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大學科技園管委會
以特色小鎮發展理念帶動工業園區更新改造,推進產業升級轉型,分期分區、因地制宜推進小鎮建設,狠抓產業培育、招商引才及項目建設,鎮海i設計小鎮走上了設計與制造融合發展之路

鎮海i設計小鎮自2017年8月列入第三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以來,緊緊圍繞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大力推進產業培育、項目建設、招商引才及創業生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鎮2017年度考核省級良好、市級優秀。“i設計小鎮”的“i”,代表著智能硬件(intelligent-hardware),即以信息經濟為特色產業,聚焦高端智能穿戴、智能醫療健康和“互聯網+”設計等智能硬件設計制造領域,打造以“智能硬件”設計制造為核心的特色小鎮。
突出設計特色,優質項目集聚進一步提升。緊跟行業前沿發展趨勢,不斷鞏固設計產業優勢,以工業設計為引領,著力發展軟件設計、游戲動漫設計及各類創意設計新業態,推動國內設計頂尖企業加快集聚,鼓勵產業與VR、AR、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相結合,打造“應用型、服務化、開放式”設計小鎮。目前,區域已經集聚了洛可可、木馬、潘公凱、拓迪等國內知名設計企業上百家,設計小鎮的引領效應和集群作用進一步凸顯。
拓展對接渠道,產業需求導向進一步精準。充分依托鎮海區制造業強區基礎,在發力供給側、加快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設計小鎮功能樞紐平臺作用,完善設計促制造、設計促轉型的融合發展模式,構建起工業互聯網平臺、產品孵化平臺、產業數據庫及對接會等雙線互聯體系,打通“設計+制造”最后一里路。截至目前,小鎮設計企業與本地制造業100余家企業簽約合作,成功率100%。
推進資源融合,傳統制造升級進一步加速。以智能化、數字化為引領,推進“三谷+一區”聯動發展,充分整合木馬設計、洛可可設計、騰訊工業云產業基地、寧波啟迪科技園、太火鳥科技等集“互聯網+制造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產業支撐服務平臺或項目,搭建小鎮設計企業與區內制造企業對接的橋梁,用小鎮的設計特色和特長,推動本地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如小鎮企業木馬設計與區內衛浴企業埃美柯“聯姻”取得良好成效,數款產品成為了暢銷爆款,銷售額劇增。小鎮設計企業累計獲得工業設計IF獎、“紅點獎”等行業高級別獎項20余項及各類授權版權共1587份,累計增值效益上億元。
以理念定規劃,有效激發小鎮區域連塊開發活力。莊市工業A區及B區總占地近1500畝,現狀均為檔次較低的工業廠房,現狀產業與小鎮產業發展方向不吻合,綜合考慮土地利用、建筑質量、開發建設成本等,強化特色小鎮發展理念,對兩個區塊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開發建設。工業A區緊鄰市大學科技園核心區和居民生活區,周邊設計企業云集,高新產業基礎較好,配套完善,但現狀建筑質量較差,采取分步拆遷、分期建設的方式重建。而工業B區緊鄰中科院材料所及寧波啟迪科技園一期,周邊智能制造及新材料產業基礎好,建筑質量較好,采用現狀建筑再利用,導入新型產業的方式改造提升。目前,成功打造鎮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入住了多家設計類、智能硬件、互聯網設計類企業。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力度,采用收儲、收購、租賃、整合等方式,對工業B區的場地和廠房進行統一的更新改造,完善公共配套,美化景觀環境,積極導入新型產業,將其打造成小鎮設計及科技孵化企業的產業化空間。
向機制要效率,扎實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小鎮考核要求,及時組織小鎮區域能評及區域環評編制工作,積極推進小鎮“最多跑一次”改革,簡化落戶小鎮項目的報批手續,優化小鎮投資環境。組織編制完成小鎮3A級旅游景區創建規劃,并通過市景評委景觀質量評定,已著手啟動景區建設相關工作。
以項目增質量,統籌優質項目管理建設。寧波啟迪科技園作為小鎮的重點項目,從項目前期招商洽談、取得土地、項目報批到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都有專業人員提供專業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碰到的困難。科技園主樓建筑主體已經施工至九層,已經完成總投資15.7億元;1688新青年廣場東區已結構封頂,西區正進行樁基施工;萌恒總部大樓和中億建業總部大樓完成結構封頂;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項目完成立項及規劃設計,即將開工建設;騰訊云產業基地已正式運營;晶鉆科技大尺寸CVD金剛石產業化項目已完成投資近800萬元。
創新模式,梯隊培育設計企業。推出重點企業梯隊培育三年攀高計劃,實施重點企業梯隊培育計劃,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技術優勢明顯、商業模式系統有效、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成長企業,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重點企業集聚。6家公司入選2017寧波創業創新風云榜。
緩解瓶頸,有效破解融資困境。借助小鎮線上APP、線下中官路科技支行,深入推進“普惠金融”試點工作,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基金、風投引進力度,擴大創業投資,滿足小鎮各類型企業多層次融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在用好用足普惠金融的前提下,同步借助資本市場作用,深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2018年1-9月,小鎮設計企業累計獲得基準利率貸款4000余萬元。
充實資源,強化招商引才力度。堅持招大引強選優,實施產業準入管理,組織開展專題招商會,編制“招商地圖”,探索“投資+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2018年1-9月,小鎮新引進城市經濟企業49家,引進市外內資10.99億元、省外資金11.15億元。組織招才引智專題推介活動,創建浙江“千人計劃”中官路產業園,建設“省高校創業創新教育實踐基地”,大力引進“千人計劃”“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萬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及設計、新材料等行業緊缺人才。1-9月,新引進博士6人、碩士38人,初步入選寧波市首批“泛3315”計劃人才6人,占全市10%左右。
提升輻射度,做好高端品牌運營。做大做強“一會一賽”品牌,聚焦設計產業發展前沿,整合國內外高端設計領域資源。以“創造不可能”“共享設計”為主題舉辦兩屆全球創新設計大會,兩次大會線上傳播2億人次,邀請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研發主管MattScott、騰訊副總裁馬斌、洛可可創始人賈偉、日本著名設計師黑川雅之等77位國內外創新設計領域知名企業家來小鎮考察,為小鎮深度對接高端資源搭建平臺。小鎮舉辦的“奇思甬動”中國創客大賽是寧波人才科技周期間的一項重要創業創新活動,四屆大賽共吸引了國內外近6000余個智能經濟領域項目參賽,騰訊云產業基地、微鵝科技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戶小鎮。
提升滿意度,做優“慧谷”系列創業活動。邀請微軟中國首席技術官韋青、百度云首席數據科學家沈志勇等企業家做客小鎮“慧谷思享匯”品牌沙龍活動,為小鎮企業家和創業者帶來了最前沿的資訊。以小鎮“珍珠匯”眾創空間為平臺,聯合“三校一所”創業創新學院、啟迪眾創工社、太火鳥未來實驗室等平臺,舉辦創客沙龍主題分享50場次,參與人數2000余人。
提升契合度,做深創業創新管理。打造“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集聚”“人才+項目+資金”“科研+項目+資本”的全鏈條創業生態體系,完善眾創空間運營管理制度,加強入孵創客團隊管理,建立信息統計報表制度,跟蹤項目發展,建立創客團隊退出機制,引導符合條件的優質項目落戶園區。目前眾創空間共入駐團隊116個。
小鎮考核宜更聚焦產業發展。特色小鎮關鍵在于特色產業投資和培育,但目前的考核要求,涉及到特色產業投資、高端人才引進、科技文化投入、旅游景區創建等方方面面,特別是省級特色小鎮必須通過3A級景區評定。鎮海i設計小鎮作為信息經濟類的特色小鎮,并不是旅游類的特色小鎮,發展重點應該是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而不是旅游景區的打造。盡管i設計小鎮在環境美化提升和氛圍營造上下了大功夫,但離景區創建標準仍有較大差距,這給小鎮的管理和運營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和負擔。建議小鎮考核適當優化,引導非旅游類的特色小鎮重點聚焦發展特色產業的投資和培育。
培育產業特色需更注重抱團取暖。特色小鎮是創新發展的載體,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操作指引和工作規程,沒有太多可參照學習的案例。建議省級層面加強業務指導和理論的學習培訓,加強各特色小鎮之間的交流學習,取長補短。特別是特色小鎮的產業各有特色,可探索打通相鄰特色小鎮產業優勢互補互助的途徑和渠道,實現規模效益。
保障有序競爭亟需增強全省一盤棋意識。特色小鎮建設規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在突出優勢的特色產業、盡量避免同質競爭同時,建議打造差異定位、領域細分、錯位發展的特色小鎮,發展思路、理念立足一域放眼全省,要有全省一盤棋意識,要有分階段發展、遞進式創新的勇氣,更要有“人文”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