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是無聲的教育。主題環境作為一種隱性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潛在的教育功能,因創設過程中幼兒的主動參與和積極互動,在豐富幼兒認知、提升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日益成為幼兒、家長、教師關注的焦點。那么,教師在進行主題環境創設時該考慮哪些因素呢?結合實踐,本文從主題環境創設內容、材料的選擇,表現方法和形式的呈現,墻面的布局、構圖以及如何與幼兒有效互動等,進行了總結和梳理。
關鍵詞: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敝黝}環境是指結合主題活動進程,充分利用班級墻面,師幼共同參與,以幼兒喜歡并力所能及的方式,用多種材料創設的與主題活動內容相互支持的環境。主題活動環境根植于幼兒的參與實踐,旨在以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為切入點,以靈活多變的呈現方式、以兒童化、情趣化、美化的表現形式與幼兒展開積極互動,從而引發幼兒對主題活動的興趣、豐富生活經驗、提升各方面技能,最終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具體的主題環境創設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師幼共同參與設計
陳鶴琴先生指出:“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愛護?!痹趧撛O主題環境時,教師要改變觀念,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環境的創設,和孩子們討論,“本主題的環境創設可以選擇哪些方面的內容來進行?”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把環境創設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教師從原來的決策者變為觀察者、傾聽者、支持者。例如:大班幼兒在進行“車子叭叭叭”的主題活動時,老師征求小朋友的意見和建議,以繪畫和圖片收集相結合的方式,根據車輪的個數,將車子按照獨輪車、雙輪車、三輪車、四輪車、多輪車進行分類,同時收集展示公交車、火車、出租車、有軌電車的車票,展示的士停車點、公交車站、長途汽車站、火車站等的標識或建筑圖,最后,展示幼兒的創意繪畫“我發明的車子”“乘車安全我知道”等。縱觀整個主題的環境創設,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入手、從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入手,將車子分類、車票、車站的認識以及想象繪畫、安全教育等內容有機融入。主題環境既豐富美觀,又充分展示師生共同參與的成分,拉近了幼兒與主題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增加了幼兒對環境的親近感和成就感。
二、 同一主題包含不同板塊,表現形式靈活多樣
“孩子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主題環境的創設可以通過繪畫、剪紙、折紙、撕紙粘貼、團紙、涂色、廢舊制作等多種方式來呈現。通過選擇與幼兒年齡相適宜的表現方式,在參與主題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激發參與意識、鍛煉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如大班在進行“紅紅的新年”主題活動時,老師結合幼兒的提議,和孩子們一起粘燈籠、做獅子、剪窗花、刮畫煙花、用陶土泥做彩色水餃,繪畫十二生肖、用毛筆寫對聯和福字、繪畫新年服飾等,以“年的食物與意義”“十二生肖送吉祥”“舞龍舞獅慶新年”“年年有余”“炫彩新衣”等板塊兒,用多種方式展示了一幅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充滿新年氣息的主題環境畫卷。
三、 材料選擇自然,體現環保理念
主題環境創設的材料要取材于身邊的資源,可以選擇自然物或廢舊材料,引導幼兒學會珍惜和利用資源,讓孩子學會創造、學會通過自己的創造讓自然物和廢舊材料發揮更大的價值,感受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從小植入環保的理念。如中班在創設“美麗的秋天”主題環境時,老師和孩子一起用廢舊牛皮紙做樹干,孩子們用撿來的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樹葉、松果裝飾大樹、粘貼小花、小動物,用廢舊的果凍殼、雪糕棍、舊絲襪等制作瓢蟲、蝴蝶、螞蟻等,用自然物和廢舊材料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秋季畫卷。
四、 布局突出重點,構圖藝術合理
主題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是同時存在的,在凸顯教育性的同時要體現兒童化、藝術化、美化特征。在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和幼兒一起商討布局、確定重點展示內容,以新穎的版面、獨特的設計視角、合理的構圖、適宜的色彩搭配,拉近幼兒與環境的親近感,使主題內容與版面自然融合,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給幼兒美的熏陶。
五、 墻面高度適宜,共享互動學習
主題環境創設的主體是幼兒,服務對象也是幼兒,因此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生理發展特點,從幼兒的視覺高度出發,確定主題環境墻面的高度。我們知道當人的視線與物體表面互相垂直時的視覺效果最佳,結合人的視物舒適習慣,主題環境創設的墻面高度應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具體身高來確定,同時各種標識、提示卡、展板等,同樣考慮幼兒的高度,真正體現幼兒是幼兒園的主人。
主題環境創設還要體現互動性,也就是在創設主題性環境的過程中,應為幼兒和環境之間創設足夠的互動交流空間,讓幼兒在圍繞主題墻飾進行交流探索的過程中,傾聽同伴的看法、了解不同的經驗,促進幼兒在與教師、同伴的探索學習中不斷獲得新的經驗,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而充分發揮主題環境的教育價值。
總之,環境作為隱形的教育資源,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題環境因主題內容的不同而更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在進行主題環境創設時,教師應從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出發,緊緊圍繞主題教育目標和內容,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選擇適宜的材料和表現形式,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喜愛的并與之產生互動的環境,豐富幼兒的經驗,提升幼兒的各方面技能,切實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參考文獻:
[1]袁愛玲.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管倚.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5).
[3]蔡秀萍.幼兒園探究式環境創設[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6).
[4]幺丹彥,方燕.讓環境和材料與幼兒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
作者簡介:張玲,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六一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