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孝祥
摘要:本文介紹依托應用型項目平臺,以培養研究生創新意識、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改革研究。主要闡述改革方案與實施,對構建適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的研究生課程體系有重要意義。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application project platform is introduced. The reform pla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are mainly elaborat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the graduate student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關鍵詞:應用型項目;創新;研究生教育
Key words: application project;innovate;postgraduate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5-0143-02
0 引言
2012至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分別為539000人、560000人和574300人,可見我國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數逐年上升[1]。面對研究生規模逐年擴大的形式和培養具有創新能力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我們有必要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更新、完善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2]。研究生屬于未來高層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最高層次,對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尤其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不僅影響著研究生在社會中的競爭力,也影響著未來國家的競爭力[3]。
1 創新型碩士生教學改革
1.1 創新型碩士生教學改革目標分析
近年來,全國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高校都極其注重對研究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教育部把教學過程中的工程實踐環節作為評價研究生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高校采取積極推進實踐教學改革、籌資投入實驗室建設等措施,普遍使實驗條件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實踐能力培養[4]。取得成績的同時,仍然存在著教學手段不夠豐富,創新能力培養不夠突出,實踐環節與工程實際差距較大,不能滿足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需求[5]。要切實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必須針對上述問題與不足,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構建起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從教學資源、教學模式入手,提出行之有效的各項措施,促進創新型研究生教育發展。
作為為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本課題將對電類專業課程的各類教育資源優化,豐富教學內容,利用新穎的教學、考核手段,為學生提供能夠學以致用的平臺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重點研究:
①研究電類專業課程間的相關性,優化教學資源;
②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多角度交叉式教學體系;
③結合具體課程給出多角度交叉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把教學過程分為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和應用創新三個階段,
④以就業需求為主導,研究突出專業方向的實踐項目;
⑤開展激勵機制下的科學評價。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認真參與評價,制定與個人貢獻密切相關的個人成績計算;
⑥分析、論證改革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電類專業多角度交叉式教學體系,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
1.2 創新型碩士生教學方案設計
創新型碩士生教學改革方案如圖1所示,具體內容包括:
1.2.1 理論教學完善知識體系
在理論教學與實驗過程中滲透創新概念,通過設置針對性強的專業基礎課程,開設接近實際的實驗課程,建設配套齊全的專業實驗室,構建創新概念突出的知識體系,為培養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1.2.2 依托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激勵學生參加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通過導師指導分析、學生自主設計的方式,使學生前期知識儲備在創新設計過程中得以應用,切實得到實踐鍛煉。
1.2.3 結合應用型科研項目,接觸工程實際
老師與學生組成科研團隊,針對研究生專業方向中的研究熱點,提出研究課題,并在合適計劃中進行申報。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積累項目申報、研究及取得成果的寶貴經驗,加深對創新價值與科研項目的認識。同時為就業增添砝碼。
1.3 創新型碩士生教學方案實施
創新型碩士生教學方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個環節聯系緊密,需要教師將其細化,而且不斷更新、完善。
應用型項目平臺是保證此方案有效實施的基礎與關鍵,項目組依托學校電力電子研究所,以數字化微弧氧化電源、有源電力濾波器、弧焊電源、逆變電源、AC-AC四象限變流裝置等課題的研究與產品研發作為支撐,利用與其對應的多項基金項目精心搭建了應用型項目平臺,平臺包括的部分研發成果如圖2所示。
項目組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以應用型項目平臺為基礎,注重科研團隊建設,組建了多個師生專項研究團隊。采用學科帶頭人帶青年教師、教師帶學生、學長帶學弟的模式,進行科研梯隊建設,形成了良性循環。
根據實際問題,結合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行業市場需求,進行科研立項。并且依據每個立項的特點、困難程度和創新意義,將項目申報于合適的各級計劃或各類基金。屬于研究熱點的項目可以作為后續項目的基礎與保障,使科研具有可持續性。完成項目、開發產品的同時,必然會收獲科研論文、專利及科技獲獎等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支撐;培養出高質量創新型科研人才;促進學校發展。
2 結語
通過實施改革方案,項目組培養了多名高素質碩士研究生,獲得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和省級一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完成各級科研項目4項,獲得省、市級科技獎5項,研究生就業質量明顯提高。
基于應用型項目平臺碩士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將科研項目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實現針對性強的教學模式,使創新人才培養與就業質量提升一體化,在高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環節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安華,王娟,徐杰,等.“多角度、交叉式”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3(2):98-120.
[2]王安華,徐杰,王娟.構建多元化校企合作實現學生、學校、企業共贏[J].黑龍江教育,2015,6.
[3]http://learning.sohu.com/20160606/n453200182.shtml.2016,(6).
[4]鄭春龍,邵紅艷.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7(4).
[5]趙冰.基于“四融合”的電子信息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6(9):72-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