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哲瀾 范玲 鄭啟偉 陳燁婷 王晟
“銘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錢江大潮席卷而來的,不僅是拍岸驚濤,更有旅游改革創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闖勁和信心?!边@是國家旅游局對浙江省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省的殷殷期望。浙江省大花園建設立足生態保護、立足文脈傳承、立足創新創造,高標準制定國際旅游目的地的戰略目標,拓寬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努力使“綠水青山”顏值更高、“金山銀山”成色更足、富民強省步伐更快,以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隨著憲法修正案的表決通過,生態文明繼寫入黨章后,又被歷史性地寫入了憲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社會主流共識,這也成為大花園建設的初衷。浙江省大花園建設以旅游為切入點,將全域旅游作為綠色發展新動能,探索生態保護和綠色經濟協同發展新模式,探索生態資源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機制,探索山區綠色崛起和科學趕超的新路徑,力爭續寫習總書記“兩山”理論新實踐。
“國富”和“民富”。從長遠的角度看,國家的綜合實力、省域的財政可支配能力,都建立在人民富裕的基礎上,正如荀子說的,“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浙江歷來將富民作為重要的施政目標,在20年前“放水養魚”造就如今的民營經濟聲名中可以得到印證。大花園建設作為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也是一脈相承富民和普惠的思路。旅游發展雖然在財政創收上貢獻較小,卻能夠給民眾帶來一系列福祉,有生態的、健康的,有產業的、收入的,也有精神的、文化的,符合民眾多層次、多樣化、高質量的發展需要。
整體發展和重點突破。一方面,浙江省大花園的旅游發展是全域旅游的概念,唐詩之路黃金旅游帶、浙西南生態旅游帶、大運河(浙江)文化帶、佛道名山旅游帶等七條軸線涵蓋了浙江省所有地市,“兩環三橫四縱”的旅游慢行慢道系統串聯了省內所有5A級景區和11個地市。另一方面,浙西南地區是大花園建設的重中之重,雖然在省內經濟相對落后,但生態環境較好,是省內重要的生態屏障,可以通過旅游發展使生態紅利得到更大的發揮,是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需要重點突破的區域。因此,在大花園載體建設中,衢州、麗水是核心平臺,未來在生態、交通等方面將會有較大提升。
起跑“強起來”新時代主題。黨的十九大分解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制定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具體安排,將“強起來”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部署。大花園旅游發展貫徹新時代“強起來”奮斗號角,看齊烏鎮、千島湖、莫干山幾個高品質景區,對標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推進旅游軟硬件設施標準化、精準化、智慧化,高水平規劃建設休閑度假旅游區,積極爭創5A級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將大幅提升旅游發展能級,增強背景區域客源吸引力和整體輻射力,在“強起來”上跑出關鍵一步。

圖/黃偉光
續寫富春山居新圖景。《富春山居圖》是中華文化的傳世瑰寶,是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的山川渾厚、草木華滋。如今浙江省也將用五年時間續寫新時代富春山居,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全力構建詩畫浙江品牌體系,全力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大手筆謀劃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線路,推進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系統化和品牌系統化,把散落在各地的景點串“珠”成鏈,打造七大旅游帶,實現旅游富民;大手筆建設一批慢行綠道,擁抱山谷、海岸、河流,打造“兩環三橫四縱”騎行綠道網,實現綠色慧民。
滿足日益增長的高層次多元文化需求。改革開放40年,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和各種精神文化的日益豐富,老百姓對傳統文化的需求旺盛,從央視詩詞大會的走紅可見一斑。大花園建設兼顧傳統文化回歸和新文化創新,重點謀劃唐詩之路、大運河和影視文化三條旅游帶。唐詩之路黃金旅游帶,以浙東唐詩之路和錢塘江唐詩之路為主線,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挖掘歷史文化遺存,并組建“浙東唐詩之路”開發保護協調機構,統籌謀劃申遺。大運河文化帶,立足縱貫我國南北經濟和文化動脈的世界文化遺產,依托沿岸至今仍保留的白墻黛瓦、小橋流水的古鎮風貌,高標準推進保護遺產、文化傳承、生態建設、綜合利用以及沿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浙中影視文化旅游帶,依托金華橫店、麗水仙都等影視文化基地,加快建設一批影視城、影視產業園、拍攝基地,增強影視文化旅游體驗功能,提升影視文化旅游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滿足日益增長的高質量健康養生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安全的食品、良好的生態、健康的身體有了更高的需求。大花園建設從高質量生態環境和高質量的健康養生養老需求出發,謀劃建設浙西南和佛道名山兩條旅游帶。浙西南生態旅游帶,立足浙西南生態生態優勢,高標準建設一批休閑度假、養生養老、森林旅游、民俗風情等旅游基地,打造古堰畫鄉、世界竹海公園、江郎山-廿八都、“國際慢城”、“雁楠飛”等一批生態旅游景區。佛道名山旅游帶,依托四明山、天臺山、括蒼山-神仙居、雁蕩山、普陀山等名山和5A級景區,深挖佛教道教文化內涵以及優良的山海自然資源,著力加強載體建設,豐富產品體系。
滿足日益增長的高品質休閑度假需求。近十年來,莫干山“洋家樂”聲名鵲起,遠離喧囂、開門見山成為莫干山山麓高端民宿的賣點,盡管價格高昂,但附近城市的外國客人還是趨之若鶩。浙北精品旅游帶,以此為樣板,重點建設以嘉興南湖、湖州長興為代表的紅色旅游集群;以烏鎮、西塘、南潯為代表的江南水鄉集群,以桐廬、安吉、德清為代表的美麗鄉村休閑度假集群和以西湖、南太湖、湘家蕩等為代表的濱湖度假集群,同時發揮杭州世界旅游聯盟總部優勢,開拓國內外客源市場,建成長三角高端休閑旅游度假龍頭和標桿。海灣海島旅游帶,依托擁有三千島嶼、六千公里岸線的海上浙江,發揮朱家尖、嵊泗列島、南麂島、大陳島等海島海灣資源,建設海上游樂主題公園,深度開發海島度假、海釣、游艇、帆船等為主題的旅游產品精品組合線路和項目,積極推進寧波、舟山國際郵輪母港建設。
滿足日益增長的高連接景區交通需求??紤]到景區間各自為政,跨地級市旅游串聯不夠,特別是和浙西南的交通連接度較低,已無法滿足百姓出行需求。大花園建設強調區域聯動、景區連接,依托浙皖閩贛交界黃山、三清山、武夷山、西遞宏村等一批世界級自然文化遺產集群,建設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建設,拔高千島湖等浙西南區域旅游綜合集散樞紐地位,推進旅游協作區交通互聯互通、景區共建共享、客源互送互通。同時,著力從完善山區快捷通道網絡做文章,構建以鐵路、公路、航道為主體的美麗交通網絡體系,未來將實現4A級以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旅游度假區等基本通達二級及以上公路,實現串珠成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