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灣區建設是沿海地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大區域戰略的升級。自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層面首次提出大灣區戰略,“大灣區”的概念一時間成為熱點和焦點。浙江的大灣區以“四大建設”之首精彩亮相。從規劃藍圖來看,浙江要建設的大灣區,是“綠色智慧和諧美麗的世界級現代化大灣區”,要打造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全國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可以說,大灣區建設是推動浙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浙江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邁向現代化的攻堅期,處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階段,還面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從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的機會窗口期。大灣區建設事關浙江全局,事關浙江未來。建設綠色智慧和諧美麗的世界級現代化大灣區,將美好愿景更快地變為現實,還需要從戰略高度、科學路徑、務實操作等各方面協同發力。
拉高標桿和定位。大灣區是現代化浙江的空間特征。浙江的大灣區是浙江經濟最發達、創新資源要素最豐富、公共服務水平最高、城鄉一體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但對標東京灣、紐約灣和舊金山灣等世界頂級灣區,浙江大灣區的人均GDP、創新發展等主要經濟指標差距還十分明顯,離“世界級大灣區”的目標還有較遠距離。也正因為如此,更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瞄準國際一流、對標國內先進,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集聚高端要素和資源,發展一批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重大產業,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水平的創新集群,著力提高浙江灣區經濟的效率、質量和首位度。
發揮優勢和潛力。浙江灣區眾多,有杭州灣、象山灣、三門灣、臺州灣、樂清灣、溫州灣等,海洋資源豐富,擁有海岸線總長全國第一,海島數量全國第一,向海發展、沿海布局,具有天然的優勢。杭州灣一頭連接陸上絲綢之路、一頭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同時還是長江經濟帶的出海口,擁有優越的港口條件,輻射長江經濟帶,是聯通“一帶一路”的寬廣腹地,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貿易鏈,以及創新和人才優勢。隨著新經濟的騰飛、新動能不斷顯現,環杭州灣經濟區儼然已成為國內“新零售、新產業、新技術、新金融、新資源”的創新之地,成為以大數據、智能化為聚焦點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先行之地,成為營商環境優越、創業創新熱情高漲的優選之地……這樣的優勢可遇而不可求。要著力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持續激發潛力、活力,促使浙江的大灣區提能級、增動力。
突出特色和核心。圍繞環杭州灣經濟區這一核心,有序推進大灣區向全省域拓展。緊緊圍繞布局發展高端產業,培育一批重量級未來產業,打造一批現代產業集群,布局一批高端創新機構,培育引進一批高端人才,打造一批高能級大平臺。要以杭州灣經濟區為核心,扎實推進杭紹甬一體化,聯動推進甬臺溫臨港產業帶建設,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新動能培育、平臺整合提升、特色小鎮建設、新型城市化推進、共享經濟示范平臺創建等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突出大灣區,特別是大灣區的核心區。積極推進長三角合作和城市群發展,主動接軌上海,推動嘉興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寧波杭州灣新區浙滬合作示范區建設。
緊抓平臺和項目。重大平臺和項目建設是實施大灣區建設的載體和支撐。要圍繞大灣區建設六大行動,重點抓好“五個一批”任務,主動謀劃一批能承載高端產業的重大平臺,引進一批引領性強的重大項目。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主線,超前謀劃、狠抓落實,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投身大灣區建設,有效強化跨行政區域統籌,推進實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同時,要積極加快謀劃一批大灣區建設標志性工程,實行動態管理、有效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