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丹
學習任務群的構建是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大亮點,而其中要構建的第一個任務群就是“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并在必修階段安排了1個學分,12個課時。整本書的閱讀這一新要求意在構建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方法體系,積累其閱讀的經驗,也把整本書閱讀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其成為了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本書的閱讀因為閱讀周期長,閱讀任務大且較為復雜,決定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會更多。所以,雖然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在主觀上認識到了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但整本書閱讀不同于名著閱讀,名著閱讀會在文科附加題中有所體現,那整本書閱讀在高考中如何體現,似乎并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也就使得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動力。同時,又礙于高中階段教學時間的緊張,教學任務的繁重。因此,不管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對整本書閱讀不夠重視。
整本書的閱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品質,養成閱讀的習慣,所以教師應該重視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合理的閱讀計劃,精心上好閱讀指導課,真正讓學生投入到閱讀中去。但在目前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學校或是老師并沒有把它納入正式的課型中去精心設計課程、安排具體的教學活動,往往只是見縫插針,利用常規教學的間隙憑自己的喜好安排一些整本書閱讀的任務,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也甚少,更缺少具體的評價標準。這樣的安排因為缺乏整體性,沒有系統性。
整本書的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意志力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知識體系的完善和精神涵養的豐富,學生更可以得到全面發展。語文新課標明確整本書的閱讀是語文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有一部分學校和老師已經開始重視整本書閱讀,并努力付諸實踐。選書、制定閱讀計劃,開設閱讀課。但是,客觀地說,目前整本書的閱讀還是停留在比較簡單的自由閱讀課的階段,課型很單一,基本模式就是自由閱讀、摘抄、寫點評加交流,或是讓學生寫寫讀書筆記、讀書報告,并沒有花較多的時間來研究怎樣通過多種閱讀課型的設置來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
要改變當前閱讀片段化和快餐化的現狀,首先要從上而下營造良好的閱讀大環境。教育部門首先應該完善整本書閱讀的制度,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僅僅是在課程標準上明確課時、學分,更應該有具體的評價標準,還應該落實到高考大綱里。這樣,學校和老師才能真正重視起來,家長也才會真正和學校形成合力。
有了良好的閱讀大環境,還需要學生端正閱讀的態度。學生長久以來形成的自己的閱讀喜好和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也會影響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態度。因此,我們還需要花些時間讓學生充分認識整本書的閱讀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重視起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輔于一定的閱讀興趣激發和閱讀習慣培養。
新課標的學習任務群中希望高中學生能夠把握長篇小說、人物傳記、學術著作等不同類型整本書的特點。因此,在讓學生對新課標的要求和意義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整本書閱讀的任務,制定閱讀計劃。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推薦閱讀書目,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一開始就參與到這一閱讀活動中來。老師在學生推薦的基礎上進行刪選和補充,形成較為成熟的閱讀任務。定好閱讀任務后,一點要精心制定閱讀計劃。閱讀計劃的制定既要有宏觀的把握,又要有具體的安排,最好落實學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每節課的計劃,這樣學生才知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閱讀的效率自然提高。
組建閱讀興趣小組,培養整本書閱讀共同體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按照學生閱讀興趣把學生分成幾個閱讀小組,并讓小組成員討論選出組長和圖書管理員,學生定期聚會交流,解決閱讀障礙,分享讀書感想。這樣,既有利于保持成員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學生保持對閱讀的興趣,還能夠營造班級濃郁的閱讀氛圍。如此,即時個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出現懈怠和反復,但小組成員的影響和制約也會讓他很快回歸閱讀良好的閱讀狀態。這樣借用學習小組的合力作用,培養整本書閱讀的堅固共同體,學生間閱讀互相跟蹤、監督,從而促使整本書閱讀進程的順利推進。
教師應重視整本書閱讀的課堂教學并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閱讀課型,認真備課,優化課型,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更順利、有效。
導學課主要是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學生進入整本書的閱讀,并輔于多媒體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順利進入閱讀情境。閱讀方法指導課主要是通過課堂來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方法指導課可以根據閱讀任務靈活安排,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養成閱讀反思和批判的思維習慣,真正提升閱讀的能力。交流課主要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興趣點和疑難點進行討論、交流。
整本書閱讀的評價方案的設計應該注重三個結合:過程性和終結性相結合,學習態度評價和學習質量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學習小組、老師、家長)相結合。通過優化評價表盡量給學生一個較為客觀、全面的評價。另外,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在閱讀的過程中采取適當的評價策略。以激勵為主,發現優點,及時表揚,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既要表揚閱讀積極分子,更要表揚進步幅度大的學生,也不忘提醒進步幅度小的學生。不能平均主義,要實事求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清楚認識到自己在閱讀上的優點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