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詩立
杭州灣經濟區建設要以國際大都市為核心,以世界級產業集群為支撐,以現代化軌道交通網絡為骨架,以特色小鎮為大灣區生命活力的重要源泉,重視生態環境建設保護,保障灣區建設的高質量、可持續力
杭州灣經濟區建設發展的高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浙江大灣區的價值和能級。筆者認為,需進一步深度研究杭州灣經濟區建設的目標、方向、任務和抓手,突出培育杭州灣經濟區為“五有”灣區,保障灣區建設的高質量、可持續力。
作為立志瞄準世界級灣區的杭州灣經濟區,其建設也需參考學習紐約、舊金山、東京三大世界級灣區的成功經驗,全力建成以現代化大都市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以有著足夠大魅力的平臺來吸引、承載和集成、化合國際性的優秀人才、科技、企業等高端資源。某種程度上,有著核心城市的國際大都市是灣區的靈魂所在,決定并引領了所在灣區在全球的特色與亮點、高度與地位。
灣區建設之所以要以國際大都市為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只有開放的、面向全球的大都市,才能富有魅力地吸引和匯聚國內外高端資源要素,特別是國際一流的高等級科研院所、頂級科研機構和科研型企業、頂級人才團隊入駐,以及現代金融資源及其衍生服務、創投風投與科技金融服務;才能不斷孕育和形成適合高端資源要素集成、疊加、聚變、裂變的創新文化氛圍和軟硬條件環境,保障市場專業化分工的不斷深化和細化,催生新的專業化分工及其網絡化形態,支持和生成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潮、發明創造潮、流行創意潮,來滋養和培育新的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在全球引領灣區率先發展。
在這里,國際大都市與一般大城市的區別,主要在于前者是高度開放的。這種開放不僅體現在體制機制上、紙面規定上,更體現在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和理念信仰上,而可以相信并自覺地堅持面向全球來最優化開展資源配置,包括科技、人才、金融、信息的,也包括思想、文化和信仰的,能夠規范而自由地把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到極致。
世界三大灣區都是以國際大都市為核心形成和做強的。例如,紐約灣區以紐約、波士頓、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特區等5大國際都市為核心,是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大熔爐。其中,紐約市的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高居全球城市首位,并不斷衍生出許多新興的中小城鎮,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城鎮連綿區。舊金山灣區以舊金山、圣塞西、奧克蘭3大國際大都市為核心,全球一流的生態自然環境和鼓勵創業創新的金融服務與文化生態,滋養了其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地位;東京灣區以東京為中心,很大程度上輻射并帶動了整個日本的城市和經濟現代化發展。
對杭州灣經濟區來說,國際大都市區建設總體上尚處于培育階段。重中之重是需聚力打造杭州、寧波國際大都市,加快提升兩大都市的國際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實際上,杭州、寧波兩大都市都已明確加快建設國際名城的戰略方案,需進一步上升為省級乃至國家大都市區創建戰略,有機結合杭州2022年亞運會舉辦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自主創新試驗區等試點,以及寧波“中國制造2025”試點、現代港航“四個全球一流”等建設,努力躋身國際大都市一流方陣,引領杭州灣經濟區成為世界級灣區。
國際大都市和世界級產業集群是現代化灣區培育建設的“硬幣兩面”。如果說國際大都市是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的靈魂和平臺,世界級產業集群則是國際大都市的基礎和內核,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這對已有較好城市基礎,但經濟素質性、結構性仍較滯后,處于追趕和升級關鍵期的杭州灣經濟區來說,尤其如此。
縱觀世界三大灣區,都是國際大都市為載體、世界級產業集群為基礎的有機架構。例如,紐約灣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美國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僅紐約市就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美國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2900多家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和外貿機構,世界級金融產業集群優勢全球領先;同時,紐約、波士頓、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特區等灣區大都市都有發達的現代服務業集群,特別在高等教育、科研創新、都市文化、時尚創意和先進制造等領域,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了全球第一灣區地位。類似,舊金山灣區作為全球“科技灣區“,以硅谷為主要載體和象征,以電子信息、軟件、新硬件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規模和活力居全球首位,是全球數字經濟的主要策源地。東京灣區是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灣區,擁有全球舉足輕重的鋼鐵、石化、現代物流、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群,是全球重要的工業和金融中心。
對杭州灣經濟區來說,目前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群尚不多,僅集中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少數領域。同時,杭州灣經濟區尚缺乏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人才團隊。對標世界三大灣區,杭州灣經濟區亟需致力于浙江大學、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達摩研究院等國際一流科研技術院校、機構及其創業創新團隊的培育發展,全力做強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世界級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衍生做強生物基因與健康服務經濟,力爭建成可媲美舊金山的全球一流科技灣區。
灣區之所以成為灣區,除需有國際大都市為載體和世界級產業集群為基礎,還需有快速便捷的現代化交通網絡作為骨架?,F代化交通網絡不僅影響乃至決定著灣區的空間功能布局合理性,也影響著對人才群的吸引力。
世界三大灣區都有著發達的現代化軌道交通網絡,且保持了灣區規劃建設、軌道交通健全、大都市區建構等的基本同步。特別是東京灣區、紐約灣區,在超大規模的人口集聚、超大的通勤人口流動量下,有著超大集疏運能力的現代化快速軌道交通及其無縫換乘體系十分關鍵,相對的私人交通可能加劇灣區的交通擁擠與大氣污染。
近年來杭州灣經濟區現代化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正在加快,包括杭州、寧波均大力加快地鐵系統和以高鐵站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環杭州灣南北兩岸城際客專線路規劃建設也正在加快,有望在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此外,作為新一代世界級灣區,杭州灣經濟區現代化軌道網絡在技術方案選擇上還需超前。特別是國內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技術方案已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前后可望進入試驗性驗證與商業化應用階段,杭州灣經濟需全力爭取率先建設及其公交化運營,更好實現杭州灣經濟區的同城化。同時,可以杭紹甬超級高速公路建設為突破,規劃完善杭州灣經濟區智慧交通網,積極滿足汽車智能化發展大趨勢,成為現代化軌道交通網絡的有機補充。
灣區不是簡單的國際大都市集合體,還需有特色鮮活的小鎮點綴其中。究其根本原因,既在于包括世界三大灣區在內,大都市之間的“空隙”中實際上都存在各色小鎮,以滿足不同企業、社會組織、居民等主體的個性化需求,也在于小鎮在商務、人居、休閑、生態等領域有著獨特優勢,特別是特色小鎮多實行高度自治,可較自由地“遴選”入駐企業、入住居民,有助于個性化明顯的平臺經濟、體驗經濟滋養發展。也因此,紐約、舊金山灣區的許多跨國企業集團、開創性科技企業均位于大都市郊區的特色小鎮上,許多“個性十足”的創業人才、高端人才也樂于選擇住在特色小鎮上,特色小鎮也成為大灣區生命活力的重要源泉。
對杭州灣經濟區發展來說,需把特色小鎮的高水平規劃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杭州灣城鎮群密度還較低,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重點在杭州、寧波等大都市周邊郊區,以改建、整治等方式新增一批特色小鎮,控制好商務、人居等成本,并高度重視特色小鎮與大都市的相伴相生、融榮共贏,加強相互間的交通網絡、公交系統互聯互通,以及在人才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健康服務等領域的功能共享;另一方面,需真正理解特色小鎮的魅力不是在于特色小鎮有著個性化色彩強的自治文化培育,而是有著優質的個性化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等服務提供,可以保障特色小鎮不僅在產業門類上特、經濟形態上特,更在個性化文化流行上特、基層自治管理服務上特,可真正實現“產城人文”融合。
灣區的核心載體——國際化大都市需要高樓林立,其余地方則需“留白”,既促使灣區城鎮建設空間是緊湊的,也利于城鎮之間有足夠而健康、美麗的生態空間,以保證灣區居民可以有干凈的空氣、美好的景致來做“深呼吸”,長久保證工作和生活在灣區的居民能輕松休憩、有愉快心情。實際上,在世界三大灣區的內部,都保留有相當多的公園、樹林、濕地乃至豐富的生活岸線、干凈海域,充分踐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和價值導向。
杭州灣經濟區擁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小橋流水、河網濕地資源,杭州灣及近海海域擁有豐富而美麗的濕地淺海群島森林資源,加上有著四季分明的海洋性亞熱帶氣候,建設高品質大都會灣區的自然本底得天獨厚。省里相關杭州灣經濟區規劃已把生態環境建設保護放在了突出位置,這里需突出強調兩點:一是要把杭州灣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納入“五水共治”范疇,用“五水共治”的決心和力度來加快杭州灣水域的無毒化、清潔化,全面恢復區域生物系統多樣性、生態系統完整性;二是要進一步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數量和面積足夠的公園群落,成為浙江大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灣區盛放在大花園中。同時,積極謀劃杭州灣國家公園,在大尺度上保護杭州灣有國家代表性的生態景觀和原生資源,成為全球性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