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晚霞 章舜武 傅俊輝 李炳衡
2008年4月,杭州在全國率先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努力打造“國內外互通、省市區互動”運作模式,助力集聚“人才+資本”,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截至2017年底,引導基金累計簽約出資18.1億元,累計實際出資11.7億元,累計投資項目451個,其中在杭項目299個。這些投資項目中,累計有15家企業成功在國內的證券市場IPO,有13家企業被A股公司收購,有15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引導基金運作以來,大力推進創新實踐,支持了杭州創新創業經濟的發展。具體來說,主要有:
專注中小企業,努力培育獨角獸企業。引導基金成立以來,投資的企業和項目中90%為中小微創新企業。截至2017年底,累計有15家企業成功上市,總市值達到1402.27億元。其中屬于杭州的企業達到9家(聚光科技、漢鼎信息、長城影視、創業軟件、華鐵建筑、元成園林、正元智慧、長川科技、天地數碼),總市值達到504.8億元。
加強市區聯動,促進各區創新創業。杭州市創投引導基金近年來在市本級出資的“單打一”方式基礎上,通過不斷加強和省(部)、區(縣)的聯動,建立省市區三級聯動的“多合一”出資方式,先后與濱江區、余杭區、江干區、上城區、下城區、下沙經開區等開展合作。其中,與濱江區合作設立5億元的杭州同心眾創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醫療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與下沙經開區合作設立2億元的巢生創投基金,主要用于生物醫療領域的早期投資和內部孵化。
推動全球引智,吸引海外創投來杭。2014年底,杭州市在美國硅谷設立了硅谷孵化器。該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積極吸引國外的高端專業人才和高科技的項目進入杭州,助推杭州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杭州市創投引導基金積極發揮平臺作用,不定期組織引導基金合作創投機構與海外孵化的優秀人才、項目對接,幫助有意向回國創業的海外優秀創業人才、項目落實產業化所需要的資本投入,與合作創投共同助推海外優秀創業企業落戶杭州快速成長。2017年7月,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博將資本和Silicon Catalyst兩家機構合作設立機器智能產業基金,首期投資1億元,以“基金+孵化器”的模式吸引國內外的機器智能相關項目來杭,打造一個以機器智能為核心的智能產業集群。該產業基金力爭在2022年之前引進相關項目50個以上。
依托科技支行,加強創投金融支持。為了配合創投引導基金的工作,杭州市依托杭州銀行成立了以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核心、與創投機構緊密合作,專門服務于杭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支行。目前,科技支行已與120家創投機構建立廣泛合作關系,在銀投聯貸、股債平行基金、新三板起飛貸和風險池基金貸款等產品創新使用方面積累實踐經驗,為廣大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先后幫助正元智慧、貝達藥業、英飛特、安恒信息、領業醫藥等大批優秀企業成長,累計服務各類授信客戶超1100家,戶均貸款850萬元,目前科技企業結算客戶達3500戶。
下階段,還需從以下方面有所創新:一是擴大引導基金規模,服務實體經濟。抓住深化改革和政策創新的機遇期,一是積極擴大市創投引導基金規模,達到30億元;二是加強與國內頂尖創投企業的合作,加大杭州市初創項目的投放,努力孵化和培育信息、節能環保、大健康等產業的獨角獸企業,為“鳳凰行動計劃”提供堅實的企業基礎,促成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實體經濟。
二是助力金融特色小鎮,支持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依托杭州依山傍水的美麗風光、充裕活躍的民間資本和寬松優良的金融政策環境,積極發揮創投基金的引領作用,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業資本、項目、技術和人才向玉皇山南基金小鎮、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等新興金融發展平臺集聚,助推其新金融業態的形成,支持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
三是探索模式創新,打造“三創”生態體系。大力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大對創業投資機構和創業企業的支持,不定期地為創業投資機構推薦優秀創業項目,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幫助,形成以產學研對接、政策服務、科技金融、人才服務、科技中介、品牌建設和創業文化環境服務等為主要內容,貫穿企業孵化、生產、營銷等各個環境的多層次創業投資服務體系——創新創業創投融合的“三創”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