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新觀
新時代,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等經濟新風撲面而來,傳統紙媒業卻面臨著無情的沖擊。綜觀我國傳統紙媒業,除少數幾家例外,大多數紙媒業為生存而掙扎,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慘淡經營,有的已經岌岌可危,有的直接關停并轉。這是工業革命引起的產業革命和社會進步的結果,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傳統紙媒業只有主動應對,轉型融合,誰能抓住機遇,誰將脫穎而出。作為傳統紙媒業中的經濟類期刊又該如何應對和破題?筆者以具有30多年歷史的《浙江經濟》發展為例,分析環境因素制約、業態變化趨勢、業務應對策略等,供同行以借鑒與啟迪。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三微(微信、微博、微視頻)一端登場,經濟類期刊面臨著多重挑戰,受眾群體日益分化,內容選擇不斷差異化,獲取渠道呈現多樣化,新舊媒體面臨再次“洗牌”,傳統紙媒需找準自己方位,讀者群體需重新分類,內容選擇需重新定位,供給方式需重新確立。《浙江經濟》適應新環境就政治站位、業務定位、內容建設、差異供給、讀者服務等方面所采取的應對策略及具體實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不忘初心,肩負媒體人社會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期刊始終是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載體,其中黨刊、經濟期刊是意識形態建設的主戰場。《浙江經濟》作為區域經濟類期刊,首先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嚴格履行黨和政府的宣傳使命,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聚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做好經濟政策的第一解讀者,同時結合人民群眾創造經驗和具體實際,挖掘生動實例,弘揚浙江精神,傳遞浙江能量。
《浙江經濟》源于發展改革工作,服務于浙江經濟重大活動,以唱響浙江實踐主旋律為立刊之本。不久前,習總書記對浙江提出了“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浙江將推動“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發再出發,繼續引領體制機制創新,展現生動實踐,譜寫浙江篇章。歷年來,《浙江經濟》緊跟時代步伐,把握好兩個重點:一是聚焦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策劃期刊年度選題計劃;二是聚焦浙江精神、浙江行動和浙江經驗,用心用情講好浙江故事。在2018年上半年,期刊先后策劃了領航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畝均論英雄”改革、鄉村振興戰略、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等系列專題,圖文并茂,理論結合實踐,全面解讀浙江的謀篇布局,全面演繹浙江的生動實踐。
根據《浙江經濟》期刊特性,在內容上與其他媒體實行錯位發展,不跟隨新聞報刊刻意追求時效性,不模仿娛樂雜志特意追求吸睛率,注重在內容深度上下功夫。雜志社專門成立了相應研究機構,組織業務骨干,側重研究浙江經濟發展,把握內在規律和發展特色,總結提煉經驗做法,編輯高質量高水平文章,提高可讀性、實用性。同時,整合外部智力資源,提升期刊內在品質。一是練好內功。加強學習型單位建設,以新聞主管部門繼續教育及業務培訓為依托,開展每月一期的業務大講堂活動,交流業務新技能,分享媒體新知識;以研究機構為龍頭,圍繞浙江經濟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提高研究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總結提煉能力,培養全媒體型和專家型人才。二是整合外力。深化與社會研究機構的智力融合,發揮咨詢機構、在浙高校、科研院所業務優勢,組建一支密切聯系的專家學者隊伍,把脈浙江經濟發展,為《浙江經濟》不斷提供有深度的好稿件。三是健全考核機制。研究探索對編輯人員和組稿人員進行業務考核,針對自我撰寫稿件及社會組稿擬進行總編評分、編委評分、讀者評分,以評分結果作為檢驗稿件質量的依據,引領雜志內在質量的不斷提升。
隨著形勢發展,黨中央提出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面對受眾群體日益分化態勢,要求主動適應移動互聯網多媒體融合趨勢,加快推進生產、供給流程升級換代,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移動傳播技術,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無縫鏈接和相互切換,打造全媒體的強大影響力。《浙江經濟》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突破口,摒棄“一碗老湯喝到底”的陳舊理念,堅持開展一年一度的讀者需求全面調研活動,深入全省各市縣區,接受讀者反饋,梳理讀者訴求,從傳播手段創新上著手,提高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主要是通過建立新媒體矩陣,以“一個核心、多平臺開發”的思路,在傳統媒體母體基礎上推出“浙江經濟APP”、“浙江經濟雜志”公眾號、微信交流群等多維供給體系和輔助手段,彼此相對獨立又左右呼應,聚焦目標用戶,滿足不同需求。
發行是期刊的生命線,只有不斷擴大發行量,保有一批忠實的讀者,期刊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浙江經濟》作為區域性經濟類半月刊,年印發量30萬冊,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在同級同業中已是佼佼者。究其原因,這得益于一個良好的發行渠道和一個穩定的讀者群。擁有一個良好發行渠道是做好發行工作的外因,擁有一批忠實讀者才是做好發行工作的內因。內外因的辯證關系決定了發行工作的重點和落腳點要從服務做起,鎖定目標,更加精準定位重點讀者群體,更加精準呈現雜志特色,更加精準開展發行工作,以服務好三類群體作為鞏固讀者群體的重中之重。一是服務好全省各級黨政干部,重點是全省黨委政府領導和全省發改系統的全體干部。及時傳遞黨中央國務院的權威聲音,解讀最新的經濟政策,反映經濟發展動態,總結基層的實踐經驗,努力使《浙江經濟》成為各級領導干部不可或缺的經濟工具書。二是服務好企業,尤其是浙江重點骨干企業和領頭雁型企業。浙江是創業創新之地,注重鮮活的經驗及做法的總結提煉,善于挖掘創業創新樣本,交流創業創新心得,努力使《浙江經濟》成為輔助企業成長的參考讀本。三是服務好專家學者,特別是關注浙江發展、研究浙江經濟的專家學者。《浙江經濟》凝聚了一批資深的經濟專家團隊,發揮好《浙江經濟》的平臺作用,適時組織探索交流,及時開展約稿組稿,使專家學者好發聲、發好聲。
《浙江經濟》扎根浙江發展改革熱土,服務浙江經濟實踐,以推送中國經濟創新發展樣本為己任,始終堅持以“質量贏讀者、創新贏份額”的經營理念,做到政治站位更高、輿論導向更正、理論研究更深、內容建設更實、供給手段更多、讀者定位更準,竭力提升經濟期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