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山東省會計管理工作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加快會計管理改革,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積極促進會計法規和準則、制度貫徹落實。一是加強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工作。認真做好新《會計法》基本精神的解讀、宣傳,協助財政部做好《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代理記賬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辦法的清理和政策銜接。以財政部“十三五”規劃綱要為指導,結合全省實際,研究制定《山東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綱要》確定的各項工作進行部署,確保落實到位。二是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實施準備工作?!墩畷嬛贫取姓聵I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正式印發后,及時在山東會計信息網開辟專欄,發布權威解讀和新舊銜接規定。將貫徹落實工作向廳長辦公會做專題匯報,組織召開實施研討會,提前謀劃工作方案,為正式實施做好準備。三是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管理會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政府會計三類咨詢專家,充分發揮其參謀智囊作用,推進全省會計準則制度貫徹實施。申報期間,累計報名1 086 人次,聘任259 人,聘期2 年。四是認真組織會計準則、制度等征求意見工作。先后開展《政府會計準則——政府儲備物資》《管理會計應用指引》《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9—12號》《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電網經營行業》等的征求意見,按時向財政部反饋意見和建議。
(二)持續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規范貫徹實施。一是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按照財政部統一部署,印發《關于開展2016 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通知》,對各單位內部控制實施情況進行摸底,通過“以報促建”的方式推動內部控制建設。開發內部控制報告申報系統,共收集15 981 家單位的內控報告,已建立內控制度體系的單位14 763 家,占上報數的92.38%,已建立信息系統的單位9 561 家,占上報數的59.83%。二是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手冊。組織專家團隊編寫《山東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手冊》(模板),涵蓋風險評估、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內控評價與監督等內容,并附有相關法律、政策文件。三是加快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信息化落地。集中技術力量開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體驗版),反復論證,完善功能。系統涵蓋預算、收支、采購等六大業務模塊和十余個試用流程,供各單位登錄體驗,促進內部控制信息系統普及應用。四是積極推動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聯合山東省中小企業局下發《關于轉發〈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結合全省實際,提出貫徹實施意見,指導全省小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建設。
(三)推動管理會計推廣應用,促進會計工作轉型升級。一是開展管理會計案例評選活動。面向全省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高校、中介機構廣泛征集管理會計應用案例,加快管理會計案例庫建設。先后征集案例46 個,其中綜合類案例19 個,單一類案例27 個。經專家評審,評選出一等獎3 個,二等獎6 個,三等獎10 個。二是舉辦山東省管理會計論壇。結合全省已畢業高端人才聯合集中培訓,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舉辦“管理會計:山東實踐”高端論壇,探討全省管理會計發展路徑。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分享管理會計應用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進一步推動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擴大管理會計工具應用范圍。三是組織管理會計專題培訓。依托上海、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對山東省高端會計人才、財務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進行專題培訓,加深對管理會計的理解和認識。在威海召開全省會計管理系統業務培訓班,對管理會計工具應用進行專題培訓。
(一)加強高層次會計人才選拔培養。一是加快省級高端會計人才選拔培養。完成全省高端會計人才企業類第四期培養班選拔工作,行政事業類第二期培養班49 名學員順利畢業。繼續扎實做好企業類第三期、行政事業類第三期、學術類第一期培養班年度集中培訓任務,聯合上海、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加強課程設置和學員管理,確保培訓質量。在已畢業的企業類、行政事業類、注冊會計師類5 個班的學員中開展后續聯合集中培訓,得到畢業學員的積極響應。2017 年,高端會計人才選拔培養工程被山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全省人才工作十大出色項目。二是做好全國會計領軍人才推薦及考試組織工作。2017 年財政部開展企業類、學術類會計領軍人才選拔工作,全省積極組織報名,精心安排考試。全省有75 人報名,其中企業類67 人,學術類8 人,10 人取得面試資格,有5 人入選,在各?。ㄊ小^)中排名第一。三是加強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及規范管理。按照財政部《關于下達2017 年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任務的通知》,積極爭取500 人培訓名額,先后開展7 期培訓班,超額完成培訓任務。聯合省教育廳、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等五部門印發《山東省省屬本科高??倳嫀熤贫葘嵤┓桨浮?,對高??倳嫀煃徫辉O置、崗位職責、任職條件等進行規范、明確,促進總會計師制度規范發展。
(二)加強會計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全面啟動正高級會計師評價選拔試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聯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山東省會計系列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標準條件(試行)》,在全省企業、部分事業單位開展全省首批正高級會計師評價試點。精心組織材料初審、面試和評審工作,共收到參評材料103 份,評審出正高級會計師62 人。二是豐富完善會計職稱評審專家庫。為加強全省高級會計師和正高級會計師評審管理,提高評審質量,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會計職稱評審專家。評選正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專家66 人,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審專家585 人。三是做好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審工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聯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修訂印發《山東省會計系列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標準條件》,簡化學歷、資歷條件,取消職稱外語、計算機要求。更新高級會計師網絡化申報評審系統,優化評審程序和工作流程,提高評審質量和效率。2016 年度高級會計師共616 人參加評審,通過479 人。四是認真組織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立由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安等部門參加的考試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考試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對考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一步修訂,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加強考試巡視,對各市考場設置、考務組織等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全面完成中級資格無紙化考試改革任務,對技術人員進行全員培訓,做到持證上崗。2017年全省初級資格報考14.8萬人,出考9.7 萬人,合格2.6 萬人,全科合格率26.8%;中級資格報考8.5萬人,出考4.4萬人,合格0.8萬人,全科合格率18.2%;高級資格報考5 503人,出考3 359人,合格2 513人(含省線),合格率75.2%。
(一)促進會計中介機構規范發展。一是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監督管理。積極宣傳貫徹《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做好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管理,全年共準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3 家、分所執業許可2 家,準予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在山東臨時執行審計業務1 家。二是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年度報備管理,印發《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16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報備工作的通知》,完成全省588 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年度報備,按時向財政部報送工作報告,撰寫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對2016 年已下達整改通知,逾期仍未達到執業許可條件的7 家會計師事務所下達撤回執業許可的行政處罰告知書。落實日常備案,對全省148 家會計師事務所(分所)進行變更確認。三是積極指導全省代理記賬機構管理工作。規范代理記賬管理,下發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操作手冊,對全省746 家代理記賬機構換發新版許可證書。做好代理記賬機構年度備案工作,全?。ú缓鄭u)經批準的代理記賬機構共有756 家,比上年增加137 家,參加備案的746家,備案率98.7%。
(二)推進行政管理改革和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建。一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要求,開展中介服務項目和證明材料清理工作,主動規范、削減各類證明材料8 項,中介服務事項壓減至僅剩1 項。積極開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按時將會計師事務所基本信息向各部門開放共享,做好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雙公示”工作。二是做好信息公開和舉報事項調查落實。積極協助相關處室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和對會計師事務所違規舉報的調查處理,先后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項,反映會計師事務所不滿足設立條件的舉報2項,反映會計師事務所違規經營的舉報2 項,協助處理行政復議申請2 項。三是探索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建管理模式。建立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臺賬,開發社會組織黨建管理系統,借助會計師事務所年度報備工作,對全省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建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全省建立黨組織的會計師事務所共295 家,其中單獨建立黨組織的210 家,聯合建立黨組織的85家。全省行業黨委1個,行業黨總支17個,黨支部288個,黨員2 656人。
(三)增強“學會、協會”服務會計管理工作能力。一是加強高級財會人員培訓。省會計學會加強與全國各財經院校合作力度,積極拓展會計培訓資源,新增合作院校4 所。抓好課程設計和師資選聘,強化日常管理,提高培訓質量。全年共舉辦行政事業培訓班14 期、企業培訓班6 期、綜合培訓班2 期,還與省公安廳、省文化廳、省人防辦等部門舉辦系統培訓班7 期,全年共培訓3 278 人次。二是會計學術研究進一步增強。省會計學會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認真組織省社會科學規劃辦會計專項課題申報、管理和結題等工作,圍繞社會熱點加強會計理論研究,增強會計科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積極開展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共收到參選論文290 篇。聯合山東財經大學成功舉辦省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2017 年年會。三是積極做好《齊魯珠壇》編輯發行工作。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對刊物欄目、內容和版面進行創新完善,更加貼近會計人員實際工作。堅持網絡化采編方式,提高采編效率,全年共收到來稿360 余篇,刊發學術文章110 余篇,出版發行6 期,共7.5 萬份。四是推動珠心算事業快速發展。組織參加全國珠心算教師和珠心算裁判員培訓班。在棗莊市舉辦山東省第九屆珠心算比賽,共有14 個代表隊200 余名選手參賽,為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屆。組織參加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珠心算通信賽,全省參賽人數達7 000人,787 名選手獲優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