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它們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師做實施素質教的有心人,對它們合理的加以應用,一定會在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進一步弄清各類實驗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們和諧起來,使它們在培養學生能力上發揮最佳功能,我認為應做做到以下幾點。
一、使學生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許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過實驗推理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條件.歐姆定律等。學生由于親身經歷和學識限制,對書本內容不可能一聽就懂,并且會懷疑其客觀性。而實驗就起了幫助他們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理解獲取知識的橋梁作用。所以,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切忌不做實驗或少做實驗而講實驗。因為單純的講實驗,便貶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觀真實性,學生也難于理解和接受。
教師在傲演示實驗時,必須把準確無誤的物理現象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使學生確信定律、概念的客觀性。
二、培養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
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不僅是學生正確完成物理實驗的保證,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學習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無不需要這方面的知識。
三、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動手能力
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操作過程。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在演示實驗中,可讓部分學生配合教師一起完成實驗,條件許可時,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更是學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后,可布置小實驗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計等,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一定會更好。總之,應盡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1.讓學生多動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該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做,讓學生在動手中觀察思考,分析判斷,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得出結論,使做實驗的過程成為學生再發現的創新過程。比如學習“液化現象”時,課本上有壓縮體積的演示實驗,而沒有降溫液化的實驗,我讓學生每人手拿一塊玻璃并對玻璃呵氣,讓學生體會.研究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2.讓學生都動手。在上分組實驗課時,秩序井然,實驗結果1結論)正確,而在實驗考查時,發現不少同學動手能力差,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分組實驗的時候,老師只注意各小組是否動手、各組完成實驗的情況,而沒有注意到組內每個人的活動,因此,老師在分組實驗時應強調:實驗時,每次以一人為主,其他為輔,輪流做主,使大家的動手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物理實驗要體現趣味性
“趣味實驗”系列:是指以生動、鮮明、新奇的實驗現象來引發學生興趣的一類實驗。如聲現象中的“木條聽診器聽心跳聲”“土電話傳聲”“自制水瓶琴”等;光現象中的“用水透鏡點燃火柴”“自制簡易潛望鏡”“自制三色陀螺演示光的合成”等;熱現象中的“紙鍋燒水”,“人造小雪景”等;電現象中的,“用一段漆包線和一個永磁體自制小電動機”等;力現象中的“吹不落的乒乓球”等。
“課后小實驗”系列:是指由學生按老師的布置在課余時間獨立完成的一類實驗,實驗器材多為日常生活用品或學生自制的器材。
五、物理實驗的創新教學要體現實用性
在設計物理實驗的指導思想上,尤其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教給學生“有用的物理”。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興趣,使學生在生活中時時感覺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清楚所學的知識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有利于學生理解物理的本質和價值。
1.選取學生日常生活用器作為實驗器材,可以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
2.選取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物理現象作為實驗素材,學生熟悉,內容豐富,易于選取。
六、注重邊學邊實驗的原則
教學中如果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邊學邊實驗,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學到物理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改革。同時我又發現,在學生物理分組實驗中,常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多,儀器少,實驗中常出現“男同學搶著做,女同學怕動手;成績好的積極做,成績差的旁邊坐”的傾向;二是由于初中學生實驗能力差,學生對實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師忙于協助學生排除故障,師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以致無法達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采用邊學邊實驗的形式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以物學理,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由于邊學邊實驗課不同于學生分組實驗課,其教學形式如上課,一般不允許隨便走動,互相抄襲,每個桌上都有一套儀器,“逼”得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學習,容易糾正學生實驗中出現的不良傾向,有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
總之,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利用物理實驗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有更多的動手、動腦、動口主動學習物理的機會,以物學理,以物懂理,更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這些充分體現了物理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正是現代教育思想所倡導的。
作者簡介
姜元杰(1972.10—),男,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人,中央電視大學本科畢業,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