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會計工作以公司“二五”戰略規劃為統領,緊緊圍繞公司經營管理的中心工作,加強資本管理,優化績效考核、加強成本控制、防范財務風險,努力提升計財工作價值,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通過構建分析框架,完成集團年度及半年度資產負債分析報告,系統分析了報告時點集團及母公司資產負債規模與結構、盈利能力、風險狀況、資本水平,并初步提出集團及母公司在當年度和“二五”規劃期內的資產負債管理政策與目標。資產負債分析框架的構建和資產負債報告體系的確立,標志著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工作向規范化、專業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提出在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下設立資產配置執行協調小組,形成定期會商機制的建議。為確保母公司資本充足水平、提升資產配置效率,先后提出了母公司半年、三季度及11—12 月資產配置建議,供經營決策參考,確保母公司利潤釋放與風險資產規模增長相匹配。
有序推進、全面落實計劃管理各項工作。深入分析2017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外部政策和市場環境,結合公司“二五”戰略規劃和經營現狀,結合集團經營策略與風險管理策略,計劃財務部與分、子公司及各業務部門進行多輪溝通,并通過同業、投行分析師數據進行多方驗證,合理確定2017 年經營目標,制定集團整體經營計劃,分層次、有側重地細化分解至各業務條線。完善分公司考核激勵體系,通過強化全成本核算理念、調整利潤貢獻指標評價方法,鼓勵集團協同,落實經濟資本管理,落地經營目標。適時出臺考核補充事項,適應市場變化,應對經營挑戰。
(一)強化預算管理意識,優化財務資源配置。圍繞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中長期發展目標,結合總部部門模擬利潤中心、分公司差異化管理、子公司梯隊建設等管理思路,調整預算配置方式,完成2017 年集團費用預算分配。強化費用預算執行過程控制。定期進行集團財務支出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分析總分公司費用結構、支出進度和同比變動情況,督促費用支出規模的合理控制,強調財務資源效益。
(二)組織年度費用和資本性支出決算編制工作,完成成本控制考核評價。完成分公司年終考評中的成本控制考核評分,從成本收入比、預算偏離度、與歷史和同類分公司比較等多個角度,全面反映分公司成本控制水平。根據分公司人員附加費水平對分公司績效進行調增調減,引導合理列支各項福利支出,提高分公司福利待遇的公平性。嚴格按照財政部關于國有金融企業編報年度固定資產投資決算的要求,組織固定資產投資決算報表編報,并做好與會計決算的銜接。
(三)按照中央車改要求,完成公司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并做好2018 年車輛更新計劃。合理核定分公司車輛配置標準和數量,保證分公司業務開展的同時,控制分公司車輛運行成本。對境內控股子公司車改按照車輛配備不超標、交通補貼標準不超限、交通總成本不上升等原則推進,子公司自行實施經總部審批后的車改方案,同時加強對轄內分支機構的管理。結合此次車改,對分公司現有車輛進行摸底,制定了2018年公司車輛更新計劃。同時制定集團《車輛配備及管理辦法》,鞏固車改成果。
(四)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執行負責人履職待遇相關規定,繼續加強各項費用的管控。堅持勤儉辦企理念,繼續嚴格控制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3 項專控費用開支。結合公司黨委辦公室《關于印發公司系統開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集中通報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在集團范圍內開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財務事項專項檢查,強化分子公司防范財務風險意識。組織分子公司根據業務開展和履職需要,編報2017 年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預算,統計各類支出預算并進行匯總,同時備案2017 年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預算總體方案。堅持“有利工作、務實節儉、反對鋪張”的原則,督促分子公司嚴格執行各級負責人履職待遇支出標準,進一步規范負責人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管理。
(五)完成集團績效評價。在集團范圍內及時傳達財政部考核要求,根據財政部最新考核辦法,安排部署各子公司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按時向財政部上報集團績效評價報告。通過專項培訓,引導分子公司結合財政部評價導向推動業務發展,實現單體考核結果與集團考核結果趨同。積極推動公司內部考核辦法與財政部考核辦法合理對接。
(六)加強稅收政策的學習和解讀,提高集團稅務人員專業能力。為滿足分子公司對稅收政策快速學習掌握的需求,編寫集團《稅務參考》,將稅務熱點政策和問題作為專題詳細分析,并及時傳遞給分子公司學習,同時在集團內征求稿件,讓全體稅務人員積極參與。開展季度稅務培訓,加強稅收政策宣講,結合分公司提出的日常關注的問題,對資產管理產品涉稅處理及熱點問題進行講解,提高全員的稅務風險意識。編寫季度《稅務簡訊》,解答分子公司關注的問題、講解案例、匯總最新稅收法規。在OA 平臺的教育培訓板塊中開辦 “稅務園地”,定期上傳典型稅務案例、公司相關稅收法規、稅務參考和稅務培訓講義內容,供分子公司參考和學習,提高培訓效果和效率。
(一)牽頭推進新會計準則實施。自2017 年2 月,計劃財務部對集團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多輪模擬準則調整和測算,有效解決了實施新準則對公司財務數據的影響。在咨詢機構的協助下,對公司相關制度、流程、系統進行修訂和改造,為新準則實施提供保證。此外,安排咨詢機構與審計機構適時進行對接,保證審計結果與轉換結果不存在重大差異。
(二)按照財政部要求,完成報表系統報表變更和功能調整工作。按照財政部《關于修訂財務快報有關填報事項的通知》要求, 2017 年1 月完成了財政部報表管理系統中的快報變更開發和測試工作,并從2017 年起在系統中按照新版快報表樣編制和報送財政部快報。按照財政部文件要求,2017 年1—3 月完成了財政部報表管理系統中決算報表變更修改事項,保證了分子公司及集團決算報表的按時報送。
(一)發揮統籌、組織和協調作用,提高監管統計數據報送質量和效率。按時完成銀監會各項非現場監管報表、報告上報工作。梳理總結報送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報送質量和效率。跟蹤關注報表指標口徑問題,商請總部相關部室及時調整固定收益類債權業務及風險指標統計口徑,以符合監管報送要求。緊盯數據報送流程中的薄弱環節,督促總部相關部室配合填報統計信息,確保報送質量和效率。總結報送經驗,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通過設計制作報表檢驗模板,實現報表表內、表間、環比變動半自動化校驗,進而提高報送質量和效率。
(二)優化公司綜合統計報表指標體系和報送流程,完成季度報表及統計分析報告,為經營分析和管理決策提供統計信息支持。完成《關于改進不良資產主業業務統計口徑的報告》,提出了不良資產主業業務統計口徑改進建議。調整完善統計指標口徑,做到指標定義明確、數據采集路徑清晰以及填報分工責任明確。加強統計數據監測和分析工作,按季度進行統計指標匯總分析,編寫《統計季報》,不斷完善統計季報框架及內容,深化季度重要指標的變動分析并提出管理建議。組織總部相關部室和子公司編寫完成《2016年度統計手冊》,實現公司重要經營數據的及時歸集、匯總、分析和持續積累。
(一)優化集中核算職責及分工。組織和實施總分公司會計核算單位的日常會計集中核算、賬會數據的核對調整、結賬等工作,嚴格審核各核算單位提交的財會系統信息、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及相關審批流程、業務流程,把好會計信息質量關。通過不斷調整、優化總分公司會計集中核算分工協作模式,進一步提高了集中核算的實施效率和效果。
(二)研究論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規劃方案。在集團內各單位開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規劃問卷調研,赴萬科集團考察調研,形成了信達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調研報告,進一步掌握了集團財務系統應用現狀,充分了解了集團各單位在財務共享服務方面的需求,完善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建設規劃方案。
(三)完善財務系統,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做好財務信息系統的運維工作。通過每月定期發布程序的方式,維護和優化財會系統業務、財務一體化自動核算規則、審批流程、系統內部控制及系統功能等,逐步實現公司全業務、全流程的標準化、流程化、自動化、批量化處理。負責監控管理總分公司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及時組織協調解決財會系統存在的問題,逐步調整、完善核算系統各項功能,做好與財會系統相關的需求管理、優化調整方案論證及后續測試、發布上線等工作。協助子公司完成托管業務與自有業務的分賬核算,并在分賬核算的基礎上,完成相關法人口徑、管理口徑及考核口徑等多口徑合并財務報表的開發實施工作。參與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相關的外聯系統的需求討論、實施、改造工作,銜接好管理會計、集團合并財務報表系統、財政部報表系統和數據集市及相關業務系統。根據2018 年實施新會計準則的要求,為確保期初新舊會計準則數據轉換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期初資產分類、估值及減值等的結果準確無誤,經多次研究論證形成系統解決方案,并完成了全部開發、各項測試及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