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潘金
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傳統的各行各業緊密融合,改變了傳統行業的運行方式和管理方法。同樣“互聯網+”也迅速滲透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方方面面,這就給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整合資源既是行政管理發展的大趨勢,也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的關鍵點?;ヂ摼W思維正在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轉型和變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轉型和變革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行政事業單位傳統的財務模式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形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互聯網+”模式。通過把互聯網引入財務工作,從而實現財務工作跨時空、跨地域的處理。
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互聯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建立多功能財務共享信息平臺。利用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搭建包含國庫支付、資產管理、票據管理、預算管理、決算管理、會計核算、政府采購等多功能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平臺對相關部門的業務資源進行整合,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業務溝通與協調,打通各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銀行、稅收等部門業務通道,實現各個系統的有效銜接。建立財務、稅收、國庫和銀行等多方系統的相互對接,實現自動對賬和自動繳存抵扣。建立財務共享信息平臺有利于實現在單位內部對原始憑證等資料進行掃描上傳,從而實現網上審批、審核、填單、支付和查詢等多種功能,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信息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
二是建立單位財務信息數據庫。為了將財務收支各項情況準確及時地提供給相關部門,各單位都要建立財務信息數據庫,并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會計核算、資產及預算等各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和科學化管理,從而增加財務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預測性,為單位財務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三是建立財務電子檔案信息系統。行政事業單位在實現財務信息共享之后,實現原始憑證資料的影像化,建立財務電子檔案信息系統。引入電子條碼技術,使電子憑證和原始檔案相匹配,從而實現對會計檔案資料進行精準定位,便于對會計檔案資料進行查詢、整理和保管,提高會計檔案管理能力。
當前,有多個功能強大的信息系統可實踐運用,為行政事業單位做好“互聯網+”模式特點的財務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會計處理更加自動化與智能化,大量重復性財務工作被信息自動化數字化處理取代,會計核算效率和準確率大幅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不再是繁雜的數據收集,而是信息化數字化的數據加工的處理,財務管理職能也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這就要求財會人員提高互聯網思維以及在財務工作中熟練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各種信息軟件的能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財務會計知識,還要有精通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財務信息共享平臺等互聯網專業技術和實踐操作技能。
社會高速在發展,“互聯網+”時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模式將呈現出數字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共享化趨勢,未來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知識技能條件會越來越高。財政部門必須系統性開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使會計工作人員不僅精通會計專業知識,又能熟練掌握互聯網信息技術。為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財務會計人要必須轉型,適應財務會計管理新常態,樹立終生學習理念,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體系,以滿足“互聯網+”時代下對會計人員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