使批評、自我批評由推行教條主義的工具生成為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糾正黨的缺點和錯誤以及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實現黨的自我凈化的重要武器,生成為黨的“新的工作作風”。

大革命失敗后,黨內在進行批評時曾出現過“唯心”批評、“過火”批評、非原則批評,以及害怕批評、壓制批評、打擊報復批評者等不正常現象。對此,毛澤東曾提出通過“使黨員明了批評的意義”“建設黨的組織的政治意義于一般黨員觀念之中”“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教]都政治化,科學化”等方式加以克服*《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805、807頁。。在抗戰時期,一些地方黨組織“組織生活還不夠健全,有的還不能按時開會,教育、自我批評、思想斗爭都做得不夠”*《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43,1992年,第233頁。。有些“下級同志任意對上級的批評,而且不在組織之內,常常作閑談等”*《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36,1988年,第76頁。。也有農民黨員因受到黨內批評而抱怨:“干革命既頂不了吃,也頂不了穿,干不好還要受氣,這首[到]為了什么?”*《陜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4,1993年,第156頁。

針對黨內批評中存在的問題,很多中央領導人開始提出相關的解決思路。首先,黨內批評要有分寸,要實事求是,不能隨意夸大錯誤,隨便給別人戴大帽子。陳云指出,不能因為一個人說錯了幾句話,就把微小的錯誤上升到原則的高度,給他戴上“左”傾空談主義或“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陳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6、117頁。。張聞天特別告誡黨內領導同志:“不要隨便給下級同志以‘傾向’的大帽子,以嚇倒同志,而真能傾聽他們的意見,估計同志們某些思想的來源,給以克服,使之心悅誠服。”*《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第704頁。陳云也指出:“上級領導人對下級的批評,務必要適當和正確,千萬不要戴大帽子。”*《陳云文選》第1卷,第117頁。其次,黨內批評應該是嚴正的、徹底的、坦白的和與人為善的。黨內批評的目的是糾正錯誤,是治病救人,只有善意指出其犯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被批評者才會心悅誠服,問題才能得到真正解決。劉少奇指出:“對一切同志的錯誤,應該站在幫助和愛護同志的立場,誠懇地當面地進行勸告和批評。”*《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166頁。中央也強調:“討論與批評的態度,應該是嚴正的,澈底的,尖銳的,但也應該是誠懇坦白的,實事求是的,與人為善的態度,而一切冷嘲熱諷、污蔑謾罵、捕風捉影、夸夸其談,都是不正確的。”*《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3冊,第365—366頁。再次,在進行黨內批評時應該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不能“無知妄說”。毛澤東指出,下車伊始,不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就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其中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791頁。。最后,黨內批評應該區分對象、時間和地點。如對老黨員、新黨員進行批評時的態度和方式應有所區別,上級對下級的批評和同級的批評也應有所不同,黨員對黨的領導機關如有意見則“只能向相當的黨的組織提出及批評,不允許在群眾中亂說”,黨員對“其他黨員及黨的負責人如有意見,只能當面批評,或在一定的組織中批評,不允許亂談”*《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266頁。。

關于自我批評,中共黨人特別強調“發展正確的自我批評”。劉少奇指出,自我批評“應該以真正能夠教育犯錯誤的同志、幫助犯錯誤的同志糾正錯誤、教育黨和鞏固黨為最高目的”,強調自我批評與黨內斗爭“是為了加強黨的組織與團結,提高黨的紀律與威信,推動黨的工作的進行”*《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163、262頁。。毛澤東指出,正確的自我批評就是要“對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歷史加以分析”,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我們工作中間一定會有些毛病,要加以分析,做得正確的就要承認它正確,做得不正確的就要修正”*《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4頁。。開展自我批評應從領導做起。陳云指出,自我批評“應從領導做起,檢查自己有什么缺點,有什么錯誤。先檢查自己,批評自己,不能只說下面不好”。在七大《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劉少奇也強調,各級領導機關的負責人“對于自己領導下的工作中的缺點與錯誤,必須首先進行充分的自我批評”*《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463頁。。自我批評應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陳云指出,在黨內民主建設中必須反對極端民主化傾向,不能“把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個人攻擊的自由批評”*《陳云年譜》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293頁。。毛澤東也指出,開展自我批評,要有計劃有領導地進行,不應放任*《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420頁。。

抗戰時期,中共黨人在實踐批評和自我批評時,還特別重視自我批評的作用。1939年12月,陳云《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幾個問題》一文在強調“黨內斗爭主要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同時,還特別指出,領導著政權的黨,領導著軍隊的黨,自我批評更加重要,“因為黨掌握了政權以后,犯了錯誤會更直接更嚴重地損害群眾利益,黨員違犯了紀律,特別容易引起群眾的不滿。你有槍,又當權,群眾看到了也不敢講”。1942年11月,陳云又指出,我們除了要同一切反革命斗爭、同黨內各種錯誤傾向作斗爭以外,“還要同自己的錯誤作斗爭,這就是自我批評。如果沒有這一條,我們的黨就搞不好。自我批評對于我們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陳云論黨的建設》,第100、173頁。1942年4月,毛澤東在闡述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個整體的同時也進一步指出:“作為領導者,對自己的批評是主要的。”*《毛澤東文集》第2卷,第418頁。前文譚政在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可偏廢的同時,也補充指出:“但是批評是為著啟發自我批評,在某種意義上,是以批評為手段,達自我批評的目的。”*《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第202頁。

因此,早在1940年8月,李維漢就指出:“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和革命事業發展的重要武器,是正確地執行黨中央路線的重要武器,是黨更加布爾什維克化的重要武器。”*李維漢:《舉起自我批評的武器》,《共產黨人》1940年第9期。1943年4月,毛澤東首次將自我批評視為“馬列主義政黨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馬列主義方法論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氣的組織部分,是馬列主義政黨進行兩條路線斗爭的最適用的方法,而在目前則是反對錯誤思想建立正確作風的最好方法”*《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489頁。。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進一步強調“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并將自我批評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稱為黨的“新的工作作風”*《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96、1094頁。。

盡管毛澤東強調的是“自我批評”,而非“批評和自我批評”,但長期以來,理論界、實務界普遍認為“自我批評”其實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并對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之所以形成于延安時期進行了深入論證,筆者在此不贅。但是,現有研究在探討延安時期為什么會“生成”這一作風時,基本都從中國文化中的“自省”傳統、無產階級政黨保持先進性的客觀要求等方面進行闡述,相對忽視和低估了《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和《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結束語”的影響。

《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源自斯大林《關于德國共產黨的前途和布爾什維克化》一文。1924年6月,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共產國際各支部的“布爾什維克化”任務。1925年3月,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擴大會議通過《共產國際所屬各國黨的布爾什維克化(提綱)》,要求“不論在任何條件下,共產黨必須保持一定的黨內批評的自由,保持黨員之間的平等精神”,要“在自己的隊伍中展開健康的自我批評,反對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和成就(但也反對灰心喪氣、怨天尤人),實事求是地和頭腦冷靜地估計敵人的力量——不這樣就不會有真正的布爾什維克化”*〔匈〕貝拉·庫恩編,中國人民大學編譯室譯:《共產國際文件匯編》第2冊,北京三聯書店,1965年,第144、145頁。。在此背景下,1925年2月斯大林在會見德國共產黨員、記者威廉·海爾佐克時,針對德國共產黨的布爾什維克化問題發表談話,提出了實現布爾什維克化的12個基本條件,其中第八條就是:“必須使黨不掩飾自己的錯誤,使它不怕批評,使它善于用自己的錯誤來提高和教育自己的干部。”*《斯大林選集》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2—313頁。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是斯大林“親自領導并直接參與編寫和審定的一本不同凡響的教科書”。1938年9月俄文版面世以后,延安《解放》雜志隨即選載了部分章節,并很快有四種中文版本在國內出版。《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在“結束語”中總結了蘇聯共產黨的歷史經驗共六條,其中第五條涉及“批評和自我批評”:

黨的歷史教導說,如果黨陶醉于勝利而開始驕傲起來,如果它不再注意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如果它害怕承認自己的錯誤、害怕公開地老實地及時改正這些錯誤,那它就當不了工人階級的領導者。

如果黨不害怕批評和自我批評,如果它不掩蓋自己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如果它用自己工作中的錯誤來教導和教育干部,如果它善于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那他就會是不可戰勝的。

如果黨隱瞞自己的錯誤,掩飾老大難的問題,用虛假的表面上的一切滿意來掩蓋自己的缺點,不能容忍批評和自我批評,浸透自滿情緒,一味妄自尊大,躺倒在功勞簿上,那它就會遭到滅亡。*《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97頁。

延安整風運動時期,中共特別重視《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及《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在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中的重要意義。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干部大會上指出:“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應以《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為中心的材料。《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典型材料,在全世界還只有這一個完全的典型。”*《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02—803頁。同年9月,毛澤東又強調:“研究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論,以《聯共黨史》為學習的中心,多寫反對主觀主義的言論。”1942年3月,毛澤東曾要求新華社“廣播斯大林的十二條”等文件,以便各地黨員學習。*《毛澤東文集》第2卷,第374、412頁。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口頭政治報告中再次指出,《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是歷史的,又是理論的,又有歷史,又有理論,它是一個勝利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在俄國成功的歷史,這本書要讀”*《毛澤東文集》第3卷,第350頁。。因此,早在1939年3月,在中央干部教育部發布的《延安在職干部教育暫行計劃》中,《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就是甲類干部學習的必修課。次年,該書又被增列為中級干部學習課程。*參見曾成貴:《〈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與延安時期黨的建設》,《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1941年12月,《中共中央關于延安干部學校的決定》指出:“黨地委以上,軍隊團以上的干部(在解決了文化問題之后),應以聯共黨史為學習馬列主義的基本教材,特別應注意于具體應用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基本觀點(不是其大堆的抽象原則)的學習,借以克服主觀主義與教條主義這種極端惡劣的毛病。”*《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3冊,第258頁。1942年6月7日,中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定“參加中央學習組的全體同志編組研究某些文件,先行討論《聯共黨史》結束語及《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兩個文件,并準備測驗與調閱筆記”*《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435頁。。同年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又決定,中央學習組“繼續研究《聯共黨史》結束語六條和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作為高級干部學習的準備”*《陳云年譜》上卷,第360頁。。

延安時期,為了糾正黨內不良作風,毛澤東等領導人還經常結合《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中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內容,號召全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指導黨內整風學習。1939年12月,陳云在闡述批評和自我批評時特別提到:“你們可以翻一翻《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這本書,在這本書里總結了蘇聯革命成功的六條經驗,其中第五條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陳云論黨的建設》,第100頁。在1942年11月的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上,毛澤東結合黨的實際情況,宣講《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他指出:“如果黨害怕承認自己的缺點,害怕及時地公開地承認和糾正自己的缺點,那末黨就不免于滅亡。公開地承認錯誤,揭露產生錯誤的原因,分析產生錯誤的環境,仔細討論改正錯誤的方法,這就是鄭重的黨的標志。”*《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467頁。陳云也指出:“世界上第一個領導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蘇聯共產黨,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結束語中,總結了幾十年奮斗的歷史,一共有六條經驗,其中有一條也是自我批評。”*《陳云論黨的建設》,第173頁。1943年6月,彭德懷在北方局黨校地委同志整風學習會上作《關于〈斯大林論黨的布爾塞維克化十二條〉》的發言,指出華北黨內存在的各種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及自由主義問題*王焰主編:《彭德懷年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3頁。。

在中共中央的推動下,《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斯大林論布爾什維克化十二條》在黨內迅速傳播,特別是《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行總數估計達10萬本,成為各根據地十分搶手的“暢銷書”,是各級黨組織進行理論學習時的必備資料。1940年6月,朱德在延安干部學習周年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最近延安給山東送去一、二百本聯共黨史,但是他們只收到了七本。為什么?半途上你一本我一本地被搶光了。”*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上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第434頁。無論是地方或軍隊中黨的組織,一般都研讀了包括《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在內的整風學習文件。1939年5月,陜西省委《關于鞏固黨的問題的報告》提出,為了加強全黨干部黨員的馬列主義教育,縣委以上干部必須熟讀《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陜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3,1992年,第124頁。。在四川,“很多支部同志都在熱心的讀和研究《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和《中國現代革命史》兩書”*《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1,第220—221頁。。1940年初,川康特委各工作部門學習、研究《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進度是:“宣傳部已研究四章(因宣傳部要作研究大綱,故快些),秘書處研究到二章二節,組織部研究一章,婦女部開始研究(起初婦委委員是分在其他地方研究,現才改變),青委已研究二章,統戰已研究五章。”*《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2,1989年,第6—7頁。

各地、各級黨組織還根據聯共(布)的經驗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實踐,強調要在整風學習中發揚民主,“讓各種不同意見暴露出來,然后作出結論,采納正確的意見,批評錯誤的思想與觀點,達到教育干部,統一思想之目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匯集(1943年)》(1),1994年,第234頁。。一些地方的黨組織還要求每個支部“一個月來一次自我批評,從個人的言行檢討到組織生活,從過去的工作經驗檢討到將來的工作計劃。首先由每個同志自己檢討自己有些什么缺點,不管是對于工作的或私人的生活,由大家再給予批評其優劣,挨次檢討,一直到檢討完了就散會”*《四川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13,1988年,第347頁。。

因此,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為何形成于延安時期,我們當然不能忽視中共黨人對中國文化中“自省”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以及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保持先進性的現實需要,但同樣不能低估了斯大林的建黨思想對中共的影響。

批評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活動。受文化傳統影響,自我批評在中國人的日常和政治生活中亦非鮮見。但是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格外重視批評、自我批評,并在實踐中將批評和自我批評塑造成為全黨必須堅持、發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批評和自我批評源于黨內批評、自我批評實踐。早在黨的創建及大革命時期,黨內已存在相互批評,黨的一些領導人也曾以共產黨人的無私精神對自己的缺點錯誤進行深刻解剖,開展自我批評。大革命失敗后,在共產國際指導下進行的批評、自我批評,既對中共完成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的轉變起到一定的作用,卻也助推了黨內的教條主義泛濫并給中國革命和黨的自身建設帶來了災難性損失。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隨著中共的日漸成熟及其獨立自主領導中國革命能力的提升,黨內批評、自我批評的正確開展,批評、自我批評終于成為內涵各自清晰卻又相互統一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生成與共產國際密切相關,和斯大林的建黨思想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黨人卻創造性地將其發展成為黨的“新的工作作風”。無論是20世紀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還是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也無論是中共黨人在實踐批評、自我批評還是創新批評與自我批評理論時,我們都能發現共產國際、蘇聯黨的影子,但是我們不應否認中共黨人的創新精神,因為是中共將這種自覺或不自覺的常見行為塑造成全黨必須堅持和發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在整個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在處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關系時,更為強調自我批評,體現了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高太平:《“批評與自我批評”及其思想價值》,《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在當前加強黨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重溫民主革命時期黨的歷史,通過黨內民主建設調動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同志間相互的批評不斷克服、糾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每一個黨員干部更應該積極開展自我批評,“打消自我批評怕丟面子”的顧慮,勇于解剖和檢

查自己,勇于承認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通過批評啟發自我批評,通過自我批評調動批評,從而賦予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以新的時代內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综合婷婷| 91亚洲视频下载|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欧美性色综合网| a毛片在线|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亚洲精品视频网|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国产一线在线|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一级片免费网站| 在线色综合|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久草中文网|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男女男精品视频|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二| 亚洲色图另类| 亚洲午夜18|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日韩在线视频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综合色在线| 亚洲精品老司机|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a天堂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va| 国产成人毛片|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