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多媒體一體機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更廣泛的運用。同時,大部分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在信息技術課上也對學生進行著相關的軟件學習和操作指導,學生對于多媒體一體機的使用變得不再陌生。因為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和鮮明性的特點,所以極大地促進了信息技術和其它學科教學的整合,促使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嘗試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開展教學。
當學生步入初中學習階段后,他們的知識結構已初步建立,思想意識也趨于形成,對教師教學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為了學生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設定一定的教學情境,聲情并茂地進行語文教學,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要給學生創建較為活潑和生動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一體機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更多的求知欲望,并且為學生進入到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提供可能性。
教師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講述的方式、談話的方式,這已經和學生的現代化學習需求相背離。現代化教學主要是使用現代化技術武裝語文課堂,讓語文迸發出更多的活力,學生徜徉在美好的語文學習氛圍當中。教師使用多媒體一體機可以在網絡上尋找更多語文資源,生成語文資源,并且學生從傳統的單純聽講變為當前的聽、看、思相結合,給學生帶去更多的語文學習啟發和感悟,也能夠將學習內容從課堂之內延展到課堂之外。
中學階段的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還需要鍛煉語言能力、培養語感。語感主要是對祖國文字的感知和語文現象的領悟能力,這種領悟已成為語言學習中必不可好的一種的途徑。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就需要對學生的語感進行關注,創造出多種條件培養學生的語文感知力和體驗力,教師通過自己的認識和實踐帶領學生運用多媒體一體機的聽覺媒體,創建更好的朗讀和吟誦環境。如教師選擇網絡上一些發音標準的播音員對古詩詞進行閱讀或者觀看朗誦演講的視頻,書面文字立刻變得生動活潑,更具生命力。學生通過感受網絡上朗誦者的語言、語調還有節奏以及停頓等,就能更快捷地學習和掌握課文朗讀。
另外,中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對生活和生活中的美感體驗比較少,但是在語文課本中,美好的事物經常呈現在學生眼前,生活經驗的缺失使學生感受美的能力降低,因此為了能夠使學生可以更加生動的感知就可以使用多媒體一體機給學生呈現完善的音像資料,在鏡頭的闡釋和移動之下,將學生帶入到語文課文的美景當中。此情此景學生的視覺記憶力還有聽覺記憶力被激發出來,感受到語文無限的美感。信息技術的運用,多媒體一體機進入到課堂當中可以讓教學資料更加豐富多彩,也能夠為學生的思維跳動提供多種輔助材料,提升學習效率。
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當中,更加強調情境教學的作用,使用情境教學方式可以指引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氛圍當中,也能夠使學生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溫故知新。學生利用原有的經驗對新知識進行同化,同化出現故障那么就必須對自我認知結構進行重組和改造。中學語文課堂上使用多媒體一體機進行教學可以給學生創建豐富多彩的情境,學生在情境當中受到啟發,思維受到刺激,由此教學內容相對比以往的枯燥文字呈現方式更加靈動,在學生頭腦中更為形象化和明朗化,也能夠給學生帶去身臨其境的感受力。若是從中學語文的文章內容方面分析,語文課文是各種知識的載體,更加反應出人類生活的多個方面,無論是社科文化還是政治經濟以及文學藝術等等都包含其中。
如果從語文文章的教學視角上進行研究和分析,文章的類型有敘事也有抒情,還有描寫壯麗山河的故事,更有宏偉建筑方面的文章,若是僅僅使用簡單的陳述和講解方法,很難在學生的頭腦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頭腦中無畫面感。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一體機給學生創建出良好的情境,學生有了畫面的感知有了畫面的認識,就可以形成具體的感受。一體機的使用可以給學生思考還有思維能力的提升提供多種形象的思考,啟發學生對問題做深入性的探究,進而掌握文章內容,主動探索新知。
作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也可以是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所在。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以及寫作能力就需要對原有教學方式做適當的補充或修改以及嘗試。傳統的作文基本是教師布置,學生寫作,之后點評即可,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缺少實際幫助。運用多媒體一體機、電子白板等都可以改變原有的低效作文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優秀作文或者問題作文輸入到電腦中,然后使用電子白板的方式將這些文章呈現出來,引導學生發現優秀作文的優秀之處,問題作文的問題所在,這樣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生在此可以收獲到作文的良好成果,形成有效的作文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在網絡上為學生尋找有效的作文資源,可以通過一體機讓學生欣賞一些考試滿分作文,找到自己文章和滿分作文之間的差距,并且逐漸的優化和改進。
總之,多媒體一體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這必將促使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進一步整合。在此情況下,語文教師就需要不斷學習信息技術,利用和開發好這一教育教學資源,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