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家閱
稅務共享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稅務管理模式,創新的運營方式讓稅務工作更為流暢、與業務的銜接也更為緊密。稅務共享作為財務共享的一部分,由于涉及業務復雜,在企業建設中舉步維艱,很多企業幾乎是放棄了這一模塊,但是隨著稅收環境的變化及企業自身的稅務管理需要,又不得不嘗試稅務共享建設,這一矛盾也將決定著財務共享服務的推進能否走上一個新的臺階,稅務共享或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進行深入轉型的新起點。當前,企業稅務管理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缺乏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隨著企業經濟的日益復雜,大的集團公司更是有著分散的組織機構與業務單元,這對稅務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統一的稅務管理制度是至關重要的,但在實際情況中,由于涉稅事項繁多、重大且復雜,對于稅務制度的整理與制定難度也較大,尤其是行業的區別所帶來的稅務環境不一致,讓企業制定稅務制度的過程中缺少了參照的標桿。
缺乏規范的稅務操作流程。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內部涉稅的操作流程都不是規范的,而是不同的模塊針對不同的業務有著不同的操作流程,在這些操作流程中最核心的步驟也許是一致的,但是總會因為業務的差別進行簡化調整,而調整的結果就是合規性較低、風險較大,不利于整體的風險管控與業務監督。
母子公司的信息渠道不暢通。大的集團公司都存在著諸多子公司,地理位置較為分散,涉及的業務也是多種多樣,集團公司與下屬子公司之間的稅務信息傳遞往往是通過特定的稅務管理人員進行數據統計。由于公司數量繁多、業務復雜,各公司所面對的稅收環境不一致,稅種及稅率都會存在差別,單純的人工統計,只能展現出某個時段的稅收結果,對于地區性的差別、整體性的籌劃都不能提供直觀有效的數據。這也使得集團性的稅務管理存在不切合實際的問題。
稅務風險管理模式落后。目前很多大企業雖建立了稅務部門或崗位,但其職能更多的是維護基本納稅及稅收關系,對于日常經營活動風險的管理、跟蹤、監督不到位,應對稅務風險的方式是被動的、臨時的、應急的,這種稅務管理模式對于稅務風險的披露較少,往往是亡羊補牢。而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稅務工作人員被現有的重復性工作限制了手腳,無法針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進行風險預警。
推進稅務共享,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獨立化。結合目前稅務管理部門的運作模式及國際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規律,可以預見到,稅務共享中心將會把人員從簡單重復的稅務工作中分離出來,基礎的運維工作會由系統完成,而實質上的風險控制有著更多專業的人進行分項管理,運維與控制相分離,逐漸成為獨立的經營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顛覆了傳統的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更注重與細節的融合,將服務職能下放到更具體的業務活動中,獨立管控、分散服務,讓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加高效順暢。
盈利化。伴隨著稅務共享中心的逐步成熟、運作效率的迅速提升,公司內部的經營業務也就成為稅務共享中心的部分職能,稅務共享中心可通過與其他稅務專業服務機構的業務研究,對稅務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前沿化進行統一,推出稅務服務產品,向外部客戶提供稅務共享服務。
智能化。稅務共享的目標是提升企業的稅務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起著重要作用。21世紀是大數據主導的時代,企業稅務信息的縱橫交錯給稅務管理人員造成了極大困擾,隱藏在這些信息下面的諸多問題也難以盡數發現。隨著AI的應用,這些隱藏起來的稅務共享數據將會被智能系統所利用,發掘更深維度的企業信息,進行更為全面的數據分析,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智能化的稅務管理區別于簡單的信息化處理,將多層次地對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給出近乎完美的稅務方案。稅務共享的智能化作為時代發展的趨勢,或將在財稅管理轉型中掀起一場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