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若春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40歲以上的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約為7%~10%,不亞于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病率,成為威脅全世界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腎臟病發病還呈現出年輕化趨勢,20~30歲的透析患者越來越多,年齡最小的甚至不到10歲。是時候保護腎臟了,一起來關注我們的“愛腎天地”吧!

一般的腎病發展,首先是慢性腎炎,然后慢性腎炎加重,逐漸導致尿毒癥,尿毒癥進一步加重,導致腎衰竭或者引起各種并發癥,從而危及到了人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只會問“醫生,我應該怎樣不讓我的病情進一步發展”?多數人不知,引起疾病進一步發展以及加重的最根本根源在哪里。
掌握不到根本根源,浮在表面上的問題與答案,對于患者如此深奧的人體系統來說僅僅只是浮云,那么對于腎病患者來說,病情加重的根本根源在哪里?那就是———感染!
感染會引發腎臟病
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螺旋體病、原蟲和蠕蟲感染等均可引起相應的腎病,常見的有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流行性出血熱病毒腎損害及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腎損害。這類疾病引起的腎臟損害機制還不明確,但可能都會引起人體體內的免疫反應,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癥、傷寒、麻風等,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腎損害。
感染會導致腎病加重,引發尿毒癥
這些腎損害都與感染后引起抗原———抗體免疫反應有關,進而引起腎實質損害,一部分患者腎功能可進一步惡化成尿毒癥。另外在感染時,可以產生大量的炎癥因子和炎癥介質,這些炎癥因子和炎癥介質及激活的炎癥細胞可作用于腎臟,使原有腎臟疾病加重,甚至進展到尿毒癥。
感染可導致尿毒癥進一步惡化
感染是導致尿毒癥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危險因素,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可以使機體免疫能力受損,抵抗力下降,從而更易發生感染。由于尿毒癥的作用,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也會受損,從而使外界病原體易于入侵造成感染。另外,尿毒癥時期容易發生營養不良,也是機體抵抗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尿毒癥常見的是肺部感染,其次為尿路感染。對于血液透析患者,則動靜脈置管感染也是重要的感染部位;而對于腹膜透析患者,腹腔感染也是比較常見的感染部位。醫務工作者對患者應該加強透析操作的規范,并嚴格遵守各種消毒隔離措施。
最后提醒:因為尿毒素的作用,尿毒癥患者的體溫調節中樞可受到抑制,導致患者體溫在感染時較正常變化不大,不易被發現,所以對于尿毒癥患者,不能僅憑體溫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是否感染,應根據患者的綜合癥狀來進行判斷,以便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引起嚴重并發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