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全國海關財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海關關長會議和反腐倡廉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規范管理,統籌優化、保障供給,防控風險、錘煉隊伍,為海關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項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財務保障。
(一)服務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大局,繼續做好進出口環節涉企收費清理規范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降成本、促外貿系列工作部署,堅持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實現收費規模穩中降、不反彈。2017 年,全國海關事業單位及經濟實體經營服務性收費總額為2.18 億元,同比下降57.28%。
(二)集中攻關完成新一輪海關重大裝備科技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牽頭組織相關司局以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先進的海關裝備配備體系為目標,編制了新一輪海關重大裝備科技建設規劃,并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嚴格評審,報海關總署黨組會審定后向財政部提出預算申請。
(三)加快推進財關庫銀橫向聯網系統建設,有效解決商業銀行滯壓稅款問題。財關庫銀橫向聯網建設是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5 個直屬海關穩定運行聯網一期(電子支付模式)的基礎上,牽頭推動從2017 年2月底起分批上線運行聯網系統二期(銀行端查詢繳稅模式),下半年開發直聯國庫TIPS 系統的財關庫銀橫向聯網(新一代稅費電子支付)系統并于12 月6 日在南京海關先行試點上線。同時,繼續加強稅收入庫核銷統計分析工作,2017 年全國海關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凈入庫18 967.81 億元,同比增長23.26%。
(四)優化推進綜合保障一體化改革。對綜合保障一體化改革在5 個海關試點的情況進行了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對改革意見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增加了總關代管型和綜合統籌型模式。
一是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壯大預算總盤子。在署領導的帶領下多次向財政部匯報溝通,爭取支持,為編制中期財政規劃奠定基礎。二是積極爭取財政部解決海關基本支出預算不足問題。配合財政部赴廈門、杭州等7 個地區實地調研,在全國海關開展基本支出預算書面調研,充分反映海關基本支出預算保障方面的剛性缺口問題。三是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基建項目的支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授權完成金關工程二期項目投資概算調整的審批手續;加快推進海關緝私警察業務技術用房項目;中國海關博物館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順利完成審批手續。四是科學合理安排預算。全面統籌資源,把保障能力持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有保有壓,保障重點”,嚴格壓減“三公”經費以及會議費、培訓費、咨詢費等一般性支出;做好綜合平衡,堅持“重心下移,關注民生”,對存量資金較大的海關采取綜合理財措施,有效平衡財力資源地區分布差異。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工作,8 個東部沿海海關支援8 個邊遠艱苦地區海關資金1 635 萬元。五是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加大力度盤活存量資金。從年初開始加大力度推進預算執行,組織各部門提前啟動預算執行前期工作;制定實施《關于加強項目預算執行管理的若干措施》及《總署統購統配預算編制和執行聯系配合辦法(試行)》,重點針對項目預算特別是統購統配預算執行,通過實時監控、定期通報、目標考核、預警約談、檢查督導等手段強化預算執行管控;將盤活存量資金作為預算執行的重中之重,優先消化執行,及時調劑使用。積極配合國家審計,重點就盤活存量資金問題,每月跟蹤報送執行情況,及時做好溝通解釋。同時,做好2017 年預算、2016 年決算和項目績效自評及評價結果公開工作。
(一)預算和績效管理方面。全面推進實施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組織編好2018—2020 年支出規劃,提前啟動項目調研、論證和申報工作,組織相關司局審核提出包括本級支出、統購統配和下撥預算的初步方案;按照不低于50%的項目比例,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組織開展預算評審,做實項目庫;匯總編制海關系統三年支出規劃方案報黨組會審定后報送財政部。開展中期財政規劃管理課題研究。借鑒公安部做法制定了海關緝私部門出國(境)辦案審批和報銷流程,解決了緝私部門出國(境)辦案支出受“三公”經費額度限制的難題。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推進實施事前目標審核、事中執行監控、事后評價應用的全過程管理,對金關工程、非侵入式查驗裝備、口岸電子執法系統等重大項目開展第三方評價,做好金關工程報全國人大和向社會公開工作,在上海海關開展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試點,不斷促進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提高。
(二)基建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了嚴格規范的海關基建制度體系,印發了與《海關基本建設管理辦法》相配套的《海關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辦法》等3 個細化配套制度。二是健全海關基建管理機制,推動各關落實財務部門負責職能管理、基建部門負責項目建設的分工負責、管建分離的內控管理工作機制,完善第三方中介機構全面參與評審的機制。三是緊緊圍繞統籌計劃、分類指導、定期通報、現場督導四個環節進行監督,共針對7 個海關70 個項目深入工程一線開展專項督導,進行考核排名通報,對工作推動不力、造成資金沉淀的海關予以點名批評。四是開發應用海關基建管理系統,按照審批程序、招標及采購、財務管理、施工過程管理等四大類設置34 個預警指標,通過系統自動預警分析,定期查找項目實施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五是不斷加強基建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和竣工財務決算審批,全年共批復80 個項目初步設計方案,有效規范項目前期工作;共批復審核復函60 個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在批復中直接列明問題,督促整改落實。
(三)涉案財物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啟動瀕危動植物制品實物移交工作。根據總署與國家林業局聯合印發的《海關執法查沒象牙等野生動植物制品移交、處理工作方案》,布置、指導全國海關開展登記造冊、聯系當地林業部門協助分類處置事宜。有9 個海關與林業部門完成移交工作。二是全面推行“網絡拍賣”,大幅度提高了海關涉案財物拍賣的透明度、影響力和處置效率。三是持續組織庫存涉案財物專項清理工作,全國海關庫存5 年以上涉案財物整體完成率達到已結案的92%。積極配合緝私部門打擊“洋垃圾”走私專項行動,高度重視查扣的涉案固體廢物處置工作。
(四)財務內控及監督方面。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運用“制度+科技”手段,將內部控制節點要求嵌入財務信息系統,實施自動、實時、剛性的權力制衡控制;按照預算申請、智能支付、會計核算、績效管理、綜合管理、智慧分析的全程追溯和閉環管理總體框架,大力推進“智慧財務”建設,探索財務分析和監控預警智能化;繼續做好巡視、督察、審計、監察的配合工作,開展各項財務專項檢查,督促對財務問題的真抓實改。同時,年內配合做好審計署按季度開展的“穩增長”審計相關工作,按審計整改要求完成海關保證金利息上繳有關事項的部署工作。
一是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在海關總署財務司網站設立學習貫徹十九大專欄,強化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二是加強黨建和支部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發斗志、引領風尚等的獨特作用,使黨支部真正成為戰斗堡壘,黨員成為攻堅克難的先鋒主力。三是壓緊壓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重點學習貫徹《黨章》等黨內法規,成為財經紀律的模范遵守者。四是強化基礎和基層財務管理工作。持續加強制度建設,牽頭修訂印發《海關政府采購管理辦法》《海關會計檔案管理規定》,制定印發《海關總署政府采購說情打招呼登記報告規定(試行)》《海關涉案財物管理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等管理制度。加強調查研究,綜合應用財務大數據,加強財務分析工作;組織財務系統崗位練兵活動,人人參與、人人提素質,創新技能比武總決賽方式,用生動直觀的方式宣傳財經法規;發揮好天津財大財務骨干培訓班和海關總署組織的業務培訓的作用,發揮好財務專家、業務能手在政策研究、專業把關、技能傳承等方面的作用;統籌協調推進海關財務聯審互學活動,組織直屬海關財務人員以查帶練、以學促改,深入交流、取長補短。優化完善海關總署財務司網頁,加強信息和宣傳工作,開展財務文化建設專題活動。五是對干部嚴管厚愛,按20 字好標準培養推薦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