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落實“八字方針”,將是新一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浙江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八字方針”,持續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過去的2018年,浙江高質量發展在保持穩態的基礎上,不乏新作為、新突破。這一年,浙江深耕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這一年,浙江致力于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級版;這一年,浙江聚力為民營經濟“增氧、造血、強體”,發布10方面31項政策舉措;這一年,浙江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規劃、高質量推進“四大建設”,著力打造現代化浙江建設的主戰場和大平臺;這一年,浙江開放新動能不斷釋放,外貿發展穩中向好,國際投資量質并舉……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浙江經濟,新一年如何實現再升級、再提質?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形勢作出重大判斷、對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作出精準部署,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落實“八字方針”,將是新一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浙江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八字方針”,致力于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持續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鞏固,即“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過去一年,浙江“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著,以降成本為例,浙江目前是全國出臺減負政策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顯著的省份之一。新一年,要繼續鞏固改革成果,在過剩產能出清、降低營商成本等方面做更多的創新嘗試,最大限度地優化提升資源要素配置水平,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深化。
增強,即“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發展更多優質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歷來是市場主體的集聚地。浙江每萬人市場主體擁有量位居全國榜首,民營企業更是成為浙江市場主體的中堅力量。浙江在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同時,應致力于增強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著力在企業減負降本、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支持企業創新拓市場上下功夫,繼續突出營商環境改革優勢,釋放“最多跑一次”改革紅利,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優的市場環境、更強的資金支持、更好的發展預期,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及全國影響力的龍頭民營企業,形成微觀主體健康發展、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
提升,即“提升產業鏈水平,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對浙江而言,“提升”的核心,就是要充分發揮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引領作用,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向其他產業融合滲透,推動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和各類產業平臺整合提升。同時,充分發揮數字經濟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動機的作用,加速推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推動新舊動能持續轉換。在數字經濟領域形成集聚效應,打造一條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鏈,提升浙江產業發展水平。
暢通,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浙江歷來市場化程度較高,開放發展水平也相對較高,落實“暢通”二字,關鍵在于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第一動力引領經濟發展,優化經濟運行機制和市場資源配置水平,以協調性、整體性、系統性為方向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著力構建現代化市場體系。同時,在鼓勵浙江企業走出去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國內市場的開發,立足本土市場,打造和輸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品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