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芳+李明偉
摘要:近年來,世界科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對社會生產和生活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學與技術的互動成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這一趨勢下,STS教育應運而生,其針對科學、技術和社會這三者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研究,重點突出了對學生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該教育模式的提出對傳統高校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因此對STS教育視域下的高校數學教育改革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必須得到我們充分的重視。
關鍵詞:STS教育視域,高校數學,教育改革
一、 STS教育視域下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STS理念下的主要教育目標(如圖1所示)是培養積極參與決策的智慧公民以及有社會責任意識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等,但我國目前的高校數學教育卻只偏重于數學理論的學習,對數學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視。因為教學過程主要是圍繞著“教師-教材-課堂”這一主線,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調查和實踐操作環節,所以嚴重缺失對社會的理解和責任,這就與STS教育視域下的教育改革目標相悖。
其次,STS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是將科學教育和社會進行緊密結合,但傳統的高校數學教育大多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實踐間的結合缺乏足夠的重視,而這就會造成教育內容與社會需求間出現脫節,與STS教育的基本精神格格不入。
第三,在STS教育視域下,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還必須具備相應的綜合素養,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教學實踐活動。在STS教育模式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與合作者,甚至是教學實踐環節中的研究者。但當前高校數學教師的知識大多被限制在數學學科內,對社會學等都缺乏足夠的素養,他們的教學內容幾乎全部來源于數學教材,與STS教育對教師的要求相距甚遠。
最后,STS教育的評價重點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側重于反映對學生未來的期望,這也是現代教育評價的發展趨勢。而當前的高校數學教育評價卻主要集中在具體的成績目標或行為結果上,難以發揮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激勵作用。
因此,在STS教育視域下,推動高校數學教育改革,是我國高校教學能夠緊跟國際理工科教育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也是全面提升大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舉措,應該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
二、 STS教育視域下高校數學教育改革實踐策略
1. 建立強有力的師資隊伍
STS教育理念的實施對高校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能夠真正領會STS教育的內涵,而且還要將其落實到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去。首先,要加強對高校數學教師的STS教育,讓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能夠融入STS教育理念。對處于教學一線的高校數學教師,可以開設專門的STS課程,如科學技術社會學、科學技術史等,使其能夠從多個維度理解所傳授的數學知識,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教學實踐,就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其次,還可以邀請社會上的知名科研人員來學校為數學教師講授科技實踐知識,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再次,數學教師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斷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擴充,不僅要熟練掌握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而且應對相關學科做到有所了解,全方位增強教師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綜合素養。最后,高校數學教師應構建一種完善的STS教育觀念意識,在教學中應主動融入道德、倫理等對科技提出的要求,使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就能更好的掌握和運用科技。
2. 優化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
在設置高校數學課程時,要注重和其他學科的互相滲透,將不同專業對數學的應用需求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一方面可以實現對數學應用實踐教學的優化,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及時了解科技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社會需求。此外,考慮到STS教育對科技給予了高度重視。最后,數學教學內容應該注重關注人文性。數學教學除了需要培養學生的運算和邏輯演繹等能力外,還應強化對學生人文價值的培養,教學中應添加數學發展史以及應用前景等內容的講解,使學生一方面認識到數學學科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學習來提升自身的精神和科學素養。
3. 實施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數學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的是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效率較低。而在STS教育視域下,高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應該更加多元化。例如在進行數學概念的教學中,就可以引入案例教學法,通過預設問題來引出教學主題,進而達到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的目的;又比如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運用小組討論法,一方面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個人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得到鍛煉。除此之外,當前的高校數學教學還應加強對各種先進科技的運用,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對圖形技術、動畫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構建動態的課堂教學模式。最后,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除了需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察外,還應關注學生對待數學課程的情感與態度,尤其應重點強調對學生數學應用實踐能力的考察。
參考文獻:
[1]于海波.淺析新時代大學數學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6,(50):199-200.
[2]馬立軍.論高校數學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129-130.
[3]王英.對現代高校數學教育改革的探討[J].北方文學旬刊,2014,(2):250.
[4]匡繼昌.60年高校數學教育改革的反思[J].數學教育學報,2010,19(6):1-5.
作者簡介:李永芳,李明偉,講師,云南省昆明市,云南開放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