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海平;公眾號:深圳供應鏈;2018.9.26)
為什么說供應鏈公司具有極強的數據價值?因為供應鏈公司作為一個第三方公司,而且具有完整的供應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數據鏈,供應鏈的四流是環環相扣:你有買賣,就得有物流吧,有物流你找誰運輸的,什么車牌,什么單號呢,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從哪里到哪里呢?供應鏈公司都能掌握。有買賣還得有結算吧,你開發票沒有,發票內容與真偽隨時可以驗證,你還有結算吧,收付款記錄與水單看一看……整個數據把交易、交付、金融進行全面覆蓋。交易結構極其清晰可靠,都是供應鏈上的強結構的價值。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通過供應鏈公司的深入介入,做出供應鏈的數據價值,為將來構建以數據質押模式打下基礎。客戶、供應商、供應鏈公司的構建的結構化數據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還不夠,所以還需要更多的連接外部數據,官方數據等,真正有了廣連接才會有大數據。
(作者:劉曠;公眾號:劉曠;2018.10.9)
新零售要解決盈利難的問題,還是要開源節流。一方面減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業利潤,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附加到消費者身上的費用,給消費者提供更優惠的產品。除以上兩種方法以外,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其一,優化供應鏈。首先,通過人群畫像,以銷定采,讓消費者買到稱心的產品,同時也提高了庫存周轉率;其次,通過源頭直采、廠家直采等模式,可以采購優惠又優質的產品,最主要的是可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起到減少損耗和成本、提高效率等作用。其二,重塑門店。縮小門店,同時增加若干前置倉,以眾星拱月的形式布局。如此既能減少單店成本過大、利用率低的問題,也能把覆蓋范圍擴大。說到底,消費的主體還是人,只有以人為中心,從產品到服務都做到盡善盡美,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其說這是一種新思路,不如說,新零售本就該如此。
(作者:孟永輝;公眾號:輝常觀察;2018.10.8)
現在的無現金城市、金融數據化等諸多嘗試,其實都是在將金融行業的其他功能和屬性挖掘出現,通過金融行業與外部行業更加深度的融合,找到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最終金融將不再是那個金融,而是變成了一個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想象空間的存在。金融科技將開啟一個“金融+”的新時代,金融賦能將具備更多意義。我們現在理解的金融賦能更多地集中在資本層面,并未涉及到其他的層面。這種方式盡管能夠快速地破解行業發展的難題,但是并不能夠給行業發展帶來持續、深遠的影響。金融科技時代的來臨最終改變了金融賦能行業的傳統模式,除了資本之外,金融行業開始具有更多新的意義。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不再僅僅只是一種流量輸送的簡單邏輯,而是具備了更多豐富的功能和意義,金融賦能不再是單向的,而是變成了雙向互動的。
(作者:驛站老鐵;公眾號:驛站;2018.10.5)
隨著一線快遞扎堆上市,市場格局逐步固化,對于二三線快遞來說,一線快遞快速全方位的布局,形容為晴天霹靂并不為過。讓它們受傷的,不僅僅是因為和巨頭之間難以避免的正面對抗。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他們各自的商業模式被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這對于投資人信心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談及商業模式,各家都會說自己的好,這無可厚非,但資本是逐利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好,資本的投票可能才是最有說服力的。近半年,二三線快遞鮮有融資的消息爆出,“煙霧彈”倒是不少。即便在未來,二三線快遞繼續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在面對巨額虧損的主業時,也很難自信,即使手握重金,也依然感到焦慮。畢依靠融資輸血總會憂心忡忡,遠不如自己賺來的錢用著安心。融資變得越來越難,融資成本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