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博士、研究員
按照往年慣例,5、6月份一般會有兩份比較有分量的報告要出爐,一份是關于2018年浙商500強的大榜單,另一份是關于浙商新領軍者的小榜單。在筆者眼里,前者反映浙商“集團軍”的整體力量,后者反映浙商“特種兵”個性魅力。
首先來看看集團軍的新風采。用一句話加以表達,在10年前,浙商企業有38家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當前百億級別的企業達到了142家,其中有11家企業突破了千億大關。千億級規模的大企業數量,浙江第一次突破兩位數,這是值得歷史記錄下來的。在大多數人看來,浙江經濟的特征,主要看點在中小企業,大企業、大集團并不具備優勢。正可謂“十年磨一劍”!如果以千億級企業數量為衡量標準,那么浙江的千億大戶在全國的地位已經超越了浙江GDP在全國的排名。大企業、大集團,具有明顯的渠道、品牌、技術等優勢,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從歷史的角度看,無論是從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演進軌跡,均充分體現了“公司的力量”。如今開始的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工業革命,這種“公司的力量”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從橫向的角度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大企業、大集團的培育和發展。重視培育和發揮大企業、大集團的力量,并不是讓強勢的市場主體去實現“壟斷”發展,而是在任何時代、任何條件下,群龍都不可無首,尤其對追趕型發展的中國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浙江省從原來提出重點培育省級工業龍頭企業146家,到培育“三名企業”103家,再到更加體現市場化導向的浙商500強企業榜單,都是這種發展軌跡的真實體現。
當前,浙商大企業、大集團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征:時代性、國際化、高成長性。向來“以小為美”而著稱的浙江,開啟了“以大帶小”的新時代。時代性,體現在技術的軌跡上,特別是以“互聯網+、機器人+、標準化+、大數據+”為標志和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為時代特征的技術方向,是浙商之所以能夠快速長大的重要邏輯。國際化,體現在市場軌跡上,浙商區別于其他商邦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尤其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要素資源,實現浙商企業的快速發展。高成長性,體現在發展的結果上,在分析這些大企業、大集團時,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些公司的規模已經非常大了,但是發展的速度并沒有明顯減緩。雖然已經是“一頭大象”,但是很多企業依然是兩位數的發展速度,讓很多“中速”發展論無法解釋。可以說,浙商大企業、大集團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如果說大企業、大集團有些讓人意外,需要好好研究研究,那么再來看2018浙商新領軍者,更是讓人有些意外。先來關注一下新領軍企業的評選條件:一是在全國范圍內具備一定公眾影響力的浙江籍或在浙江創業的企業家;二是企業在所屬行業內有良好口碑,市場占有率較高,屬于行業內的隱形冠軍或者行業排名前三;三是企業在2017年表現出強勁增長力,打造了新的增長空間,2017年營收超過1億元,并達10%以上增長,或者實現了至少一輪融資,金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四是對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經濟領域有獨到見解,并在此領域有所布局或有所成就。也許這些新領軍企業和浙商500強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這些有點“苛刻”的評比條件,似乎可以更好地告訴我們浙江企業未來發展的力量。從產業發展驅動經濟發展的軌跡上看,浙江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上,“未來產業”的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落實在什么地方?2018年的新領軍企業,也許是這種發展戰略落地最好的證明。
如果浙江區域經濟發展的“山、水、林、田、湖”所形成的環境,對于廣大企業來說是最好的“陽光雨露”,那么今天的小企業就是明天的大企業、大集團,今天的浙商新領軍企業,就是明天的浙商500強。以大企業、大集團為引領,中小企業為支撐,共同形成良好的協同創新體系,是未來浙江經濟繼續走在中國前列、全面實現兩個高水平目標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