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作者通聯: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致遠中學。
高中語文教學肩負著沉重的任務,一方面,經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擁有的一定的語文基礎,另一方面,由于先天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到高中階段的時候,不同的學生之間,基礎已經拉開的差距。對于班上形色各異的,基礎水平不同甚至大相徑庭的學生,教學的老師要如何做到使教學發揮盡可能大的效益,最主要的就是擁有一套合理的高效的教學策略。其中,合作學習,開展學習組織的這一方式受到許多一線教師的推崇,而從豐富的教學實踐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其效用是不容置疑的。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踐當中,從而對社會的發展、對經濟的進步做出一定的貢獻。同樣,每個學生在經歷過一定階段的學習之后都是要進入社會發揮自己的作用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整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只會學習而不會應用的知識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少,而對于創新性合作型人才的需求卻越來越大。這也就由我們的社會分工所決定的,分工合作,共同進步,已經越來越成為時代的對人才的主要要求。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時代的方向,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高中階段是人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許多學習和工作的習慣就在這一階段培養和形成。高中語文作為基礎教學學科,在教學當中也應當充分運用合作學習的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究竟在哪些方面采取策略,將合作學習真正的落實到學生和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中呢?
課堂是學生學習最容易集中精力的地方,有教師的引導和學習氛圍,使得學生更愿意去學習,因此利用課堂十分重要。在課堂閱讀當中的合作學習方法主要是分工合作,將班上的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例如我們在學習毛澤東同志的現代詩《沁園春·長沙》的時候,這篇詩文的篇幅不算長,我們可以邀請不同小組的同學閱讀,閱讀的語音語調和語感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這首詩。然后可以再讓不同小組的同學談談自己對于詩句的理解,可以不用理解整篇詩句,那樣對于學生來說工作量太大而且沒有重點,可以讓學生挑自己喜歡的或者覺得寫得好的地方進行分析。在不同的理解和分析當中,我們聆聽各方同學的聲音,一方面能讓自己去反思,去理解;另一方面,又能在提出不同意見當中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和理解力。
語文的學習是要應用到實踐當中去的,事實上,任何學科都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課后的習題和聯系便是檢驗和鞏固我們課堂學習效果的有力工具。結束了課堂的閱讀之后,學生必須親自下筆才能將課堂所學運用起來。所以我們講這個時候的合作學習也是以獨立為前提的,學生必須要有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才能有合作討論的基礎,如果只是一味地從別人那里吸取卻無法形成自己的理論和思維,那是教學的失敗。學生在這一階段首先要自己完成作業,無論正確與否都必須寫出自身的理解和看法,之后在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討論和修改,這樣的記憶和理解才是最深刻的。教師能做大授人以魚,但教師的目的是授人以漁,只有學生掌握了所學知識,才是對教學的肯定。
課堂的學習或許足以讓學生應付基本的考試,但要想擴展自己的知識面,還需要靠課外的時間展開拓展閱讀。課堂沒有完結的,或者課本當中只是摘取了一部分的可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延伸閱讀,然后分小組分享,各個小組可以分享不同的東西,這樣每個學生華十分鐘去閱讀,在分享之后卻能夠獲得數十倍的閱讀量。例如我們課本當中收錄了《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學習閱讀之后可能對進賈府之后的其他方面產生興趣,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課外的閱讀當中獲知如黛玉葬花、待遇與寶玉的愛情故事,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遷等等更多的知識。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分享卻使得我們讀到更多有益之物。
通過加強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既可以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能力,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還可以促進高中語文的教學效果。在學生的合作和分享過程中,他們一方面享受著團隊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為團隊出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獲得的不僅是自身能力的提高和閱讀范圍的拓展,更是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對于現階段的語文學習和以后人生的進步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