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登武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思想。長江經濟帶建設兩年來取得歷史性成就,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這是新時代推動長江經濟帶建成黃金經濟帶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四川自覺肩負國家戰略使命的重要站位,深刻認識省委、省政府建設美麗四川重大決策部署的深遠意義,奮力推動四川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走在前列。
要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高度,深刻認識省委自覺肩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重大責任的政治站位。長江經濟帶已經躋身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區域的行列,但也面臨資源環境超載的困境,堅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長江經濟帶建成黃金經濟帶的根本出路。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在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中占據著源頭性、決定性位置。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以來,省委作出了一系列貫徹部署安排,鮮明提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美好愿景,美麗被置于首要目標;鮮明提出“始終把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位置”,強調“以對腳下這塊土地負責、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堅定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生命工程來抓”,這些構成了省委治蜀興川“一個愿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四項重點工程”戰略謀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從內心深處真正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推動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為子孫后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美麗巴山蜀水。
要站在加快推動四川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高度,深刻把握省委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大部署。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對推動四川綠色發展形成了強大的倒逼力量。省委順應大勢而為,持續加強生態保護,維護“四區八帶多點”生態安全格局,全方位開展綠化全川行動,加大環保督察和執法力度,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快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開辟了經濟總量躍升全國第六、經濟動力加速轉換的歷史性轉折。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后發也要高點起步”,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闖出一條以大保護倒逼轉型升級、以綠色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四川現代化之路。(作者單位: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 (責編:陳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