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發改委 中共龍游縣委辦公室
“無證明縣”以辦事群眾不用提交證明為界定標準,通過合法證照替代、內部核查、數據共享、網絡核驗等方式縮減非必須由群眾提供的證明,讓老百姓不用提交證明,實現縣域體制內“無證明”。目前,龍游縣政務服務領域所涉證明已基本“消聲匿跡”
2018年3月,龍游縣換位“百姓視角”,在全國率先創建“無證明縣”品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進減證便民。全縣共清理政務服務證明192項,其中:取消23項、共享50項、替代88項、保留代跑31項,創新“四個一批”方式讓老百姓不用提交證明,實現縣域體制內“無證明”。龍游縣健全機制、提升服務、強化保障,實誠打造“無證明縣”,取得明顯成效。目前,“無證明縣”創新性做法在國家減證便民專項部署中得以體現,并被國辦《政務信息情況》刊發供全國交流,省政府第二次全體會上點名推廣,《人民日報》、新華社、《浙江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同時,龍游縣政務服務領域所涉證明已基本“消聲匿跡”,公共服務領域“無證明”得以拓展延伸,從證明著手拓展減材料386個,民生事項“一證通辦”實現率70.4%,辦事群眾因“無證明”而少跑3萬余人次。
更新機制注動態,實現底數更清。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以對外公布的192項證明為基礎,動態更新證明清單,組織基層一線工作人員比對分析252項省級證明目錄,開展第二輪證明事項梳理,確保無死角、不漏項。通過全面梳理,共清理證明235個,其中:取消80個、共享54個、替代77個,211個證明實現辦事群眾不用提交,保留的24個證明則由干部代跑方式實現“無證明”。比對省級證明目錄,省級權限未下放、不屬證明界定范圍的事項共155項,省、縣對同的證明共97項。如國土部門探礦權轉讓許可的探礦權權屬無爭議證明權力未下放;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變更的拆遷安置證明則是“省無縣有”,通過拆遷范圍、名單信息批次共享而取消。
代跑機制重實操,實現兜底服務。出臺《創建“無證明縣”建立健全“干部代跑”兜底服務機制》,推行“三群三跑”機制,建設一支素質優、服務佳、效率高的“證跑跑”隊伍。通過釘釘平臺,組建縣級代跑群、鎮鄉聯動群和部門條塊群,申請人自愿授權委托后,干部通過線上跑、聯動跑、條塊跑,幫助辦事群眾代辦保留的證明,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省時不費力,群眾不用等,切實兌現“無證明”政府承諾;用證部門加強對申請人信息審查,出證部門加大證明信息網上公開和互通共享,加強溝通、互信互認,及時向“證跑跑”反饋證明信息。目前,縣鄉村三級代辦代跑服務圈覆蓋率達100%。
督查機制強發力,實現上下齊心。建立縣紀委監察委、督考辦、跑改辦、創建專班“四位一體”組合督查機制,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已聯合開展10余次“無證明縣”專項監督檢查。縣紀委監察委運用立項監督、執紀檢查等方式加強監督,以問題為導向落實“兩個責任”;縣跑改辦承擔業務指導、代辦隊伍建設和督促落實等職責,強化牽頭協調落實;縣督考辦、創建專班建立聯合檢查機制,實地抽查用證部門辦件檔案,比對“無證明縣”兩張清單敲實落地,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立單位“一把手”總負責制,推動“一把手”親自抓,切實擔起“無證明縣”創建重任。
“無證明”更有證明力,實現便捷服務。“無證明縣”以辦事群眾不用提交證明為界定標準,通過合法證照替代、內部核查、數據共享、網絡核驗等方式縮減非必須由群眾提供的證明。一方面,部門之間變“避責思維”為“負責思維”,親力親為、深入一線調查核實,增強部門間協作配合、互信互認,有效提升證明材料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著力推進“一證通辦”,提高“一證通辦”事項比率,讓辦事群眾僅憑身份證或戶口簿就可辦成事,大幅減少辦事材料,更不用提交證明材料,實現“找部門”向“找政府”轉變。龍游縣共有民生事項409項(其中行政權力類247項、公共服務類53項、企業服務類109項),目前已實現“一證通辦”288項,占比70.4%。
“減材料”從證明起步,實現拓展服務。以“無證明縣”創建為牽引,從證明材料入手大力開展“減材料”,提高“網上辦”“零跑腿”的實現率。龍游縣教育局在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報名”工作中率先取消以往需提交的6項材料,改為數據共享、內部核驗等方式完成信息核查,辦事群眾僅憑身份證或戶口簿即可為孩子入學報名,服務群眾1400余名。龍游縣住建局施工許可實現網上申報,原先要提供的14個材料(含2個證明材料),現只需提供6個材料,全程“零上門”,從申報到辦結由30天變為“立等可取”,已發出9本電子版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目前,龍游縣從證明著手拓展減材料386個,涉及事項113項;網上審批事項數1272項,占比95.1%;“零跑腿”事項數為621項,占比46.4%。
“證跑跑”不只跑證明,實現延伸服務。拓展“證跑跑”代辦服務功能,全程代辦保留證明清單之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主動延伸代跑代辦服務領域。龍游縣公安局建立“E速跑”平臺,確定專人為辦事群眾因未帶身份證、房產證而代辦戶籍、不動產等信息查詢,省卻群眾回家拿的多跑腿,2018年已代跑1000余趟,給城鄉群眾帶來極大便利。模環鄉建立“跑跑團”服務平臺,由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村專職網格員等擔任代辦員,聯村入戶掌握民情,利用“龍游通”做好代跑代辦服務。“跑跑團”至今已完成走村入戶2600余戶,代辦事項115件,調解矛盾糾紛20余件。基層一線通力合作、舉措頻出、便民利民,得到了辦事群眾的普遍認可。
專班推進,創建有合力。組建“無證明縣”創建專班,配強專班力量,建立“日常交流、月度例會、巡查督查”專班運行機制。對內嚴督查、抓落實,專班成員每日巡查辦事大廳,對窗口工作紀律、服務態度等嚴查嚴管,抽查翻閱窗口辦事資料、辦件檔案,監督“無證明”執行情況;對外強溝通、重引導,不定期現場截訪,了解群眾訴求,主動提升服務,及時化解矛盾,增強群眾辦事體驗。充分運用“督查”機制,對日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并督促整改,對各部門“無證明縣”推進情況每月考評,形成主動作為、自覺遵行的良好氛圍。
考核跟進,創建有指揮。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深化“無證明縣”創建工作列入全縣綜合考核指標,并賦予重分。制訂《龍游縣“無證明縣”創建專項考核辦法》,嚴格落實責任,明確工作要求,做細做實創建舉措。以考核激勵為導向,加強日常跟蹤和明察暗訪,強化正面引導,落實創建責任監督問責機制。對落實到位、積極作為的典型及時通報表揚;對創建不力、作風懈怠的負面典型嚴肅問責。建立健全滿意度評價機制,評價結果作為專項考核指標,真正讓考核指揮棒助推“無證明縣”創建。
輿論并進,創建有監督。通過電視臺、今日龍游、微龍游等各類媒體,向社會公布“無證明縣”取消替代、保留的兩張清單和便民舉措,制作“易拉寶”和折疊手冊在辦事大廳擺放、隨取,提高辦事群眾知曉度。按照“八統一”要求,推進辦事事項、辦事指南的統一和規范,修訂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推動信息更新,消除辦事材料證明痕跡。加大宣傳力度,積極推廣“無證明縣”創建舉措和辦事群眾體驗案例,專設投訴協調處,對外公開投訴舉報熱線,接受全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