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
英國有一個節目名叫《Rich?house?poor?house(富家窮家)》,堪稱英國版的《變形計》。節目記錄的是兩個貧富懸殊的家庭互換一周生活的情景。這一周,他們會搬到對方的家里去,拿著對方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去體驗一下與自己現在完全相反的生活。
窮人Neil?有4個孩子,但他們家里的房子只有3個房間,住起來擁擠破舊。由于妻子是全職太太,一家六口的生計全得依靠Neil,他不得不辛勤工作,但依然入不敷出。
他們家算得上是英國“最窮的10%的家庭”之一,每周在交了各種水電煤費用后,僅有大約140鎊的開支。這家人最經常的娛樂,是在家門口玩玩球。
而另一組家庭境況完全相反:富人Steve雖只有3個孩子,但他們家的房子有6個房間。相比于窮人家的孩子連單獨的房間都沒有,富家孩子還擁有著專屬的游戲房間。富人Steve屬于英國“最富的那10%之一”,他擁有十幾家餐廳,每周的凈收入約3?000鎊。
量體裁衣
互換家庭后,富人Steve帶著家人來到了窮人Neil家。
Steve在Neil家看到了一個拳擊手的銅像,他猜測,“這可能屬于他們其中一個打拳擊的孩子的吧。”繼而借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打拳擊賽肯定很不容易,要非常努力才行,而我每周花500鎊讓你們去練高爾夫球。”
事實也的確如此,Neil家有個孩子從小學拳擊。雖然他們家每周只有140英鎊的開支,吃穿用度都比不上Steve家,但是他們也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支持孩子的學習。學習拳擊每周只需要6鎊,這個費用在Nei家能夠承受的范圍里。
即便經濟懸殊巨大,但Neil家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是一樣的;即使沒有更多的錢,窮人家也依然能夠“量體裁衣”,在保證孩子吃飽喝足后,去安排好教育問題。
無論貧富,他們都能夠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教育。

接著,Steve一家繼續參觀Neil家的房子:雖然擁擠,但是溫馨。參觀完后,他們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解決晚餐。
在過去,Steve和妻子因為生意太忙,連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但這一次,Steve不得不親手為孩子們做飯。
Neil家的廚房只有少許薯條,Steve就地取材。于是,在第一天的晚上,Steve為家人準備了一份薯條“大餐”。雖然這頓飯十分簡單,但是家人共享晚餐的氛圍讓他們很感動。
因為沒錢,Steve一家的日程安排也因此受限—因為要盡可能地少花錢。他們第一次真正開始觀察每一樣東西的價格,例如1鎊的面包,50便士的餅干……
同樣的愛
窮人Neil帶著家人來到富人Steve家后,境遇則完全不同。
Neil的老婆一個早上就花掉了400鎊。她回家給家人分發禮物時,大家都樂壞了。那種不再縮手縮腳的生活,確實很棒!
在第4天的時候,Steve一家決定一起打掃房子。雖然在此前,他們都是固定請鐘點工過來打掃衛生,但生活的變化并沒有讓孩子們喪氣。他們甚至還很滿意,“在這個房子里的生活很有趣,我們變得真正像一個家庭那么親密?!?/p>
與此同時,Neil的孩子,悠閑地上起了500鎊一周的高爾夫課程。
在一旁的爸爸Neil,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么喜歡玩高爾夫,心里很復雜,“看著他這么喜歡一樣東西,但你無法給到他的時候,這種感覺,很無力。”
到了晚上,Neil決定好好了解下富人Steve的人生故事。于是他前往了Steve的酒吧,和Steve的同事、生活伙伴進行了一次交談。
他因此得知,Steve是白手起家。Steve早早輟學,連畢業證書都沒有拿到,但他和妻子都非常勤勞,甚至多年來連圣誕節也沒休息過。最終,從當初的一無所有,打拼到了如今這么大的一盤生意。
朋友和伙伴都對Steve贊不絕口,贊揚他勤勞的性格。聽完,Neil內心堅定了要更加努力的決心,“他們(Steve)用自己的時間和心血去打拼了這一切,白手起家,給自己孩子留下了一個生意帝國。我應該沒什么可以留給孩子們吧?我要更努力工作了。”
與此同時,Steve也和Neil的朋友喝起了酒。Neil的朋友跟Steve聊起了自己眼中的Neil——非常勤勞,經常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只為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Steve對此感嘆道,“我和Neil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我們唯一的差別只是我們的財產,一個真正的男人,會站出來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而努力。”
每一對父母給予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這種愛無關貧富,都一樣珍貴!
物質保障和情感陪伴同等重要
在最后一天,Neil一家出門前往倫敦一日游,一家人玩得特別開心。
與此同時,Steve打算給兒子Oliver補辦生日。前段時間,兒子生日,他卻沒有時間陪伴,這是他這些年來為Oliver舉辦的第一個生日會。因為沒有錢,他只能在家里舉辦,甚至得自己準備蛋糕。
但是,他根本不會做蛋糕。Steve打視頻電話給自己正在工作的老婆,讓她手把手教自己,各種手忙腳亂直接把老婆逗笑了。過程費勁,但總算完成了。
在晚上的時候,親朋好友都相聚一堂為Oliver過生。Oliver激動地掉下了眼淚,“雖然是在簡陋的家里,老爸做的蛋糕也很一般,但我一輩子都忘不掉這個生日會。”
Steve的妻子說:“看著Oliver的臉,再想想以往因為太忙而沒有舉辦的生日會,我很難過。以后,我會多陪陪孩子們?!?/p>
一周的交換生活結束了,兩家都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
Steve若有所思地總結道:“我們過去一周相處的時間比過往的10倍還多,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錢的多少,就不重要了?!?/p>
而Neil的心情更為復雜,一方面他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許,“這個經歷給了我動力和啟發,有些事情不是不能改變的,永遠不要放棄。”另一方面,他也深刻自省,“無論是否有錢,要多花些時間和孩子相處,哪怕是和孩子去公園玩玩,或者去湖邊散步?!?/p>
看完這期節目,令人感慨: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物質環境是為人父母的職責,但是適時地停下往前追逐的步伐,多一點時間和家人相處,也很重要。
無論家境如何,只要認真去愛孩子的父母都是好父母。而真正好的教育,不只是關乎金錢,還有情感的陪伴,以及讓他們看到父母積極的生活面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