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江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貫徹習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是浙江堅定不移踐行“八八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新時代交通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主抓全省交通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處室,我們堅定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敢為人先、敢闖敢試,通過召開溫州現場會、開展“八統一”會戰、“路路通”行動等系列舉措,形成全省上下合力抓改革的濃厚氛圍,提前實現群眾和企業辦事100%“最多跑一次”。
以“一盤棋”的站位,高舉改革大旗。一是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踐行為民服務理念的“主戰場”。從交通行業實際出發,像抓重大項目建設一樣,一步一個腳印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破解一批群眾關注的難點問題,辦好一批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二是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通過簡政放權、流程再造、服務優化,倒逼自身改革、加快轉型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交通強國示范區建設的“牛鼻子”。綱舉目張、以點帶面,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風,貫穿交通改革發展全過程,發揮撬動作用、引發聚變效應。
以“三張網”的體系,踐行改革理念。一是構建“全覆蓋”辦事網。堅持群眾和企業辦事涉及到哪里,“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拓展延伸到哪里。改革覆蓋省、市、縣三級交通運輸部門,涵蓋公路、水路、港口、質監等各領域,實現全系統所有辦事事項“最多跑一次”。二是構建“全流程”服務網。交通辦件量96%在市縣兩級、84%在道路運輸行業,與基層企業和群眾緊密相關。針對這一特點,精心設計、大力推動“全程辦”“馬上辦”“移動辦”等便民服務。三是構建“全聯通”信息網。全面整合綜合交通信息資源,按照“V字迭代”理論,完成數據串、數據倉建設,打造省級綜合交通智慧云平臺,構建“橫向到底、縱向到邊、內聯外暢”的信息網絡體系。
以“一股勁”的銳氣,攻克改革難題。一是著力打好“八統一”大會戰。抽調全系統160余名精干力量集中攻堅,制訂標準化辦事事項和辦事指南,實現全系統辦事事項、條件、材料、文書等全面統一,精簡、取消、下放13類事項,83%以上事項材料精簡、75%以上事項辦理時限壓縮2天以上。二是著力打好“信息孤島”攻堅戰。對上,爭取交通運輸部支持,實現船舶檢驗等8類數據開放;橫向,主動對接省數據管理中心、浙江政務服務網,累計推送數據15億條,總量居省直部門第二位;加強與發改等部門銜接,助推企業投資項目100%網上審批。對內,整合公路、港航、運管等25類數據資源,實現互聯共享。三是著力打好深化改革持久戰。制定實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群眾和企業辦事“路路通”行動計劃》,努力實現“五個全覆蓋”,重點抓好“四辦四減八通”,建立“三個一”改革推進機制,形成“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評價體系。
以“一站式”的服務,創新改革舉措。一是服務實體經濟降本增效。依托國家物流信息平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外貿供應鏈大通關建設,實現企業通關和物流服務“只需報一次、僅需連一次、最多查一次”。二是率先推行船舶證書“六證聯辦”。通過整合資源、容缺受理,實現船舶營運證等6本證書“一次性申請、一次性提交、一次性核發”,辦理時限由29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材料精減達44%以上。三是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圍繞“8個全”目標,加快構建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智能審批體系、智能執法體系、智能信用體系、智能支付體系、智能救援體系和智能服務體系,提升交通部門行政效能和服務質量。
以“一片情”的宗旨,力求改革實效。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過程中,瞄準群眾關注的“熱點”,針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貨車年檢年審事項,部署推進“三檢合一”,按照全省45萬輛貨車計算,平均每輛車減少150元的檢測費用,全年累計可節約6700萬元。按每輛貨車可以節約一天的檢測時間來算,累計可增加貨車經濟效益約4.5億元。直面群眾切身的“痛點”,針對群眾貨運從業人員反映最大的“填表難、填表繁”問題,率先推行辦事申請“免填單”服務,直接惠及全省27萬運輸業戶和60萬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聚焦群眾遇到的“堵點”,率全國之先推出“全城通辦”服務,除個別工程類事項外,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經營許可等82個事項均可實現服務不分區,申請人可就近享受便利高效服務。在此基礎上,力推“憑一張身份證申請、靠一部手機辦成、用一張二維碼查驗”,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