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葉
有位哲人說得好:社會就是一鍋沸騰的開水,關鍵是看你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種投的是生雞蛋,第二種投的是胡蘿卜,第三種投的是干茶葉。結果呢?第一種的生雞蛋被煮硬了,不再有夢想與鮮活。第二種的胡蘿卜被煮軟了,變成軟塌塌的胡蘿卜泥,隨遇而安,遷就規則。而第三種呢,干巴巴的茶葉漸漸舒展開來,一鍋清水變成香噴噴的茶水。其實,以“擺渡他人”為己任的語文教師也希望自己是“香噴噴的茶水”——鮮美的味道、滋潤的生活、自由的精神、充盈的內心,在“成就別人”之時也“豐富自己”。
《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溫文爾雅”:態度溫和,舉止文雅。其實,溫文爾雅既是對語文教師的贊揚與嘉獎,也是對語文教師的要求與約束。課堂是語文教師的舞臺,是展示教師獨特風采的場所,也是學生生命成長不可或缺的園圃,所以語文教師體現價值的陣地就是課堂。
我們知道,課堂上的“有雅”指的是:耳目一新、心曠神怡的課堂形式,回味無窮、難以忘懷的課堂內容;情景感人、情境怡人的課堂流程,舒展活潑、精妙傳神的課堂品位;氣度不凡、情趣高尚的“課堂導演”,意趣深遠、思維敏捷的“演員隊伍”……為了營造“有雅”的氛圍,需要有豐富的思想,需要有廣博的知識,需要有良好的修養,需要有超人的睿智,需要有非凡的膽略,需要有不一般的度量。優雅的語文教師們憑著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情操塑造了一代代博學多識、知書達理的學生,為和諧繁榮的新時代營造景色秀美、風光旖旎的“人才綠化帶”。
毋庸諱言,語文教師群體在許多場合是不被歡迎的。自己懂得了“仁、義、禮、智、信”的內涵,就要求別人有“溫、良、恭、儉、讓”的舉動;自己生活單一沒有應酬,就武斷地認為飯店的奢靡以及燈紅酒綠的不良企圖;自己讀點書會說點文縐縐的話,就覺得別人是“不識墨香”的凡夫俗子;盡管“賞識教育”“平等至上”等已經深入人心,但有的教師還是“唯我獨尊”而“拒平等對話于千里之外”……遺憾的是,他們的生活中缺少趣味。
語文教師是種“擺渡他人”的普通職業,他們有七情六欲,他們要生存要“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的孩子要步入社會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但現實很無奈;教師在文字領域徜徉能悠哉游哉,但封閉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于是許多人認為教師迂腐不變通、酸腐不接地氣、清貧并“摳門”、清高而無趣味……其實,語文教師可以開朗些、舒暢些、自在些,切莫板著面孔過著自己也不想要的生活。要知道,有趣才有吸引力,有趣才能打動人,有趣才能感染人,有趣才能有味。唯有如此,自己的人生才會走向舒暢與自在。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語文教師的“有道”就是: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示范性和進取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專注性和穩定力;有“相機誘導,循循善誘”的敏感性和觀察力,有“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實踐反思”的思考性和借鑒力。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只要我們的語文教師緊緊圍繞“擺渡他人,為學生成長奠基”的中心工作,緊緊扣住“以生為本,以師為根,以導為魂”的教育路徑,反復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就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此時,“有道”的教師,他們的思想就走向了純潔,他們的道德就達到了高尚;他們的情感就拒絕了冷漠,他們的品性就遠離了愚笨,走向了果敢與豁達。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逼鋵崳暗锰煜掠⒉哦逃钡恼Z文教師精神世界應該是豐富的、快樂的、充盈的。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盡情表現個性時,以“擺渡他人”為己任的語文教師一定是有成就感與歸屬感的,一定是快樂的;當看到一批批“懵懂少年”由于精神世界的擴大與成熟終于變成“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時,教師的內心必然是充盈快樂的……
其實,真正的快樂與幸福,不僅僅是完成了事情之后的結果快樂,而是在去完成事情的過程中快樂。譬如:當反映學生多姿多彩生活為內容的“宣傳欄”布置妥當,周圍的同學正春風拂面地評價時;當展示學生風采的“競賽榜”創作完畢,周圍的學生正摩拳擦掌地參與時;當設立的“優秀作業展”“作文小天地”等欄目具備特色,周圍的同學熱情洋溢地贊美時……教師和學生都是快樂無比的。可喜的是,學生課前三分鐘的名言警句演講取得成功,大家給與的是經久不息的掌聲;當聲情并茂、情理俱佳的“清明詩會”因為火爆而聞名遐邇,語文教師是笑逐顏開、歡欣雀躍的,我們的內心深處必然會洋溢著淡然愜意的情懷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要做精神自由、人格高尚、內心充盈的語文教師,就把自己的修養根植于內心的深處,將美好的情感與高遠的理想巧妙融合,將廣闊的視野與獨特的思考有機組合,將高貴的風骨與不變的良知有效合拍,將淵博的學識與闊達的胸襟進行合奏。其實,人生就是將逆境與磨難吊在枝頭上,將它們晾曬成了堅強與成熟,無論走過多少坎坷,只要我們過著充盈的日子,未來便會有花、有蝶、有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