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念
近日,一名讀初一的12歲女學生因下腹疼痛難忍,由其媽媽帶到醫院泌尿外科就診。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后發現,女孩從沒來過月經,但從去年8月份開始,每個月總有幾天下腹部疼痛。由于疼痛不厲害,她也沒太在意。這次,她下腹疼痛很厲害,而且感覺老是要解小便,母親也很焦急,便帶她到醫院就診。
泌尿外科醫生懷疑女孩有泌尿系感染,故給她做了雙腎、輸尿管、膀胱超聲檢查。檢查后發現女孩雙腎、輸尿管、膀胱超聲未見明顯異常聲像,但意外發現女孩膀胱后方陰道內可見較大范圍的無回聲暗區,子宮體呈“帽狀”附于陰道上端。超聲醫生診斷意見為處女膜閉鎖,后經臨床醫生外陰檢查后手術切開處女膜,流出黏稠不凝固的深褐色的血液,確診為處女膜閉鎖。
處女膜閉鎖是由于胎兒時期泌尿生殖竇上皮重吸收異常所致,是女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中較常見的類型。該病多發于青春發育初期,患者最初癥狀多為腹痛,因無月經來潮而忽視婦科檢查,而到內、外科就診,易造成初診誤診。
所以,家有女兒的媽媽們要注意: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沒來“大姨媽”,且有周期性下腹痛時,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就醫,以排除處女膜閉鎖。
一旦確診此病,家長和孩子也不需要太緊張,盡早切開處女膜便可。青春期行手術切開處女膜最佳,此時雌激素可促進外陰愈合。術后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消毒內褲,多食用高蛋白、高營養、高維生素及富含鐵質、粗纖維食物即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