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信息中心
服務業國際化是體現城市國際化水平的核心要素,也是杭州提升國際化的主要發力點。本報告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視角,從國際消費、國際要素集聚、國際交往流通三個維度來測度杭州服務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旅游和商貿是國際消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指標的可取性,我們選擇星巴克門店、國際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外國人喜愛消費酒吧數量四個指標,旨在從不同側面反映杭州城市人的活躍度、高端商務旅游需求、人均消費能力、國際人士活躍度。結果顯示:上述指標杭州分列全國第三、第六、第四、第七,一定程度表明杭州國際化消費環境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星巴克門店數量和分布,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商業與消費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標。星巴克有著一套較為嚴格的選址標準,采用大數據測算地區的人流量、消費能力、街區氛圍等因素來進行門店選址。就杭州而言,星巴克分布越密集的區域,消費能力越強、消費活躍度也越高。

圖1 全國主要城市星巴克門店數量
國家發改委互聯網大數據中心2017年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杭州的星巴克指數持續飆升,表現搶眼。上海的星巴克數量高達569家排名第一,北京257家次之,杭州以177家星巴克門店位列位居前三。數量已超過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成為“星巴克第三城”。
據國家發改委互聯網大數據中心2017年的數據,上海(96家)、北京(56家)、成都(33家)、廣州(31家)。受G20、迎亞運等利好因素,洲際、萬豪、希爾頓等國際知名“超五星”酒店加快入杭步伐,杭州以(24家)位居全國第六,杭州國際高端酒店表現非常強勁,發展前景看好。

圖2 全國主要城市國際五星級酒店數量

圖3 全國主要城市高檔餐廳數量排名
2017年大眾點評網數據顯示,上海、北京、深圳的高檔餐飲場所(指人均消費在300元及以上)數量相對集中。其中上海(750家)、北京(517家)、深圳(147家),杭州(接近100家),排名位居全國第四。
2017年國家發改委互聯網大數據中心調查顯示,從外國人喜歡消費酒吧數量看,上海領先優勢明顯,杭州緊跟北京(329家)、廣州(281家)、深圳(230家)、成都(226家)等城市之后,列全國第七。

圖4 全國主要城市外國人喜愛酒吧數量
國際集聚度是指集中了較多的跨國公司、有較高的開放度,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控制和影響全球或區域性的經濟活動。其中每百萬人擁有國際醫療機構數量、國際教育機構的集中度等為重要指標。
據國家發改委大數據中心2017年的數據,杭州擁有國際醫療機構總數為60家,每百萬人擁有國際醫療數量為6.53所,人均排名第三,表明杭州在引進國際性醫療機構、推進醫療衛生領域國際化合作方面成效顯著,國際化醫療養老體系初顯雛形。

圖5 全國主要城市國際醫療機構排名
據2017年國家發改委大數據中心調查顯示,杭州擁有國際教育機構總數64所,每百萬人擁有的國際學校數量為6.97所,人均排名第十六位,相對靠后。調查發現,除外籍人員子女需求外,超六成的杭州網友也希望子女能就讀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教育機構。

圖6 全國主要城市國際教育機構排名
根據2017年司法部174、175號公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度檢驗的223家外資所首選駐地為一線城市,上海(外資126家)、北京(外資85家),60家港資所則更青睞于北上廣深,上海(港資18家)、北京(港資16家)、廣州(港資13)、深圳(港資7家),杭州目前則無一家。
國際交往流通是指在國際交往中具有一定影響力,能夠在地區或全球發揮重要作用的城市,通常是國際交通樞紐、數量龐大的外國人常住、經常舉辦大型國際會議、承載外交、訪問、友好城市間往來頻繁,擁有的國際航線、政府、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數量及交往的頻繁度等指標衡量。
國際航線數量是城市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根據“飛常準”數據,2017年杭州跨境航班數量為77條,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六,與第五名深圳的85條境外航線相比差距較小,但與北京(226條)、上海(223條)、廣州(154條)等國內航空三大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圖7 全國主要城市2017年跨境航線數量(不含經停)
國家發改委大數據中心2017年的數據,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深受IGO(政府間國際組織)的青睞,超過八成機構落戶北京。杭州雖國際知名度逐步增強,但尚沒有IGO的辦事處入駐,亟需積極參與國際性事務,提升國際影響力。

圖8 全國主要城市IGO(政府間國際組織)分支機構數量分布
包括非政府組織(NGO)在內的各類社會組織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逐漸上升,對當地國際化發展水平影響頗深。2017年公安部數據顯示,境外NGO共在我國設立316家代表處或辦事處。北京、上海是主要集聚地,約占總數的60%;廣州、成都、天津、大連四地,均為10家左右;杭州境外NGO分支機構僅有兩家,分別為英國英中貿易協會杭州代表處和德國石荷州經濟技術促進中心杭州辦事處,整體而言,杭州對國際化NGO吸引力較弱,國際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圖9 全國主要城市境外NGO(非政府組織)分支數量
從國際消費、國際要素集聚、國際交往流通三個維度分析后發現,杭州國際消費環境發展較好,但在吸引國際學校、國際機構、國際組織等國際要素集聚,以及國際航線等交往流通領域硬指標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當前,杭州正處于城市國際化高速發展階段,市委市政府旗幟鮮明地提出杭州要加快建成亞太地區門戶和國際會議目的地,打造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當務之急,要加快補上國際交通、國際學校、國際機構、國際人才等短板指標,進而爭取在國際新興產業、國際航空體系、國際人才培養、國際文化影響力、國際性活動參與等方面展露更多的杭州聲音、杭州形象、杭州元素。
建議一: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的門戶交通樞紐城市。推動蕭山國際機場擴容提升和功能配套,開辟更多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區域的重點城市國際航線,增加亞非主要城市航班,拓展航空配套服務市場,支持開通國際貨運航線,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大力推進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加快建設完善機場至中心城區和杭州都市圈城市的快速通道,有序建設通用機場。加強與“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的鐵路骨干支線網銜接,積極對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加強市域重點航道改造提升,深化與寧波舟山港、上海港等戰略合作。
建議二: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的要素集聚中心城市。廣泛集聚高品質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及國際機構。一是推動國際化教育先行。加快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規劃建設,大力發展國際教育,引進國外知名教育機構來杭參與辦學。支持民辦西湖大學等國際一流研究型高校建設。大力發展外國留學生教育,擴大在杭留學生的來源國別、留學類別和規模。深化圖書館國際交流,增強公共圖書館國際服務功能。二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提升杭州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中的能級,提高杭州在全國的城市地位。努力招引跨國企業區域性總部或辦事處,爭取把其研發、銷售等更多服務部門落戶杭州,積極引進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同時積極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律、會計、審計、保險等事務所等機構,為更多國際人才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工作機會。
建議三: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心城市。一是推動高端國際人才集聚與流通。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信息庫,編制國際高端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高層次人才管理制度,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國家、省“千人計劃”和杭州市國外引智引才計劃,大力引進國際英才。探索建立政府部門外籍雇員管理制度。積極組織本地人才赴海外培訓、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加大本地國際化人才培育力度。加強與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的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高校在杭州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城市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綜合性作用。二是加快建設國際高端會展中心和賽事之城。放大“兩會”效應,吸引更多的政府、非政府國際組織入駐,依托浙商、杭商、全球行業協會,積極擴大國際間的往來與國際友好城市的交往,利用國際資本擴大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