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性與趣味性對于一堂小學數學課同等重要。不少時候先有了趣味性,知識性才能有所保障。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入手,把數學與生活緊緊聯系起來,通過一系列學生真正歡迎的活動。先講究趣味性,然后在此基礎上再考慮知識性,盡可能地把趣味性與知識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游戲活動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通過現代教學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通過合作探究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學習;趣味性;提高;組織;有效
對于一堂小學數學課來說,知識性與趣味性是同等重要的。當然了,只有完成了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我們才能夠說這堂課是有效的。因此也就說明了知識性的重要性。只不過是對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來說,因為他們生性活潑好動,喜歡新鮮刺激。除非是個別學習品質特別優秀的學生,否則的話,要求他們一整課的時間里專注于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很難的。所以在某個角度來說,我們反倒覺得趣味性還要比知識性來得重要。因為只有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了較高的興趣,他們才會把注意力轉移到數學學習上來,課堂的教學目標才能順利完成。也就是說,先有了趣味性,知識性才能有所保障。這一點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而言表現得尤為突出。
所以說,要想保證數學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小學數學老師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來。數學老師應該在充分了解掌握學情的基礎上,抓住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真正感興趣的話題或是活動,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入手,把數學與生活緊緊聯系起來,通過一系列學生真正歡迎的活動。先講究趣味性,然后在此基礎上再考慮知識性,盡可能地把趣味性與知識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的話,小學生才會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來,數學的學習也才會有保障。
那么,小學數學教師要如何才能通過巧妙的課堂教學組織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很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呢?
一、 通過游戲活動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
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告訴我們,游戲教學是小學教學中一種能夠很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產出高效學習效率的方式。游戲教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教學效果的原因有不少,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游戲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很快在進入學習的狀態。在游戲中,小學生的身心是愉快的,因此他們在學習時的精神狀態當然是最好的。其二是因為在游戲中,學生的身心投入,各種感官共同配合,有助于他們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等等的提高。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習的內容設計相宜的游戲學習環節,敢于撥出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進行有效的交流。這樣的話,學習的目的達到了,學習的趣味性也提高了,是兩全齊美的事情。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促進學生的數學練習。比如說要求學生通過移動一根火柴棒來使得等式兩邊得數相等。這樣的游戲學生一定是喜歡的。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會培養成仔細觀察數字和等式兩邊的關系,很好地訓練了他們在數學上的敏捷性。再比如說讓學生各拿一些撲克牌,然后各出兩張牌,看看誰用加減乘除在最快的時間里算出得數是二十四的方法。這樣的游戲就能夠達到既訓練學生思維敏捷性和簡單四則運算的能力。
二、 通過現代教學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不愿意甚至是不會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不可想象的。這不僅僅因為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把他們的注意力很好地吸引到課堂學習中來的原因。也不僅僅因為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使得教師沿著既定的教學思路出發,節約了板書和作圖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因為這種教學手段能夠形象直觀地把一些教學的過程以及變化的過程展示出來,使得學生能夠對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有直觀印象,達到幫助他們完成進一步理解的作用。
以教學對稱圖形為例。如果我們數學教師用語言來表達的話,學生肯定會感覺晦澀難懂。而如果數學教師采用在黑板上板演的方式,則學生會有直觀的感受,但是這樣的方式既費時費力又太過傳統落后。如果我們數學教師能夠利用FLASH的方式來制作不同角度下的對稱圖形的話,相信小學生一定會對這樣的色彩斑斕、富于變化的圖形感到驚奇,也一定會立馬提起學習的興趣,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去體驗一下當“魔術師”的感覺。這樣的話,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就被很好地營造出來了,學習效果當然也就有保證了。
三、 通過合作探究提高數學學習趣味性
無需諱言,在很多的時候,數學的學習其實是很抽象難懂的。特別是對于一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要求他們獨立地完成一些數學難題是不現實的。所以說,在數學課堂上,小學數學教師非常有必要通過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來進行集體的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既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合作探究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達到使學習更加深入的教學目標,也是為了能夠使得不同層次的特別是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在相互的學習中得到啟發,取得進步。
合作探究能夠在學習中取得如此好的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合作探究還能夠取得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趣味性的效果。這是因為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心態是輕松的,他們的學習目標也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習的目標將是他們共同完成的。所以說,每一位能與合作探究都能夠感受到他們身上的共同責任,也將一起體會到學習成果展現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蘇建新.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
[2]張厚榮.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1.
[3]王麗紅.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研究[J].吉林教育,2015.
作者簡介:葉秋玉,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