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孋莉
個別化學習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與幼兒的發展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與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但小班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在個別化學習時往往表現為學習缺乏目的性和主動性,因此對材料的適宜性進行研究,促進其有效開展個別化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一、面臨的問題
(一)小班主題進程短,材料投放變換頻率快
小班一般為三周一個主題,更換頻率快,而小班幼兒認識事物又需要一個過程,往往是孩子們剛熟悉一份材料就需要更換新的主題。
(二)小班幼兒游戲性強,獨立自主學習意識差
個別化學習形式是比較寬松自主的,但有著比較明確的學習目的,為完成教育目標而服務的。而小班幼兒興趣容易轉移、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因此研究小班幼兒的需要,研究他們是如何在游戲中學習的,并根據他們的“學”提材料是關鍵問題。
二、經驗與做法
(一)梳理年齡特點,使投放更科學
1.梳理年齡段同心圓要求,創設適宜的內容
個別化學習中小中大班往往有許多相同材料的投放,但活動要求肯定是不同的。于是鑒于新教材上“同心圓”主題的方式,我們也梳理了同類型材料的年齡段同心圓要求。如三個年齡段開展三個同為植物的主題。小班重在“是什么?怎么樣?如何吃?味道怎樣?”因此在個別化學習中投放了“隱身水果”“給水果穿衣服”等;中班重在“營養如何?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關系”等,因此在個別化學習中投放了“蔬果成長接龍”“自制果干”等;大班重在植物與人類關系、現代農業技術、環保等,因此在個別化學習中投放了“哪種土壤儲水性強”“配比營養液”“自制暖房”等。
2.分析年齡段幼兒特點,設計適宜的玩法
我們不僅是根據不同年齡創設不同的內容更關注同樣的材料及內容在不同年齡段中的有效使用,我們在玩法上做文章。我們嘗試將不同顏色和水位高低的彩瓶投放到各年齡段中,觀察幼兒的反應,并以此設計不同的玩法。大班幼兒會將不同顏色的彩瓶自由組合進行創意打擊樂,于是創設“彩瓶架子鼓”;中班幼兒會敲擊瓶子傾聽音的高低并排序,于是創設“彩瓶排隊”;小班幼兒會對彩瓶的不同顏色感興趣,并敲擊傾聽,于是創設“四色彩瓶敲敲樂”。
(二)分析幼兒需要,使投放更趣味
小班幼兒的“學”更多蘊含在有趣的“玩”之中,因此我們從分析小班孩子是怎么“在玩中學”的入手:
1.更關注情感性和情境性——富有情景的玩中學
在創設個別化學習材料時,盡可能捕捉和挖掘兒童生活中有意義的信息,融入兒童經歷過的生活素材,賦予物化材料鮮活、生動、真實的情感意義,使個別化學習活動具有濃郁的生活色彩,飽含情感的溫暖。
如生活情境——娃娃家創設的“整理襪子”,通過幼兒一起收集到“爸爸、媽媽、寶寶”的襪子放置在區域中。幼兒在整理襪子的過程中,體驗了勞動的快樂,感受比較了襪子的不同;同時還提供了不同的格子,幼兒從單純的分類到卷襪子放入格子。
如藝術情境——“打扮新年樹”,把圣誕樹搬進了教室,引起孩子們制作興趣時后再提供相應的制作材料,使幼兒將單純的美工活動,變成情景式的“互動游戲”。
如游戲情境——“送小動物回家”。我們操作的動物玩具動物腳上裝上與腳印圖案一致腳爪,增強趣味性,然后融入多種探究元素:①辨認動物的不同腳?。虎谶\用扣鈕扣、拉拉鏈、系繩子等方式打開小動物家的門,把動物藏進去;③對屋頂進行操作(扭、撳、貼、夾、鏈接等),并整合數經驗進行驗證。
2.更關注游戲性和多變性——富有趣味的玩中學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操作性弱、游戲性不強的材料沒有太大興趣,這與幼兒的思維外顯有關,他們面對相對靜止的材料思維就停止了,此時我們的主要做法:
“變靜態為動態”——比如說走迷宮放在立體的迷宮板里,通過左右搖晃迷宮板來達成結果。又如“物品浮起來”活動中我們將單純的水盆改成用塑料瓶自制的“木珠滑滑梯”材料,將木珠等物相對靜止的“浮起來”狀態轉化為浮起來就能到達滑滑梯口,從而滑下來的動態效果。
“變一次為反復”——比如在《白天和黑夜》主題中的“小黑屋”這份材料我們在箱子兩頭各開了一個洞,一頭是小洞,幼兒可以用手電筒照射進去觀察后說說“小黑屋”里有什么?另一頭的洞稍大些,并在里面放置一個收口袋,幼兒可以把手伸進去進行觸摸感知或更換放置的物品。
3.更關注材料的適時適度調整——富有階梯的玩中學
我們關注投放材料時的階梯和更新時的適時適度,以幫助幼兒在已有舊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經驗。
“創設經驗階梯”——我們通過對材料難度的適度切割,分析孩子的發展順序,注重操作經驗的遷移,適時的更新。如:平面拼圖的投放,我們提供的拼圖是半成品,如有的圍邊圍好了,有的中間已經拼好了,這樣孩子就在嘗試中自然掌握了拼圖的方法。
“創設情境階梯”——創設環境材料的內容要關注到情境在同一主題不同階段以及不同主題的個別化材料之間的遷移?!栋滋炫c黑夜》主題中的“小黑屋”材料在《動物花花衣》主題中也可以使用。我們將手電筒照的情景繼續遷移,將背景改為森林,動物圖片是可以改變位置的,幼兒用手電筒照射后根據皮毛或局部特征找出相應的動物,此時由于情境的相對固定減低了幼兒學習的難度,有利于小班幼兒主動構建經驗。
當然對于小班個別化學習在細節方面也應再三斟酌。如區域的布局是否合理,材料的擺放是否適宜等。我們正行走在研究的路上,期待著孩子們共同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